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教育制度课后答案教学内容

第八章教育制度课后答案教学内容

第八章教育制度课后
答案
第八章教育制度
一、填空题
1.教育制度
2.癸卯
3.义务教育
4.单轨双轨
5.1951
6.学制改革
7.学前教育初等教育
8.单轨型学制双轨型学制中间型学制或者分支型学制
9.1922 壬戌
二、选择题
1.A
2.B
3.D
4.B
5.C
6.D
7.C
8.A
9.C 10.A
11.C 12.D
三、判断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1)重视幼儿教育,并将其纳入学制系统。

(2)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3)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4)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5)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6)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2.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学校教育制度要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还要根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要借鉴吸取原有学制和外国学制的经验。

3.义务教育的特点。

(1)强制性。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

(2)免费性。

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3)普及性。

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

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

4.学制的特点。

(1)客观性,教育制度总是要根据当时社会环境和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制定的。

(2)变化性,教育制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3)取向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制度的取向性主要是为某一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4)规范性,教育制度主要是用以规范教育机构成员的教育、教学行为。

(5)强制性,教育制度作为教育活动的规范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的,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

五、分析题
1.“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学校就是工厂。

原始产品(儿童)被造成成品以满足各种生活需要。

20世纪的文明对产品制造的规格提出了要求,根据规格的规定来塑造学生是学校的职责。

”试用所学过的教育学知识对这段话做出分析。

解题提示:把学校视作工厂,这是一种科层组织观。

科层组织观强调组织内部的秩序。

重视提高学校组织的效率。

忽视了学校中人的维度。

过分简化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

2. 1984年4月,美国全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在提交白官发表的题为“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寻找教育问题的答案,必须致力于终身教育,开创一个以学习化社会为目标的教改运动。

1991年4月18日布什总统发布的《美国2010年计划》的教育战略中又进一步强调,学习是终身的事业,要求全体美国人终身学习知识和技能,一辈子当学生,并号召开展一场把美国改造成“学生之国”的运动。

分析美国的这一改革方向体现了当代教育学在哪些方面的发展 ?
解题提示:反映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学习化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弊端。

终身教育制度的特点。

六、论述题
1.试述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发展趋向的特点。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2)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

(3)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5)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和科学研究协同发展。

(6)逐渐向终身教育方向发展。

2.论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树立教育公平理念。

(2)加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制化。

(3)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促进均衡化。

(4)统一城乡教师收入水平。

(5)对农村及弱势群体实施有效的补偿政策,保障弱势儿童群体也受到良好的教育。

(6)建立区域范围内的义务教育教师的交流制度。

(7)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业务培训。

七、名词解释
1.学制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规则系统。

2.双轨制
双轨型学制是在18-19世纪特定历史背景下,为了保障资产阶级子弟教育特权,同时满足劳动者子女教育文化需求的条件下而产生的学校系统。

双轨制实际上就是根据不同
的教育对象(划分的标准主要是种族与出身)规定了不同的受教育的权利。

3.单轨制
单轨型学制,是自下而上的结构体系,就是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的相互连接的直线型系统,它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起来。

4.分支型学制
分支型学制,是在入学的前一阶段(小学和初中)实行单轨,到后一阶段(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才实行分叉,普通高中的毕业生经考试及格后升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则有就业和进入对口的高等学校就读两种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