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课堂练习
二、多项选择题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ABCD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除了依法治国外, 还包括( ABCD ) A.执法为民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课堂练习
三、辨析题 强调法治就会妨碍公民行使自由。 此观点错误。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保 障公民自由,但我们要认识到自由 是法律所允许的自由,不是不受约 束的,从这一点考虑,加强法治恰 恰是保障公民更好地行使自由权。

14
二、多项选择题
1.法律与纪律的区别是( ) ABCD A.制定主体不同 B.适用范围不同 C.内容不同 D.处罚方式和强度不同
2.法的规范作用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 A.指引 B.评价 C.预测 D.强制

ABCD
三、案例分析题
1.《学习指导》P40案例分析第1题。
15
布置作业 一、辨析 《学习指导》 p38题第1题 二、案例分析 《学习指导》 P40题第2题 三、养成训练 《学习指导》 P43题第1、2 题
作业
16
导入
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第68~69 页山杠爷的案例,了解情景。
目的? 出发点好=事情办得好? 依据? 违法侵权的表现? 启发?
德治要与法治结合,必须依法治村;法治是治理国家最合理的模式
研习新课
探究活动二:欣赏 图片,谈想法。
第 一 目 : 依 法 治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建 设 社 会依 主法 义治 法国 治 国 家
12
课堂小结
规则与秩序
法律意识 法治观念
(涵养道德)
增 强 规 则 意 识
纪律与法律
13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A.习惯和法律 B.道德和法律 C.风俗和法律 D.习惯和风俗 ) B
2.一行人在路口遇到红灯,见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 A.节省时间之举 B.聪明灵活之举 D C.可供学习之举 D.不遵守交通规则之举
依 法 治 国
维护社会主义 法制的统一、 尊严和权威 树立社会主义 法治理念
民主法治 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
以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相结合
(涵养道德)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A.服务大局 B.公平正义 C.依法治国 D.党的领导 C )
2.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法治和德治的 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D A.法治比德治更重要 B.德治比法治更重要 C.法治是德治的前提 D.法治和德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交通规则; 克服诸多不良心理;涵养自己的 侥幸心理;忌妒心理;斗狠心 治安管理处罚法; 道德,理性对待规则,让规则常 理;……贪婪心理;叛逆心 刑法。 驻心中。 理……
避免这样的恶果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 上述三种现象 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 需要克服什么心理? 发生过类似现象? 违反了什么规则? 遵纪守法的人?
探究活动四:认真阅读教材P67案例“王某、徐 某两起事故”,积极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这些血淋淋的 事实是如何造 成的?怎样才 能避免?
由于自己或他人的违规操作而导致的。 只有充分重视规则,自觉遵守规则,才 能避免悲剧的重演。
11
探究活动五:认真阅读教材P67-68材料 “三种违规的心理原因”和“链接”, 积极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法律程序
第八课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有法 可依
有法 必依
执法 必严
违法 必究
理解依法治国方略,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维护宪法权威,学会用法定程序维权
单元知识结构
法律意识 法治观念 4
研习新课
第一目:规则与秩序
探究活动二:认真阅读教材P64镜头一、二中文 字,仔细观看漫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 一 目 : 依 法 治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探究活动三:阅读教材第70页“房地产开发商案” 内容,搞清案由,认真讨论思考问题。
执有 法法 必可 严依 、、 违有 法法 必必 究依 哪些要求? 怎么办? 说明什么问题?
2.1 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有法可依
第 一 目 : 依 法 治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第 三 目 : 树 立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理 念
培强 养调 公公 平平 意正 识义 观 念
是否公平?有没有别的好主意? 给我们什么启示?
刚公爱 正平党 磊正爱 落义国 的、、 人关遵 心纪 他守 人法 、、
课堂小结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内涵
以法律为准绳 依法行政 司法公正
基本 要求
缰绳在驭马中起什么作用?
课堂纪律在保证课堂教学 效果上有什么作用? 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和学生学到知识
约束,保证马的正确前进
5 方向和驭手到达目的地
探究体会:分别以徒手作图和借助工具作图, 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
有规矩才成方圆
6
设问过渡:认真阅读教材P64镜头一、二中文字, 仔细观看漫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3.正确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第 三 目 : 树 立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理 念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主法制、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的根本制度保证
3.正确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第 三 目 : 树 立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理 念 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探究活动六:认真观看、阅读教材第73页 “公正切分蛋糕” 漫画和文字内容,讨论、 思考并回答问题。
作业
一、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是什么? 二、法治和德治的区别是什么?法治和德 治的关系是什么?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令人不敢破坏规则; 德治,以其感召性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让人不愿破坏规则
第 二 目 : 维 护 社 会 主 义 法 制 的 统 一 、 尊 严 和 权 威
1.崇尚法律权威
探究活动四:认真阅读教材第72页 “邱某害 夫案”。找出邱某害夫的背景,讨论、思考 并回答问题。
情 理 法 , 法 为 先
邱某毒死丈夫的原因?她可以这么做吗? 处理依据是?这说明了什么?
第 二 目 : 维 护 社 会 主 义 法 制 的 统 一 、 尊 严 和 权 威
2.政府依法行政
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总理此番 讲话主旨 何在?
政府依法行政对维 护社会主义法制的 统一、尊严和权威 具有重要意义
①本案中,港务处依据什么对王 某作出停职检查的处理?
③什么是法律?纪律 与法律有什么异同?
②法院依据什么裁决这一劳动纠 纷?
法律???
法律是一种概括、严谨、普遍的行为规 范,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是 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以 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9
表格:纪律与法律的异同
纪律
缰绳寓意是什么?
纪律
是社会一定组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活动 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行 为准则。
7
第二目:纪律与法律
行为规范
有用性
他律
惩罚性 自律
纪律??? 阅读教材第66页材料“古代军 纪”、听“许衡自律的故事”,说 说对纪律的理解。
8
探究活动三:认真阅读教材第65页案例 “王某维权事件”,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1.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第 主体 领导者 一 目 : 导下,依照 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 依 依据 法 治 和形式管理 国家事务,管理 经济文化事业 , 国 客体 的 基 管理 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 , 本 行 目的 要 求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 在
党 的领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新 的 《有 机法 动可 车依 排 放 污 染 防 治 办 法 》
-----
2.2 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
第 一 目 : 依 法 治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2.3 依法治国的关键和重点──执法必严
第 一 目 : 依 法 治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比较后谈看法。
2.4 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违法必究
本案错判失误在哪?给我们什么启示?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党公依 的平法 领正治 导义国 、、 服执 务法 大为 局民
第 三 目 : 树 立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理 念
第 三 目 : 树 立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理 念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观念。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 ——温家宝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依法行政 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
第 二 目 : 维 护 社 会 主 义 法 制 的 统 一 、 尊 严 和 权 威
3.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探究活动五:认真阅读教材第71页 “佘某案 件” ,了解案情,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公司 正法 司为 法民
第 一 目 : 依 法 治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3.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第 一 目 : 依 法 治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文献探究:认真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对 这段讲话内容的理解
江泽民在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 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制定者 规范对象 适用范围 区别 社会组织 每个成员
小、组织内部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