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电视节目评析

广播电视节目评析

真人秀分解为七个基本元素:
1. 作为故事主体和观众观看客体的人物元素—— 参与者; 2. 推动节目、观众和故事发展的动力元素——悬念; 3. 形成人物关系和情节变化的结构元素—— 竞争; 4 .标志人物命运戏剧性转折的环节元素——淘汰与选拔规则; 5. 形成故事假定性的情境元素—— 时空规定; 6. 形成节目基本过程的细节元素 ——现场记录; 7. 强化故事的感染元素—— 艺术加工
通过栏目策划书剖析节目组成元素
新闻· 评论
2013年,央视的窘境
新闻· 评论
央视的难题
央视再次面临新的危机。辐射大江南北、影响中国人30多年生活的央视,已经变成国家文化奇观、人们 俗称的央视新楼“大裤衩”。在视频网站冲击、移动终端凶猛、各地卫视选秀当道、点击率比收视率更是“ 万恶”之源的时代,央视作为曾经的创新机器面临挑战了,曾经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之王的地位也被动摇了 。与英国BBC、美国PBS、日本NHK等国家公共电视台不同,央视处于体制和商业、官僚和市场、意识形态 和收视率的纠结冲突。可悲的是央视把国内这些兄弟电视台都看作自己的竞争对手,那是在某种程度上的一 种退化。它的竞争对手不应该是各个省级兄弟台,而应该是BBC和CNN这样的国际强台,央视要和它们去竞 争。
——《新闻调查》栏目组 张洁 吴征
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四个特点
1.独立的新闻媒体调查 2.个性化的调查 3.深度的独家发现 4.完整的调查过程
网络· 自制
网络自制剧“悄然”发力
网络· 自制
什么是网络自制剧
“自制剧”简单地说是以独家订制、独家播出、独家品牌的形式,由播出方和制作方形成制播联盟,共同 创作,共同发行,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国内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自制剧,是土豆网于2009年制作的《 Mr.雷》。网络自制剧在网站资源独享、提高点击率、规避“抢剧”的高成本、可植入广告及多重开发等方面的 优势,吸引了各视频网站在这方面大力投入。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
新闻专题是对事件性新闻作直截了当的全面报道或调查性报道,传递的是真实性信息,不加 意见和和评说。《新闻联播》《新闻30分》
新闻评论则是在事实性和强调性报道的基础上发表言论,阐述观点,传递意见性信息。《经 济半小时》
新闻· 评论
60 minutes (60分钟)
作为美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常青树, 60 minutes的确值得研究。1968年,已经身为王牌电视节目制片人 的丹-休伊特(Don Hewitt)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电视台)管理层递交了一份报告,设想创办一个黄金时段 片长一小时的新闻节目。根据他的建议,节目将由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是一个故事,由一个记者出镜 采访,并串联讲述整个故事,而三个故事中间则穿插广告,通过广告来将不同风格品味的故事融合成一档节 目。
困境:当下所有热播的综艺节目大都绕不开“原版引进”的功劳,但洋模式被“买光”后,我们该怎 么办?
思索:电视行业不仅要在不同领域内实现不同主题、内容、类型的差异化,而且要深耕细作,在同一 领域内探索差异化创新,才能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
资源荒· 审美疲劳
아빠! 우리는 어디로? 《爸爸!我们去哪儿?》 视频观看
网络自制剧存在的背景
随着正版影视作品版权费用的高涨,各视频网站为了摆脱困境,开始尝试发展自制剧,以“ 自产自销”的方式从单一平台提供者身份向平台提供者加内容制作者的身份转变,力争在目前视 频网站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开创有利局面。
网络· 自制
网络自制剧存在的问题
1. “格式化”抄袭,没有创新。 2. 制作粗糙,质量不高。 3. 认可度小、收益较低。 4. 植入式广告泛滥。 5. 同质化现象严重
广播电视节目评析
主讲人:吴雅辉
目录
一:2013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热闹喧哗的背后 二:2013年地方电视台围攻下中央电视台的窘境 三:2014年网络自制剧出路在何方? 四:2013年国外电视节目梳理
热闹· 喧哗
2013年,真人秀节目有多火?
资源荒· 审美疲劳
2013年综艺节目收视率数据
讨论:《爸爸去哪儿》为什么会大受欢迎?

资源荒· 审美疲劳
《爸爸去哪儿?》带来的启示
启示一:《爸爸去哪儿》有可能代表着中国真人秀节目从选秀类向日常生活类的转型。 启示二: 真人秀节目将可能成为未来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2014年综艺节目又将历经怎样的“能星战》
《中国梦之声》
经过一轮又一轮密集“收网”后,音乐选秀节目迎来“资源荒”。似曾相识的评委、草根或明星选手、 赛制以及同时打出的音乐牌……眼花缭乱的音乐选秀节目让人觉得一种井喷时代后的“竭泽而渔”。
资源荒· 审美疲劳
2013年后综艺节目该何去何从?
2013年10月11日,《爸爸去哪儿》横空出世——自从开播以来,五对明星父子在节目中的一举一动 都会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而这种热度也成功转换为除蛇年春晚之外,2013年中国综艺节目的最高收视 率。 《爸爸去哪儿》是一档大型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该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 的《爸爸!我们去哪儿?》。这是湖南卫视继《变形计》之后又一档真人秀亲子互动节目。
60 minutes 观看后的讨论
新闻· 评论
《新闻调查》的背后
目标是是做中国的《60分钟》,在分析研究《60分钟》节目的过程中,确立了把《新闻调查》做成调 查类节目的共识,并提出用调查的方式来做深度新闻节目的设想,对理想中的节目形态做出了初步的界 定。比如采用纪录片的双机拍摄方式,使用专任出境记者,节目既是拍摄采访对象,也是拍摄记者的活 动……
据央视CSM48城市网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在全国8档收视率破4的电视节目中, 《爸爸去哪儿》第10期、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第8期、《我是歌手》总决赛、《快乐大本营》“爸爸 专场”这四档节目是真人秀或与真人秀有关的综艺节目。
音乐类节目在真人秀节目中的地位
《我是歌手》
《中国最强音》
《快乐男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