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完成控制之道建筑的精细化设计建筑完成控制之道| 建筑的精细化设计2017-02-07 建筑师的非建筑建筑师的非建筑微信号abovearch功能介绍感动你的,必先是感动我的。
中国设计/艺术/视觉媒体领航者。
本文已获得授权凌克戈先生互联网首秀,建筑完成控制之道——建筑的精细化设计精细化设计| 一体化设计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都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建筑师。
其代表作:鲅鱼圈保利大剧院及图书馆、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武汉光谷希尔顿度假村等项目。
2006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第二届上海市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新秀奖2009入选上海10位最具大师潜质建筑师2009年获得《中国大饭店》中国十大原创酒店设计师本文来源于凌克戈先生2016年11月09日在材料在线(微信号:material-online,国内首个设计师材料知识平台)的网络直播分享——《设计完成度控制之道》。
一个半小时的分享,累计观看人数一万余人。
本文为整理稿,获凌先生授权,转载请联系材料在线!历史上的伟大建筑都是精致的各位设计师朋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讲的是一个建筑的完成度之道,首先我想对今天晚上讲的内容进行一个界定,我们讲的不是设计创意,而是讲的如何高质量的完成设计。
设计的完成度控制,我把它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精致的建筑设计,另一个层面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
一体化的建筑指的是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设计的,要求建筑是一个比较协调的整体。
今天我们不探讨一体化设计,先探讨如何做一个精致的建筑。
今天主要讲两点:如何精细化的设计和如何有策略的设计。
如何精细化设计精细化的设计主要从设计的精细度和对施工的预判两方面来说。
设计的精细度是说图纸制作的精细度,施工的预判是说提前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个预判,从而在设计阶段把它解决掉。
设计的精细度历史上伟大的建筑都是精致的。
我们可以看下罗马的万神庙,无论崇高感和和对宗教仪式的体现,都是非常震撼的。
但是我们还看到,他并不因为为它震撼的方案设计从而不关注细节,两千年前的房子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非常精细的。
我们今天再去看这个建筑的时候,不仅会被他的空间所震撼,同时也会被它的细部所震撼,所以我说一个伟大的建筑一定是一个精致的建筑。
下边我还是用一些案例来说明一下问题,简单理论上的讲法没有太大意义。
01武汉光谷希尔顿酒店这是武汉光谷希尔顿酒店,如果大家之前看过我写的《设计完成控制之道》,应该对它有所了解。
它是一个13万平米的酒店,规模很庞大,需要一个非常详细的设计才能达到它的建造完成度。
所以我们总共绘制了一千多张A0图纸,包括建筑结构和机电。
其中光建筑的图纸就达到400多张,这也创了我从业以来的一个记录。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设计的图纸和建成后照片的对应关系,基本没有走样,这是我们特别骄傲的地方。
设计时是09年,BIM在设计中运用并不广泛,我们设计时采用了一种方式---用sk推敲施工图。
那么我们怎么来控制设计?首先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施工图也是设计。
施工图也是设计这个是我们在设计中一直贯串始终的,我们是由方案设计人员一直进行到施工图中去,而且是不间断的。
也就是说,制作施工图的人员也是我们的方案设计人员。
我们采用了一种比较笨的方法,但其实现在看起来是一种卓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一个建筑师在做施工图设计的时候,同时边上配备一个助手建Sk模型,实现图纸与模型同步更新。
大家刚才看到的是我们外立面的完成度,这个外立面是通过非常详细的图纸来控制。
当然我觉得很多建筑师花心思花精力都可以做到的,只是在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的把控性上有不同。
设计的精细度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这是我们做的大厅的一个设计,大家看起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酒店大厅设计,但如果仔细看到的话,会发现大厅的上部其实是有采光天窗的。
这是因为建筑要达到绿色两星标准所以必须那样做,那么我们就不能做吊顶,不能做吊顶结构就要外露,机电管线就很难处理。
大厅的室内设计最后是由我们建筑师来完成的。
这可能会在以后的设计一体化中提到。
这里说一下建筑师是如何和结构师来进行交流工作的。
这张图是一个结构的剖面图。
大家知道在结构设计中,如果用软件计算,下边一层的梁和上边一层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且在纵向也是不一样的。
但是我们在设计中,因为不能吊顶,所有我们要求结构完成的梁必须是我们室内设计要求大小的截面统一的梁。
所以我们跟结构工程师商量好,花了大约一个月时间,由建筑师把结构的图纸做成模型,来看哪个梁大哪个梁小,再去跟结构沟通,他们再做一次,我们再翻一次一次,来来去去我们做了有五六轮的沟通。
最终才让结构和装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这肯定让结构工程师做了很多的工作,交流和沟通就很重要,必须让他们了解到这非常规的工作的意义。
另外这张图片可以明显看出,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在做公共区间室内设计最大的不同。
在我们整个大厅里看不到空调的出风口的回风口。
这都是建筑师协调机电工程师沟通的结果。
我们外边做了两层柱廊,一是功能上中间要求一个比较大的厅,利用两侧的交通空间来处理交通空间,同时这样能够完美的解决空调的出风和回风,不从建筑空间上一开始就去考虑在室内设计时再来考虑肯定就解决不了了。
然后包括喷淋等设施都是非常隐蔽。
很多人进去后都怀疑没有经过消防验收,但实际上是完全符合消防要求的。
对施工的预判大家可以看下这个传统檐沟的节点,国内有个麻烦的规范,10M 以上的建筑必须要有排水沟。
所有的坡屋顶都必须有个难看的排水沟,这个项目也不能例外。
这个排水沟你们现在看不到,因为我们通过一个钢构件后挑的设计,在保证排水的宽度的同时减小了入水口的宽度,从而下边看不到排水沟的存在。
其实坡屋顶还有一个非常难处理的地方就是檐沟,指望施工做的很平整基本上很难。
在这里檐沟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金属型材来做的。
这个酒店的檐沟非常长,宴会厅最长达到60M。
我们用了一种金属幕墙的方式来做,所以非常的挺,如果用混凝土做出来肯定是不挺的。
我们设计时经常会是忽略掉第五立面和吊顶空间。
而我认为精细化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一个面都应该画展开面而不是立面。
大家再看下立面的火山岩叠片效果。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高的26M高火山岩叠片墙。
幕墙规范里目前是没有关于这一块的,所以要保证它的安全得做一些特殊设计。
土建是一个斜的墙,在外面装饰层平的情况下形成一个下边大上边小的三角形。
中间通过几个金属板分隔承重,把这个叠片墙分成好几段,同时中间再通过钢筋拉结,就保证了他的稳定。
对设计方法的探讨下边我们看一下我们传统的一些设计方法,我们一般是从1:100,到1:50到1:20及1:5的图。
我们做到1:50时候,我们会同步进行1:10或1:5的图。
这个时候会和幕墙顾问衔接,等幕墙顾问的图完成后,我们会发现有些和我们之前图,有些地方会很不一样。
这个时候就会出些问题,到底是谁来更新这些图。
幕墙公司是不会更新这些图的,所以设计师不得来做这些更新,浪费了很多时间。
而这个工作也是非常容易出错的,两三百张图的更新工作量非常大,也很枯燥,所以我们在设计中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做。
就是做了1:100,就直接到了1:30的平立剖图和幕墙顾问衔接。
幕墙顾问做1:10和1:5的图,等到幕墙的图出来后我们返到1::30图,或者扩到1:100的图。
那这就保证了1:00的图的准确性。
所以我们的项目其实是幕墙顾问介入的越早,对我们越有利的。
这也告诉我们要很好的学会使用顾问,包括灯光顾问等。
02武汉某商业综合体这是武汉市中心的一个综合体的一期,两个办公楼。
在设计的时候我们把建筑分成几种模块来进行外墙设计。
这是一个塔楼的模块。
因为武汉的玻璃幕墙都要考虑开窗,我们采用了两个竖挺之间夹打孔铝板内开窗的方式。
这种方式要求建筑外墙比较平整,才能保证内开窗的合理使用。
平整的外墙缺乏线条感,所以采用了玻璃肋的方式,让凹进去的地方产生竖向线条感。
另外一个模块是横向线条设计。
从图上看,上边一个大线条,下边一个小线条。
我们在大线条上边做了一个灯槽,灯槽实际上是在大的线条的上边,从下面看是看不到灯槽的。
灯往上打同时能打亮两个线条,所以晚上你是只能看到灯光看不到灯具而且这个灯光很自然。
在方案设计的时候就要和灯光幕墙沟通好,建筑师一定要统筹好灯光和幕墙顾问。
工作中,灯光和幕墙两个顾问经常会出现各说各话的情况,那建筑师就需要让两个结合到一起,因为幕墙上经常的开槽都是因为灯光的需要。
现在写字楼大量使用VRV空调,空调室外机遮挡是一个大难题。
可以看到右边的是国金的避难层的做法,实际上这种做法晚上会是一团漆黑。
为了让建筑整体性更好,我们在玻璃百叶后边做了一层磨砂玻璃,这样后层的玻璃会反射灯光,不会出现漆黑的效果。
以下是吊顶的做法。
我们通常比较少考虑外立面上看不到的面的设计,但我们希望通过三维和展开面的设计做到整个建筑设计全覆盖。
我们在设计中幕墙线条的垂壁做法经常使用,这起到几个作用,第一为雨水从这里下来都会从这里走,避免出现积水点;第二它能够把后边的结构和其它设备挡住,效果更好。
接下我们讲一下裙房的设计,我们采用了折线板。
这个折线的手法在我们设计中大量出现。
我们每次使用折线板的时候都做一些变化,也是希望一种手法越做越好越做越精。
这次折线板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挡住立面裙房的开窗。
我们采用实体板与虚的玻璃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采光的前提下,实的板正好挡住后边的开窗。
我们大家都知道不锈钢是一个特别难处理的材料,特别是不锈钢的交接。
如果是平接的话非常难看,如果凹的话又会出现黑胶,而我们做法是采用内凹,外边再压一个不锈钢条的方式,既解决了防水的问题,又从效果上遮盖了黑胶的存在。
在设计完了之后,我们一般也会做个效果图再推敲一下看看我们的细部设计最终的效果如何。
这是商业裙楼的另外一个立面,我们希望出现一个LED屏幕,我们不希望它是嵌进去的,希望它是飞出来的,但是我们不可能去做一个非常大的外挑,因为已经贴近红线了。
所以把你可以看到我们是从里边到外边一个悬挑,里边宽,呈三角形,这样广告屏就呈现了一个悬浮的感觉。
03北京恒泰广场下边我们再讲一个案例。
它是北京恒泰广场,一个商业综合体。
这个项目实际上是一个方案上没有太多空间去发挥的设计。
规划要求三个塔楼,高宽都限死了,石材面要求达到50%以上,所以方案层面可以发挥的东西不是很多。
这种前提下,我们完成了这样一个方案。
实际上这个方案是业主选择的一个相对稳妥的方案。
这个时候这个项目就变成一个拼设计师功力和细部能力的项目。
这样一个效果图大家也经常看到,那我们其实是要如何把看起来普通的项目完成为看起来一个相对精品的项目。
这是同一角度完成的照片和效果图的对比。
我们一直追求的是完成效果一定要比效果图好,这也是我们都设一直的要求和标准。
其实这个设计已经没有什么讨巧的地方,就是一个硬碰硬的过程。
尺度,比例,色彩,材质,细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