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标要求】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农历。
【学习目标】
1.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3. 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学习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学习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自主探究】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
2. 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的主要资料来源是:①整理古书记载的农业知识;②采集民间歌谣谚语;
③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④自己在实践中的证明和丰富前人的经验。
3. 简述《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历史意义:《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 三国时期魏国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祖冲之利用刘徽的方法,才取得圆周率计算成果。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绘画与雕塑
1.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 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专门的艺术。
钟繇和胡昭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
3. 钟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西晋设置书博士,规定用钟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4. 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代表作是《兰亭集序》,王羲之被誉为“书圣”。
5. 王羲之的书法被誉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6. 北魏时期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同时,由于山水诗的增多,山水画开始形成。
8. 东晋时期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人物画。
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顾恺之的绘画特点是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9. 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
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其雕塑特点是既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
【探究学习和能力培养】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要想参观云冈石窟和龙门石
窟应分别去我国哪省的哪一城
市?
云冈石窟:山西省大同市;龙门
石窟;河南省洛阳市。
(2)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是
在什么时候开凿的?
北魏(南北朝)。
(3)石窟艺术的修建,反映了哪一宗教的盛行?
佛教
(4)为什么说石窟艺术是中外文化融合的结晶?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