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便是乐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乐学歌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乐学歌》。
作者是明代王艮。
知道《乐学歌》作何解释吗?二、范读、带读《乐学歌》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学习中有很多快乐,你都喜欢学什么?1、师读第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晓事明理学生读《杏坛乐学》四、课后拓展:你是怎理解学习中的苦与乐的的?2、读书之乐教学目的:1、读《四时读书乐.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诗意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导入你们喜欢在哪里读书?今天我们要学习《读书之乐》二、范读、带读《四时读书乐.秋》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结合提示你认为在秋天里学习最大的乐趣是什么?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颜回乐学》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谁来读?3.晓事明理五、自学《四时读书乐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拿起你的画笔,画一画诗中的场景吧。
3、处贫乐学教学目标:1、读通《论语.雍也》、《论语.述而》2、借助提示理解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学习中都会遇到困难,你是怎么面对的?二、出示课本第7页句子1、借助提示读通顺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四、学生练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4、故事链接:第8页《范仲淹处贫乐学》《粥》五、课外延伸:课下找大书法家怀素的故事4、好之乐之一、教学目标:1、读通《论语.雍也》节选《春日偶成》2、借助提示理解意思,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二、导入平时你是怎样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的?二、出示课本第10页句子经典诵读1、借助提示读通顺标记出生字、难点。
2、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四、学生练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积极培养学习兴趣,在兴趣中获取学习的动力。
4、故事链接:第11、12页《吟风弄月》《千家诗》五、课外延伸:课下学习《四时读书乐.夏》看看诗中描写的读书环境是什么样子的?5、羞恶之心教学目的:1、读《孟子.告子上》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句意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谈话导入出示含羞草。
人们为什么叫它含羞草?生活中,什么情况会让你产生羞恶之心?今天我们要学习《孟子.告子上》羞恶之心。
二、范读、带读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自己练读。
三、释读1、结合提示,学生一起说文意。
2、小结:同情心是仁,羞耻心是义,恭敬心是礼,是非心是智。
这四个方面是人本来就有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努力扩充自身的本性之善。
三、朗读一《韩贞让人明羞耻》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晓事明理四、自学《荀子荣辱》节选15页学以致用1、说说什么是“荣”,什么是“辱”2、我们身边你觉得哪些事是可耻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种现象?6、行己有耻教学目的:1、读《论语.子路》《孟子.尽心上》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句意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谈话导入在学习、生活中你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吗?今天我们要学习《行己有耻》知道什么意思吗?二、范读、带读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三、释读1、结合提示,学生一起说文意。
2、小结:立身处世有羞耻之心,是做人的底线。
一个人如果连着耻心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不知羞耻啊!四、朗读一17-18页《项羽耻过江东》《楚河汉界》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晓事明理五、自学《夏日绝句》李清照为什么对项羽大加赞赏?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7、知耻后勇教学目标:1、读《中庸》节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身边有知耻后勇的例子吗?谁来说给大家听听?二、范读、带读出示:19页经典诵读句子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四、故事链接:第20页《卧薪尝胆》五、拓展活动:读一读余力学文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8、礼义廉耻学习目标: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你认为礼义廉耻有什么重要性?二、出示经典诵读《管子.牧民》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三、释读1、结合提示,自己一起说文意。
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2、师小结四、朗读23-24页《齐国》《原宪清约自守》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晓事明理五、自学《礼记杂记》1、找找文中五耻指什么?2、学以致用一个人有羞耻之心,是因为他向往美好。
回想一下,你曾经因为什么而感到过耻辱吗?你怎么做来使自己走出这种羞耻感?9、人皆有过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有感情朗读。
2、借助提示,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犯得错误的?二、出示课本第25页句子经典诵读1、借助提示读通顺标记出生字、难点。
2、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犯错后不能隐瞒错误。
隐瞒错误,就是犯了更大的错误。
小错不改,就会积小过成大恶四、故事链接:第26页《宋昭公悔过》《古代的镜鉴》五、课外延伸自家过失,不消遮掩。
遮掩不得,又添一短。
无心之失,说开罢手。
一差半错,哪个没有。
——(明)吕近溪《小儿语》你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能大胆说出来了?10、过勿惮改学习目标: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你知道为什么有人不敢承认错误吗?二、出示经典诵读28页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三、释读1、结合提示,自己一起说文意。
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师小结有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有错不改,就是错上加错。
2、勇于改错,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四、朗读28-29页《周处除三害》《日食和月食》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晓事明理五、自学《陆九渊集、与傅全美二》因为你的错误,你和好朋友闹矛盾了,很长时间你们都不说话。
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呢?11、行不过贰学习目标: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2.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平时生活中,你犯过同样的错误吗?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二、出示经典诵读30页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指名读,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三、释读1、结合提示,自己一起说文意。
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小结:恶人总觉得自己没错,所以有恃无恐,最终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常人仅仅知道自己有错误却不能改正,所以最终会一直犯错;贤人能改正错误,所以能不犯同样的错误;圣人则能减少错误,使得错误少之又少以至于无。
四、朗读31-32页《鲁迅刻早》《学规》晓事明理五、学以致用犯了错误不掩盖,勇于改错,善于总结,才会不断进步。
学习中,你有总结错误的好习惯吗?与同学分享一下吧。
12、闻过则喜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面对朋友提出的批评,你是怎么做的?知道《闻过则喜》什么意思吗?二、出示33页经典诵读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自己练读,同桌互读。
互相说说意思子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就非常高兴;大禹听到善言就给人施礼;大舜更加了不起,他乐于吸取别人的善言、善行来完善自己。
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与别人一起努力修身,共同成长。
三、晓事明理。
读34页文章学习中有很多快乐,你都有哪些收获?四、课后拓展:夫过而人告之,幸也。
过而不闻,不幸也。
告之而不受,受之而不悔,悔而不改,是自弃也。
—(元)吴海《吴朝宗先生闻过斋集》你出现了过错,周围的人给你指出来过吗?结果怎样?把你的经历说给大家,听听吧。
13、见贤思齐1、熟读文章,结合提示译文,民百见贤思齐的意思。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什么是见贤思齐?你理解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见贤思齐的文章。
二、引导读通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3、同桌互读,指名读,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三、释读1、结合提示,自己一起说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