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缺氧一.名词解释题1.血液性缺氧2.循环性缺氧3.组织性缺氧4.乏氧性缺氧5. 血氧容量二.单项选择题5.缺氧是由于( )A.吸入气氧含量减少 B.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C.血液中氧含量降低D.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 E.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障碍6.正常人进入高原发生缺氧的原因是 ( )A.吸入气的氧分压降低 B.肺气体交换障碍 C.循环血量减少D.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E.组织血流量减少7.血液性缺氧最常见的原因是( )A.血红蛋白病 B.贫血 C.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D.CO中毒 E.过氯酸盐中毒8.下列哪种原因不能引起循环性缺氧( )A.动脉栓塞 B.静脉淤血 C.休克 D.心力衰竭 E.肺动-静脉短路9.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方式(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力增强 C.皮肤、内脏血管收缩D.肺血管扩张 E.静脉回流量增加10.静脉血短路(分流)流入动脉可造成 ( )A.血液性缺氧 B.缺血性缺氧 C.淤血性缺氧D.乏氧性缺氧 E.组织性缺氧11.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A.低张性低氧血症 B.等张性低氧血症 C.缺血性缺氧D.淤血性缺氧 E.低动力性缺氧12.循环性缺氧可由下列何种原因引起( )A.大气供氧不足 B.血中红细胞数减少 C.组织供血量减少D.血中红细胞数正常但血红蛋白减少 E.肺泡弥散到循环血液中的氧量减少13.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 )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B.肝脾储血释放 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E.肾脏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14.乏氧性缺氧最具特征性的血气变化是( )A.血氧分压降低 B.血氧含量降低 C.血氧容量降低D.血氧饱和度降低 E.动-静脉血氧差减小15.循环性缺氧最具特征性的血气变化是( )A.血氧分压降低 B.血氧含量降低 C.血氧容量降低D.血氧饱和度降低 E.动-静脉血氧差增大16.血液性缺氧最具特征性的血气变化是 ( )A.血氧分压降低 B.血氧含量降低 C.血氧容量降低D.血氧饱和度降低 E.动-静脉血氧差减小17.氰化物中毒最具特征性的血气变化是 ( )A.血氧分压降低 B.血氧含量降低 C.血氧容量降低D.血氧饱和度降低 E.动-静脉血氧差减小18.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升高的主要机制是( )A.血流量增加 B.肺小动脉收缩 C.右心输出量增加D.左心功能不全 E.肺小静脉淤血19.以下疾病中不会出现血液性缺氧的是()。
A肺炎B肠源性发绀C蚕豆病D煤气中毒E严重贫血20.低张性缺氧时细胞发生缺氧的机制是()。
A毛细血管血量减少B血氧容量降低C毛细血管平均氧分压降低D静脉氧分压降低E组织利用氧障碍21.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
A低排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亚硝酸盐中毒D一氧化碳中毒E氰化物中毒22.下述哪一种情况不发生低张性缺氧?()A服用过量催眠药B支气管异物C胸腔大量积液D吸入大量氯气E吸入大量CO23.下列关于低张性缺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氧容量正常 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 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 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单项选择题男性,14岁,被人发现在浴室昏迷(使用燃气热水器),该患者血液的碳氧血红蛋白为60%.诊断为CO中毒。
(1-4)1.CO中毒通常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 ( )A:组织性缺氧 B:循环性缺氧 C:血液性缺氧 D:乏氧性缺氧 E:失氧性缺氧2.该患者的皮肤黏膜颜色应为()A:青紫色 B:樱桃红色 C:咖啡色 D:玫瑰红色 E:苍白色3.关于该患者血气指标改变正确的是()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C:血氧饱和度增加 D:动静脉氧差增加 E:动脉血CO2分压增高4.吸氧是治疗缺氧的基本方法,但根据缺氧类型不同,氧疗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请问常规吸氧对下列哪种患者效果最明显?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B:右向左分流的先心病患者 C:亚硝酸盐中毒患者D:氰化物中毒患者 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男性,33岁,因进洞穴探险后感到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半小时而入院。
入院查体:T36℃ R26次/分P112次/分 BP90/50mmHg 神志淡漠,口唇紫绀,肺部听诊未闻及啰音。
心率11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血气检查示: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血氧含量下降而血氧容量正常。
5.根据上述血气检查结果,该患者发生的缺氧类型为 ( )A:血液性缺氧 B:低张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等张性缺氧6.该患者皮肤粘膜出现紫绀是由于A:脱氧血红蛋白增多 B:氧合血红蛋白增多 C:碳氧血红蛋白增多 D:高铁血红蛋白增多 E:血红蛋白减少7.患者出现缺氧的原因是 ( )A:外呼吸功能障碍 B:吸入气氧分压低下 C:静脉血流入动脉血 D:CO中毒 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填空题:1.缺氧是指或引起细胞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根据发生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一般将缺氧分为、、、四种类型。
2.引起低张性缺氧的常见原因有、、。
3.循环性缺氧最有特征性的血氧指标的变化是。
4.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主要是由于肾生成和释放增加所致。
病案分析题:1.患者入院后进行实验室检查各血氧指标为:PaO2 97mmHg,PvO2 60mmHg,血氧容量10.8ml/dl,动脉血氧饱和度97%,动静脉血氧含量差2.8ml/dl。
试问:该名患者可能有哪种类型的缺氧?为什么?2患者,35岁,农民。
因清晨4时在密闭室内为火炉添煤时,昏倒在地,4h后被发现,急诊入院。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
查体:体温37℃,呼吸24次/min,脉搏110次/min,血压100/70mmHg。
神志不清,口唇呈樱红色。
其他无异常发现。
实验室检查:PaO295mmHg,血氧容量10畅8ml/dl,Hb150g/L,动脉血氧饱和度85%,HbCO30%。
入院后立即吸氧,不久渐醒。
请分析:(1)是什么原因引起患者昏倒和神志不清?简述其机制。
(2)缺氧类型是什么?有哪些血氧指标符合?3.患者因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伴发左心衰竭入院。
请问:该患者可发生哪种类型的缺氧?为什么?血氧指标可出现什么改变?为什么?答案:名词解释:1.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血氧含量减少,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而导致的组织缺氧。
此时动脉血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均正常,故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isotonic hypoxemia)。
2.循环性缺氧: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低血流性缺氧或低动力性缺氧(hypokinetic hypoxia)。
在循环性缺氧中,因动脉血灌流不足引起的缺氧称为缺血性缺氧(ischemic hypoxia),因静脉血回流障碍引起的缺氧称为淤血性缺氧(congestive hypoxia)。
3.组织性缺氧:指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
又称氧利用障碍性缺氧。
4.乏氧性缺氧:其中心环节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
5.血氧容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为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和量;该项指标反映血液的携带氧的能力(正常值为20ml/dl)。
选择题:5-10:E A B E D D11-15:A C E D E16- 20:C D B A B21-23:A D C单选题:1-4 C B B A5-7 B A B填空题:1. [答案] 供氧不足用氧障碍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2. [答案] 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流入动脉血3.[答案]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4.[答案] 促红细胞生成素病案分析题:1.血液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
原因:1、血液性缺氧:因为血氧容量降低,正常值为20ml/dl。
2、组织性缺氧:因为PvO2升高、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
2. 答:1)、导致患者神志不清的原因是通风不良的温室中原已有一定量的CO蓄积,为火炉添煤时因煤不完全燃烧又产生的大量的CO,结果引起患者中毒。
机制:CO与Hb的亲和力比 O2约大210倍,空气中CO过多时,血内形成大量碳氧血红蛋白,使Hb丧失携氧能力,致使血氧含量下降。
CO还可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过程,使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氧合红蛋白向组织释放O2也减少,从而导致患者严重缺氧致昏迷。
2)、缺氧类型为血液性缺氧,本病例中,血氧容量为10.8ml%属明显降低,但动脉血氧分压(12.6kPa)和血氧饱和度(95%)均属正常,符合血液性缺氧时血氧变化特点。
3.缺氧类型:循环性缺氧;原因:因为有心肌梗死伴有心力衰竭,可以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血流量减少,符合低动力性缺氧表现。
血样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含量及血氧饱和度降低。
原因:左心衰竭可引起急性肺水肿,造成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