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课时
一、活动过程:
1.趣导入。
2.大家知道老师手中的是什么东西?出示:口香糖
3.口香糖大家都吃过吗?说说味道如何?
二、师生探讨,确立活动主题。
1.大家都尝过口香糖,它的味道自然都了解。
人们为什么喜欢吃口香糖?那么吃口香糖到底好不好呢?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处理刚才那块口香糖的。
出示图片:引导同学们观察6
同学上来清理,说说清理结果及感受。
(教师提供准备的用来清理的材料。
)②口香糖在自然界是否容易被消化?解释为什么一旦粘在地上会很长时间不能消除。
怎样处理口香糖的污染?③教你几招:A、用布包住冰块,放在上面,过一两分钟,口香糖硬了就拔掉,再用布去擦一下免得有多余的口香糖B、用蛋清,风油精或清凉油涂在口香糖残胶上,过一会儿用抹布擦去。
C、用乳胶漆的稀释剂,用布沾一点一擦就掉。
6.倡议保护环境,减少口香糖对环境的污染。
给全校同学发一个倡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拓展与延伸:1.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是否还有类似的问题?我们如何从小事情上看。
2.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己在今后将如何努力改变一些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惯?
第课时
第课时
第课时
第课时
第课时
第课时
一、情景导入:
我国海域特点:(出示中国地图)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海域辽阔,条件优越,美丽富饶。
二、活动:海洋里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
1.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海域栖息的鱼类,总计达2000种左右。
从细微的菌类、藻类、浮游生物,到能掀起巨浪如山的“海中之王”——各种鲸类,应有尽有。
水产资源更是世界的第二大食品。
(1)我国哪个海有“天然鱼仓”之称?(东海)
(2)我国最大的渔场位于哪个海?是什么渔场?(位于东海的舟山渔场)
2.、化学资源:
海水中的化学资源最大量的是海盐。
中国如果把海水中的食盐全部提取出来,即可达近600亿吨,足够中国人民食用十多万年。
其中,位于渤海的长芦盐区和黄海沿岸的两淮盐区最为着名。
(出示图片)
3、矿产资源:
海洋是矿产资源的聚宝盆。
在海底表层的矿产中,储藏着工业上非常有用的锰、铁、铜、镍、钴等金属矿产,在海底下储藏着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而且,这些矿产资源在海底的储量比陆地上储量要多得多。
锰结核是一种海底稀有金属矿源。
它广泛分布于4000-5000米的深海底部。
锰结核是一种生矿物。
它每年约以1000万吨的速率不断地增长着,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产。
因此,它是未来可利用的最大的金属矿资源。
世界上各大洋锰结核的总储量约为3万亿吨,其中包括锰4000亿吨,铜88亿吨,镍164亿吨,钴48亿吨。
以
当今的消费水平估算,这些锰可供全世界用33000年,镍用253000年,钴用21500年,铜用980年。
4.能源资源:
中国沿海储藏的潮汐能源十分丰富,初步估计表明,潮汐发电的理论储藏量约1.1亿千万,所发电总量约为2700亿千瓦时。
中国1957年在山东建立了第一座潮汐发电站,平均发电1070万千瓦时,其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也是目前世界上着名的潮汐发电站。
三、拓展:向海洋要宝
1.海洋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请同学讨论下面两种不同的捕鱼方案,哪种方案可取,为什么?
方案一:每次渔汛都大量增加捕捞船队,大鱼小鱼一起捕捞,最大限度地增加鱼的总产量。
方案二:每次渔汛都严格控制渔获物的大小和数量,既不多捕也不少捕,保证鱼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方案二是可取的。
这就体现了海洋资源开发中的“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的问题。
)
2.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1)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2)防止海洋污染。
3.小组讨论并设想:海洋资源如此丰富,但目前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将来,人类总有一天会更广泛地、更大规模地开发海洋宝藏,你能想象一下未来的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情景吗?把你的想象用文字或图
第8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