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教学导案上册第一章
八年级数学教学导案上册第一章
3从图1—1,1—2,1—3,1|—4中你发现什么?
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三、议一议
1、图1—1、1—2、1—3、1—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重点
难点
重点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发展数感,会通过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
难点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
教法
选择
引导探索研究发现法
课型
新授
课前
准备
标有单位长度的细绳、三角板、量角器、题篇
是否使用
多媒体
否
教学
时数
课时
教学
课 时
第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
课堂教学过 程设计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那么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3、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
四、随堂练习
1、求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已知△ABC的两边AB=5,AC=12,则BC=13对吗?
创设问题情景:由课前准备好的一组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演示教材第9页古埃及造直角的方法.
这样做得到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吗?
提出课题: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讲授新课:
⒈如何来判断?
这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多少?(一份视为1)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只的是屏幕的款吗?那他指什么呢?
教师总结:
板书
提问
练习
学生交流
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长为13
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辅导
作业设置
课本P7 §1.1 1、 2、
教学札记
本节课是在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的具体背景下,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总结、归纳,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札记
本节课以开放式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操作与探索,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能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立足于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实验、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
八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第一章)
———————————————————————————————— 作者:
———————————————————————————————— 日期:
课题
§1.1探索勾股定理(一)
学习
目标
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1、观察图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
3、图1—2中,A,B,C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接着提出图1—1中的A.B,C的关系呢?
二、做一做
出示投影3
(书中P3图1—4)提问:
1、图1—3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投影图文
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
投影出示问题
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图1—4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就是说,如果三角形的三边为 , , ,请猜想在什么条件下,以这三边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当满足较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较大边的平方时)
⒉继续尝试:下面的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5,12,13;6,8, 10;8,15,17.
()这三组数都满足a2+b2=c2吗?
(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长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课题
出示投影1
(章前的图文p1)教师道白: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课本p6谈一谈,讲述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
出示投影2
(书中的P2图1—2)并回答: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教法
选择
引导探索研究发现法
课型
新授
课前
准备
出示投影
是否使用
多媒体
是
教学
时数
课时
教学
课时
第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
课堂 教学过程 设计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时间:检查(签章):
课题
§1.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学习
目标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2.进一步发展数感,增加对勾股数的直观体验,培养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建立数学模型.
3.会通过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
总结
出示题目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解答及规范的书写
练习后总结:⒈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⒉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勾股数扩大相同倍数后,仍为勾股数.
学生尝试、讨论,得出结论
练习,探究
作业设置
P1.4知识技能1
提问
提出问题
出示题目
学生复述勾股定理
学生答
演示
用直角三角板检验
尝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⒊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⒋例1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左图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 ∠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尺寸如右图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随堂练习:
⒈下列几组数能否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说说你的理由.
⑴9,12,15;ﻩ⑵15,36,39;
⑶12,35,36;ﻩ⑷12,18,22.
⒉已知∆ABC中BC=41,AC=40,AB=9,则此三角形为_______三角形,______是最大角.
⒊四边形ABCD中已知AB=3,BC=4,CD=12,DA=13,且∠ABC=900,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