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数学教学目标整理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6.1(1)二次根式教学目标1. 知道二次根式与数的开平方运算之间的联系,体会二次根式是数、代数式及其运算的发展;2. 理解a 有意义的条件,理解a a =2;3.会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确定二次根式里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a 有意义的条件,掌握a a =2.16.1(2)二次根式教学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3、4,会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16.2 (1)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教学目标:1.经历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通过化简二次根式,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方法.2.会判别最简二次根式,会化最简二次根式.教学重点和难点:会判别最简二次根式,会把不是最简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16.2(2)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教学目标:1. 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含义,会判别几个二次根式是否是同类二次根式;2. 通过与同类项类比,体会类比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合并同类二次根式.§16.3(1)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的学习过程中,渗透分析、概括、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16.3(2)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在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的学习中,渗透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16.3(3)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理解分母有理化的概念,初步掌握分母有理化的方法,会解系数或常数项含二次根式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分母有理化的方法,解系数或常数项含二次根式的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16.3(4)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理解有理化因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体会类比、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会解系数或常数项含二次根式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二次根式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第十七章一元二次方程17.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会识别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会用试验的方法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经历一元二次方程是来源于实际、从实际问题产生的过程,培养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抽象的过程与辩证唯物主义观..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2、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理解用试验的方法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合理性.17.2(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目标1.理解直接开平方法与平方根运算的联系,学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培养基本的运算能力;2. 知道形如(px+q )2=m (p ≠0,m ≥0)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会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3.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体会解方程过程中所蕴涵的化归思想、整体思想和降次策略.教学重点及难点1、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 理解直接开平方法中的整体思想,懂得(px+q )2=m (p ≠0,m ≥0)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解17.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目标1. 会用因式分解法解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2. 在归纳方程的基本特征的过程中,提高归纳能力;3. 通过对因式分解法的探索,体会其中所蕴涵的降次策略和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运用因式分解法解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17.2(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目标1. 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可以转化为适合于直接开平方法的形式n m x =+2)(.;会正确的运用配方法解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2. 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凑配成完全平方的方法与技巧.17.2(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目标1.熟记求根公式,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渗透化归和分类讨论的思想.3.通过求根公式的发现过程增强学习兴趣,培养概括能力及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及难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7.2(5)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5)教学目标1、能灵活运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及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解法.2、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各种解法的比较、分析、综合,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一元二次各种解法之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体验化归的思想.教学重点及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7.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1)教学目标a) 经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概括过程,理解根的判别式.b) 能不解方程,而根据根的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c)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概括过程培养从具体到抽象的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会用判别式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无实数根.17.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判别式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2、会根据方程的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一个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3、培养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和灵活性以及推理论证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运用判别式求出符合题意的字母的取值范围.17.4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2、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教学难点:根据数与数字关系找等量关系.17.4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题.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17.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3)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教学难点:有关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元二次方程小结与复习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解法和其他解法;能够根据方程的特征,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求方程的根.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会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进一步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4、进一步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判别式.教学难点:配方法.第十八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18.1 函数的概念(1)教学目标1、通过对描述地球的一些数量的分析、认识数量的意义,知道常用的数量;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并分清变量和常量;2、知道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理解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含义,从而理解函数的概念;知道函数的自变量以及函数解析式;3、在合作交流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初步获得迁移类推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清变量和常量、理解函数的概念.18.1 函数的概念(2)教学目标1、知道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的意义,知道自变量的值与函数值之间的有对应关系,会在简单情况下求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2、知道符号“y=f(x)”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求函数的定义域,理解符号“y=f(x)”的意义.18.2正比例函数(1)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理解正比例关系的含义,能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函数关系;2、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3、在合作交流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认识函数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和难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8.2正比例函数(2)教学目标1、通过画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操作实践,体验“描点法”画正比例函数图像;2、知道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会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知道函数图像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知道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并会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18.2正比例函数(3)教学目标1、经历利用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直观探究正比例函数基本性质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归纳并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2、在正比例函数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函数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3、会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归纳并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能用正比例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8.3反比例函数(1)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中的具体事例,理解反比例关系,能够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在反比例函数概念引入和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函数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类比的思想学习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反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18.3反比例函数(2)教学目标(1)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结合图像分析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2)初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及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图像分析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18.3反比例函数(3)教学目标(1)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确定反比例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能利用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知识以及待定系数法,确定组合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确定反比例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利用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知识以及待定系数法,确定组合型函数的解析式.18.4 函数的表示法(1)教学目标1、通过对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回顾以及有关实例的分析,知道表示函数有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等三种常用方法,知道这三种表示法的优缺点;2、初步学会运用函数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从表示函数的图像或表格中获取有关信息.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三种表示法的优缺点,从表示函数的图像或表格中获取有关信息18.4 函数的表示法(2)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在建立函数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函数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工具;会适当选用函数表示法或综合运用几种表示法表达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2、初步学会运用函数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从表示函数的图像或表格中获取有关信息.教学重点和难点会适当选用函数表示法或综合运用几种表示法表达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复习(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对正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加以梳理,形成复习的框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