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调研报告

郑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调研报告

郑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调研报告2010-01-18 16:04 来源:农经站浏览次数: 69 次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我市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步伐,促进了我市新农村建设。

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也进行了多次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特点据统计,我市涉及农业用地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有119个,共辖 2 203个行政村,16870个村民小组,农户102.5万户,农业人口404.2万人,农用地面积482万亩,其中耕地366万亩。

截止2009年10月底,我市土地流转总面积为35.99万亩(包括1.47万亩林地, 0.26万亩果园, 0.29万亩鱼塘, 9.72万亩四荒地),占农用地面积的7.5%,其中耕地流转面积24.24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6.6%。

耕地流转共涉及9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931个行政村,5269个村民小组。

耕地流转农户9.93万个,占总数的9.7%。

巩义、新密、荥阳三个县(市)土地流转的面积比较大。

巩义市耕地流转面积为5.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3. 7%;新密市耕地流转面积为6.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2%;荥阳市耕地流转面积为4.0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1%。

中牟县耕地流转面积最少,仅为1. 97万亩,耕地流转率仅为2.3%。

全市耕地流转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耕地流转形式以出租为主。

土地流转涉及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多种流转形式,其中以出租和转包为主要形式。

其中耕地出租18. 88万亩,占耕地流转面积的77.89%,转包4.05万亩,转让0.72万亩, 互换0.36万亩,入股0.23万亩。

耕地出租面积占的比例较大,入股面积最小。

主要是土地流转的受让方大多都是本村民组以外的,流转土地开展规模经营不能只依靠本村民组的农民。

土地入股出让方的土地收益没有保障,承担有一定风险,在缺乏引导的同时,多数农户不愿选择这种流转方式。

(二)耕地流转期限以长期为主。

在所有的耕地流转中,流转的期限从1年到10年不等。

其中流转期限在5年以下的有5.88万亩,占24.2%;流转期限在5至10年的有5.05万亩,占20.8%;10年至本轮承包期结束的有13. 32万亩,占55%。

土地流转期限在10年以上的所占的比例较大,主要是土地流转后多数用于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经济作物或发展养殖业,一方面需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投资回收期比较长,如果流转时间短,受让方的投资回收和土地收益都无法保障。

(三)耕地流转后经营规模在不断扩大,且发展高效农业的占95%以上。

全市耕地流转后进行规模经营的面积为19.89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2%。

其中20至100亩的有6.68万亩,占规模经营面积的33.6%;101至1000亩的有5.4万亩,占27.15%;1001亩以上的有1501亩以上的有7.81万亩,占39.27%。

流转后进行规模经营,其中种植粮食作物面积仅为4243亩,占规模经营总面积的3.07%,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观光农业面积达到12.89万亩,占93 %以上。

由于流转后种植粮食作物,效益低下,有些甚至根本没有利润,因此,这些农业经营大户和企业大多都是利用流转的土地,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或观光农业。

(四)耕地流转后用于非农业的流转价格最高。

亩年流转价格在500元以下面积为9.3万亩,流转价格在500元至1000元的面积为13.55万亩,流转价格在1000元至1500元的面积为1.01万亩,流转收益在1500元以上的面积为3688亩。

土地流转后开展苗木花卉种植、观光农业比较高。

巩义市、新郑市等地个别村组土地流转后用于非农业,如作为工业企业的仓库等,土地流转价格都在1000元以上。

(五)乡村两级或中介服务组织牵头流转土地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加。

流转途径中通过乡村两级(作为流转中介)以及县乡服务组织流转的面积达到14.38万亩,占流转面积的59.32%。

流转双方自己协商进行土地流转的为9. 87万亩,占耕地流转面积的40.68%。

新密市有98.4%的耕地流转都是乡村组织牵头或村组接受委托流转的。

巩义市康店镇100%的土地流转全部是通过乡村牵头进行流转的。

说明农户间自发流转的面积比例在减少,作为流转中介组织的乡村两级或县乡服务组织在土地流转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规范流转行为,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为抓好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召开专题会议,及时重点培训,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

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针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的实际情况,在全市农村工作会结束后,我们就专门召开了由各县(市)农业局、区农经委主管领导、县乡农经站长参加的服务平台建设专题会议,对实施方案、工作进度、建设标准等进行了统一部署。

要求各地一定要管好用好建设资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把好事办好,要在十一月底前全部完成服务中心(站)和信息网建设任务。

为了提高全市各级农业部门领导和农经业务骨干的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今年以来,我们先后三次组织由各县(市)、区农业部门一把手、分管领导、农经站长及部分土地流转点所在乡(镇)负责同志参加的农村土地流转及市场建设工作培训会。

通过培训,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责任的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经干部的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我们还召开了6次各县(市)、区农经站长及业务骨干会议。

对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的指导、服务和管理,推动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保障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顺利建设,上半年我们又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赴山西省运城市,考察当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平台搭建情况。

(二)建章立制,规范行为。

为搞好我市县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站)建设,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我们制订了《郑州市县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站)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明确要求服务中心(站)规范操作、规范流转行为。

建设补助资金拨付后,为了管好用好建设补助资金,加强监督管理,我们会同市财政局进行反复研究,多次修改完善,及时下发了《郑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郑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项目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

根据各县(市)、区项目申报情况,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了12个县(市)、区和97个乡(镇)为2009年郑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项目实施单位。

随后,市财政局和农业局联合发文下达了2009年郑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项目建设补助资金400万元,其中323.7万元用于县乡服务中心(站)建设,直接分拨到县(市)、区,76.3万元为市本级土地流转信息网建设补助资金。

由于制度健全、监督管理到位,目前建设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良好,没有发现违规违纪使用补助资金现象。

(三)领导重视,强化责任,及时监督检查,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进展。

今年,我局高度重视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局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把此项工作列为重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要求有关建设单位每个月末都要将项目建设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按要求上报局党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为了及时掌握全市109个服务中心(站)建设进展情况,农业局会同财政局联合成立督导组,实行定期不定期对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建设和下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

7月10日至14日马占军副局长带队对部分县(市)、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督查,并安排农经站固定人员坚持每周电话询问一次各地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县(市)、区每个月也要汇报一次项目进展情况。

对项目实施实行倒计时,并设计周、月、季进度统计表,及时掌握各地建设进度,做到建设资金使用得当,建设标准、建设进度规范统一。

如新郑市、中牟县、新密市在服务中心(站)建设过程中做到了“三统一”,即标牌统一、制度统一、版面统一;中牟县在成立服务站之初,就要求各乡镇成立农经机构,并设立专项资金帐,管好用好建设资金。

(四)、高标准、严要求按程序进行验收。

按照《2009年郑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第一批郑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项目建设补助资金下达后,各地积极行动,按照建设标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根据项目建设情况,11月16日至26日,由市农业局马占军副局长带队组成三个考核验收组对各地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验收组严格按照《郑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验收标准》,对各建设单位是否成立服务中心(站)、服务大厅面积、工作人员数量、设备购置情况等建设项目逐项验收、逐项打分,并明确规定建设单位经验收得分低于70分的为验收不合格。

考核组对12个土地流转服务中心、50个土地流转服务站进行了抽查验收,验收结果显示,建设单位的服务大厅、复印打印机、电脑等建设指标基本符合验收指标,从整体验收结果看,109个服务中心(站)已全部建设完毕,并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其中荥阳市、登封市服务大厅建设面积均在200平方米以上;服务中心建设最规范、标准最高的是新郑市;服务站建设最好的是惠济区新城办事处;服务中心(站)建设进度最快的是惠济区和中牟县。

市级土地流转信息网项目已投入完成,并正常运转。

根据验收结果,郑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项目第二批建设补助资金已全部下达各县(市)、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已按照其工作职责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中。

(五)开展技术人员培训,保障土地流转平台运转。

12月7日至9日,为建设好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网,履行好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业务的职责,搞好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郑州市组织全市12个服务中心和97个乡(镇)的业务技术人员共计140人,在郑州市财政干部学校举办了全市土地流转信息网建设技术人员暨农经统计年报业务培训班,培训班上,对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软件的操作知识、农经统计报表平台软件操作知识等进行了集中讲解和上机操作,培训班上,市农经站和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对软件操作中出现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解答。

经过培训,大部分业务技术人员已经能熟练的操作软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三、我市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好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一)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好的做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