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课程教案第五节现代汉字的字义一、现代汉字字义的特点一般来说,汉字都是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只是极少数,如“葡、萄”,“玻、璃”只有合起来才有意义。
这里谈现代汉字字义的特点,主要是从记录语言的角度,谈古今通用汉字在记录现代汉语与记录古代汉语时所体现出的不同特点。
1.义项增多现代汉字的75%以上是从记录古代汉语的汉字传承下来的。
这些自古而来的汉字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其义项不断增加。
如“管”字的本义是指竹管,在记录古代汉语时常用来指称一种竹制乐器,《诗·周颂·有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因为古代的钥匙是管状的,所以“管”字也引申为钥匙,《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发展到现代汉语中,“管”字的意义从古代的两个义项分别引申。
其中由竹管、竹制乐器引申出形状像管的电器件:晶体管、电子管;还引申出表示细长圆筒形事物的量词:一管毛笔等。
由钥匙引申发展出“管理、看管、管辖、管教、担任、负责供给”等多个义项。
现代汉字义项增多的另一个原因是合并简化致使现在的一个汉字担负了两个或多个古代汉字的意义,如“后、後”在古汉语中本是两个表义完全不同的字,现“後”简化为“后”,两字合并,所以“后”字的义项增多。
“几、幾”过去是音和义都不同的两个字,简化后合并为“几”,所以“几”字成了多义多音字。
2.意义有同有异大多数汉字在记录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时意义有同有异,有部分相同,有部分不同,如上文的“管”,又如“走、水、火、灰、土、手、口”等。
但也有少数汉字在记录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时意义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
意义完全相同的,如“睡、眨、睁、睹、睬、煤、瓢”等。
意义完全不同的,如“恨”字在记录古代汉语时表示“遗憾,不满意”,《张中丞传后叙》“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中的“恨”即“遗憾”的意思,现在的常用义是“仇视、怨恨”。
意义完全不同的也占少数,多数汉字是意义同中有异,使用时要注意古今义的差别。
3.字义多数代表的是语素义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多数,因而一个汉字的字义往往记录的就是一个词的词义;而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一个字往往记录的只是一个语素,如“击、机、肌、犄、缉、箕、羁、技、迹、籍、寂”等等,它们的字义都只是代表了一个语素义。
字义代表语素义的在现代汉字中占绝大多数。
当然,也有些汉字记录的是一个单音节词,这时字义代表的是词义,如“书、吃、唱、跳、拿、好、坏、都、也”等等,它们的字义也就是这个单音节词的词义。
还有些汉字本身没有意义,如“徘、徊、踌、躇、彷、徨”等等,这样的字在现代汉字中只是极少数。
4.字形表义功能减弱字形表义功能减弱的原因主要是:(1)汉字字体的演变使得字形的表义功能减弱。
早期的汉字,如脱胎于图画文字的甲骨文以及其后的金文,还带有很强的图画性,还很像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往往能从字的形状看出其意义,如“鸟、山、水、车、人”等。
经过多次的字体演变发展到现代楷书的汉字,已经基本摆脱了象形性而更具符号性,因而较难从字形本身看出其所代表的意义,如“山”字已经不再像连绵起伏的山峰、“水”也不再像波光粼粼的流水了。
(2)汉字的简化使得有些字表义功能减弱。
比如表示粮食作物的“谷”本来写作“穀”,是个形声字,从它的意符“禾”还能大致猜出字的意义类属,但“穀”简化后与山谷的“谷”合并写作“谷”,见形猜义的功能消失了。
(3)字义的变化使得有些字的表义功能减弱。
比如“析”字,本义是以“斤”(斧子一类的工具)破木,字形和字义联系紧密,但现在“析”多用其引申义,指分析、解析,所以从形体上较难看出现在的意义了。
又如“骗”原是个“从马、扁声”的形声字,本义是“跃而乘马也”,现口语中也说“骗马、骗腿儿”,但现在使用更多的是“诓骗”义,指用谎言或诡计使人上当,所以从字的形体上已看不出与现在常用义之间的关系了。
虽然现代汉字的表义功能减弱,但表意文字的性质使得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多数情况下分析字形和字义的关系还是有助于正确识别和使用汉字的。
二、现代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一)从个体汉字的形义关系来看,现代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有如下几种情况:1.可以由字形知其字义这种情况的汉字不多,如“一、二、歪、孬、明、众”等。
应该看到,这种由形知义其实也是相对的,是建立在对原有部件的意义已经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对“不”和“正”两个部件的意义不了解,那么组合起来的“歪”也就不能由形知义了。
2.字形与字义无关完全不能从形体推知其字义,如“义、以、亦、又”等等。
3.可以由字形推知部分字义这种情况在汉字中占了绝大多数,细加分析,又有种种不同情况:(1)意符所表示的意义与整字意义基本相同,可通过意符推知字义,如“舟—船—舫、鼎—鼐、鬼—魅、骨—骼”。
(2)意符表示上位意义,由意符构成的字表示下位意义,可通过意符推知该字所表示的意义是属于哪一类的,如:鱼——鱽、鲢、鲑、鲇、鲤、鲨、鳕、鲈、鲍、鱿、鲫、鲟、鳄、鳗、鳜金——银、铜、铁、锡、铝、锰、镍、镉、铬、镭、锂、铀、铕、钛、钢木——桃、李、杨、柳、榆、桦、桐、松、柏、椿、梨、槐、枫、梧、杉(3)意符与该字所表示的意义相关,可以通过意符推知该字所表示的意义的某一方面。
有些字所表示的事物是意符所表事物的组成部分,如“鳃、鳞、鳍、鳔、鲠”等都是“鱼”身体的某一部分;“梢、桠、枝、杪、杈、株、根”等都是“木”的一部分。
有些字所表示的事物以意符所表事物为构成材料,如“钩、锁、锨、镐、锄、链、镰、针、钉、锹、钻、铆、铐、镣、铡、锤、锥”等都以“金”为材料构成;“杖、杠、枪、柄、栅、柱、框、桌、梁、棺、椅”等都以“木”为材料构成。
有些字所表示的动作与意符有关,如:“镀、镶、锻、镂、镌、销(熔化金属)、铭(在器物上刻字)、镗(用镗床切削机器零件上的孔眼)”等动作都与“金属”有关;“栽、植、采、相、栖、析”等动作都与“木”有关;“打、摇、挑、担、抢、拣、抛、投、抖、抓、抄、扯、抠、拆、挥”等等都与“扌”(手)的动作有关。
有些字所表示的性质与意符有关,如:“铮(金属撞击声)、锃(金属器物摩擦后闪光发亮)、铿、锵(金石撞击声)、锐(刃锋尖而快)、钝、锈”都与“金属”有关。
(二)从汉字系统中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来看,现代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1.形近义异现代汉字中有些意义不同的字形体很相近,有的只是笔画的长短有别,有的只是笔画的多少或形状略有不同,如:“己—已—巳”、“戌—戍—戊—戎”、“于—干—千”等。
汉字中的形近字早已有之,而且汉字的简化也使得形近字增加。
一些形体本来并不相近的繁体字,简化后形体变得相似了,如:“栋—拣”、“历—厉”、“归—旧”、“泪—汨”、“没—设”、“晒—哂”、“凤—风”、“扰—拢”、“伤—份”等。
有些形近义异字,其读音也相同或相近,如:“竟—竞”、“读—渎”、“贬—砭”、“博—膊”、“憾—撼”、“喧—暄”、“蜇—蛰”、“拱—珙—栱”、“碟—蝶—谍—喋—堞”、“低—抵—砥—柢—诋—坻”等。
2.形近义近现代汉字中有些字不但字形相近,而且意义也相近,或在其中某个义项上相近,如:“船—舶—舸”,其中“船”是泛称,“舶、舸”都指大船。
“副—幅”在记录量词的时候意义相近,“副”用于成套的东西,“幅”用于布帛、图画等,如“一副手套、一幅画”。
再如“卷—帣”、“炫—昡”、“淹—腌”、“账—帐”、“暗—黯”、“靡—糜”、“辉—晖”等也都是形体相近意义也相近或相通的一组字。
(三)由形辨义,正确使用汉字表意的汉字经过字体和字义的长期演变,发展到现代汉字,字形已经不再像古代汉字那样具有明显的表意性了,但毕竟与拼音文字不同,很多情况下还是能从字形上猜出一些字义来的。
所以可以利用意符来辨别一些容易用错的字。
如“催”和“摧”形体相近而且读音相同,使用时容易出错。
据说有一刊物曾登载一幅国家领导视察幼儿园的照片,标题是“春cuī桃李”,但开始时把“催”写成了“摧”,幸亏及早发现,收回贴改了,不然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影响。
如果有关人员能够从意符表义的角度斟酌一下——“催”的意符是人,字义与人有关,是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摧”的意符是“扌”,字义与手的动作有关,是折断、破坏——可能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再如“篡—纂”也是一组经常用错的形近字。
两者字形的区别在于下边的意符,“篡cuàn”的意符是“厶”(sī同“私”),“篡夺、篡位、篡权”的“篡”字义与“私”有关;“纂zuǎn”的意符是“纟mì,细丝”,“纂”的本义是赤色的丝带,过去的书籍是要用带子“装订”成册的,所以“纂修、编纂”的“纂”要用“纟”做意符。
下面再举几组可以通过意符区别字义的容易写错用错的字:姿—恣:“恣意妄为”常被误写作“姿意妄为”。
“姿”的意符是“女”,多用于指女性的容貌,如“国色天姿”。
“恣”的意符是“心”,指主观上不加约束,如“恣情享乐”、“暴戾恣睢”。
“恣意妄为”的“恣意”是由着性子乱来。
祯—帧:“装帧”常被误写作“装祯”。
“祯”为“示”旁,《说文》的解释是“祥也”,指表示吉祥的符瑞,故多用于人名。
“帧”本指画幅,因用料多为绢,故其字从“巾”。
芋—竽:“芋”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故其字从“艹”。
“竽”为一种古乐器,类似于现在的笙,多用竹管制成,故其字从“竹”。
成语“滥竽充数”不能写作“滥芋充数”。
撼—憾:“撼”是以手晃物,故意符从“手”;“憾”是“遗憾”的意思,是一种心理活动,故意符从“心”,两字字义有明显的区别。
“震撼、摇撼、撼动、蚍蜉撼大树”都是外动于物,要用“撼”;“遗憾、缺憾、憾事、引以为憾”都是内感于心,要写作“憾”。
瑕—暇:“瑕”的意符是玉,本义指带有赤色的玉石,后转指玉上的斑点,由玉上的斑点又比喻人或物的缺陷;“暇”的意符是“日”,字义与时间有关系,指空闲。
所以“白璧微瑕、洁白无瑕、瑕不掩瑜、瑕瑜互见”等都是从“玉”的“瑕”;而“无暇顾及、自顾不暇、抽暇、闲暇”等是从“日”的“暇”。
三、单义字和多义字单义字是指一个字只有一个意义。
现代汉字中的单义字,主要是一些记录日常生活用品的字,如“煤、裤、椅、糨”;一些动植物名称用字,如“牦、鲫、狮、萝”;一些科技行业用字,如“酐、铬、氚、酞”;一些姓名地名用字,如“邓、蒋、滹、岣”;人和动物基本器官用字,如“肺、颊、囟”;一些书面语色彩较浓的字,如“柬、馨、觞、殇”等等。
多义字是指一个字有多个意义。
可分为一音多义字和多音多义字两种类型。
(一)一音多义字,即一个字只有一个读音,但表示多个意义。
分两大类:1.一个字形只有一个读音,表示多个意义,但记录的是多个语素。
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不同的意义之间本来就没有联系,是两个毫无关系的语素或词用同一个字来记录,如:米1:大米、稻米、糯米;米2:长度单位,1米等于10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