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教学计划教学文稿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教学计划教学文稿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教
学计划
初三语文教学计划(2017年上学期使用)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和《娄底中考指南》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新课教学和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力争在中考中语文取得好成绩。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我担任的九年级第123班现有在籍学生51人,按照去年下学期相关标准,优生11人,合格30人,低分10人。

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语文知识,阅读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历次语文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目前,本届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他们能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

但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争取在今年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
绩。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
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

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四、教学的总要求:
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五、教学进度表
(新课教学阶段2017年2月13日至3月20日)
第四单元是小说,要求掌握小说的三要素、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描写人物的几种方法和自然环境的铺衬作用。

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语言的精炼、准确、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洞察能力、想象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课时为14课时。

第五单元是说明文,都属科普类文章。

要掌握说明的对象、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能概括段意和注意找段中的中心句。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课时为12课时。

第七单元是文言文单元。

要求:1、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

2、根据老师讲解的写作背景来感知课文,能够理解、体悟文中蕴涵的作者的情感。

3、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默写、朗读、思考、积累。

4、让学生了解我们所遵循的做人的道理和古代哲人讲的是一脉相承的,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提高文化素养。

总课时为14课时。

(全面复习阶段2017年3月20日至6月17日)
整个复习过程又分为四个阶段(约12个复习周):(一)全面复习(3月下旬--5月上旬):按照中考的各个题型进行全面系统复习(分四个步骤进行--一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二课内外古诗文的复习,三现代文阅读复习,四写作训练,写作训练与指导贯穿整个复习过程。

)
(二)查漏补缺(5月上旬--5月中旬):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巩固训练;
(三)重点突破(5月中旬--5月下旬):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四)总结检测(6月上旬):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
习效果,模拟测试。

具体见下表:
复习周1—2语言积累专题(一):汉字识字、书写、词语积累与运用语言积累专题(二):标点、修辞、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言积累专题(三):句子仿写拟写对联和标题、概括消息等
复习周3—4语言积累专题(四):名句名篇积累、诗歌鉴赏
语言积累专题(五):名著阅读、信息概括、重点字词在文中的作用语言积累专题(五):综合性学习实践
复习周5—6文言文复习专题(一):课内文阅读,实词归类复习:通假字、古今异义、重点字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子翻译句式、文言知识整合
复习周7—8文言文复习专题(二)课外阅读(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主观答题等)、中考预测练习文言文习题答题指导,作文指导
复习周9—10现代文复习专题(一):记叙文阅读(散文、小说)作文指导现代文复习专题(二):议论文阅读、说明文阅读作文指导
复习周11—12复习小结,巩固训练作文指导中考模拟训练,查漏补缺,答疑解难迎接中考
制订老师:龚杰雄 2017-2-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