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步骤123.doc

化工原理步骤123.doc

实验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步骤1.检查水箱水量,液面处于距离水箱上缘约15cm高度2.打开水箱与泵连接管路间的阀门,关闭待测管路进水阀门,打开水泵电源3.选择实验管路1,把对应的进口阀打开,并在出口阀最大开度下,保持全流量流动5-10min4.压差计排气a.关闭出口阀,此时为零流量高扬程状态b.打开两个球阀(管和线之间的阀门)c.关闭压差计阀门3,4,5,打开阀门1和2,使水流经压差计d.关闭阀门1和2,打开阀门5,4,3,使压差计中的水在1atm下流出压差计e.关闭阀门5,4,3,打开阀门1和2,水重新流入压差计。

此时压差计中液面相平5.调节出口阀,让流量从0.8到4 m3/h范围内变化,建议每次实验变化0.5 m3/h左右。

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调节管路总出口阀,每次改变流量,待流动达到稳定后,读取各项数据,共作10组实验点。

主要获取实验参数为:流量Q、测量段压差 P,及流体温度t。

6.打开管路2的进口阀,关闭管路1的进口阀。

对管路2重复步骤3,4,5 图2 倒U型管压差计1-低压侧阀门;2-高压侧阀门;3-进气阀门;4-平衡阀门;5-出水阀门实验二列管换热器的操作和传热系数的测定步骤1.确定装置进水阀关闭(水流量计阀门),打开水管供水阀,将水流量调节至20 l/h2.打开空气流量计放空阀,启动鼓风机电源。

调节空气流量计放空阀使气体流量为12m3/h3.依次打开加热器仪表板开关,加热电源开关。

4.调节加热电压(最大不超过100V),使空气进口温度稳定在95℃。

保持空气进口温度稳定在95℃约10min后,记录水出、进口温度,空气的出口温度5.保持空气流量不变,依次调节水流量计阀门至 40 l/h,60 l/h,重复步骤46.依次改变空气流量至14, 16 m3/h, 重复水流量为20,40,60 m3/h, 重复步骤47.实验完毕。

将加热电压回零,关闭加热电源开关。

待空气温度降至60℃以下,关闭鼓风机电源。

关闭仪表板加热开关。

8.关闭水流量计阀门。

关闭水管供水阀。

实验三流量计的校正和流体流量的测定操作步骤:1.关闭上、下游阀门。

启动水泵,稍开流量计泄压阀门。

2.缓慢打开流量阀门,驱赶管路内和压差计中的气泡。

使管路中的流体为均一流体。

注意不要让液体从压差计中喷出。

3.体积法校正转子流量计,对比测定流量与转子流量计误差4.标定孔板或文氏流量计:a. 计算出湍流状态Re=5000的最小流量b. 同时调节上、下游阀门,使压差计示数达到最大量程。

,此时转子流量计对数为最大流量(标定文氏流量计时,此时对应最大流量已超出转子流量计量程,需用体积法测定)c. 调节转子流量计流量示数在最小和最大流量之间均匀取10个测量点,每一个测量点下,读取记录压差计读数,同时测量水的温度5. 实验完毕,依次关闭上游阀门,下游阀门。

停泵。

实验四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操作步骤:1.在配料罐中配制含CaCO310%~30%(wt. %)的水悬浮液2.打开空气压缩机。

注意配料罐进气阀门的开度,使气体通入配料罐,将罐中悬浮液搅拌均匀。

鼓气的时候应将配料罐顶盖合上。

3.待配料罐悬浮液均匀后,首先打开压力罐泄压阀门,再打开配料罐与压力罐之间的进料阀门。

使悬浮液流入压力罐。

从视镜中观察料浆达到2/3处时,关闭进料阀门。

关闭配料罐进气阀门。

4.装板框。

注意板框方向,顺序,滤布贴好要防止固体颗粒流出。

拧紧板框。

5.过滤过程:a.鼓泡。

使空气通过0.1 MPa 阀门,进入压力罐,将压力罐中悬浮液搅拌均匀。

此时要掌握手动控制气压稳定。

b.过滤:将板框中间的双面板下通孔切换阀开到通孔通路状态。

打开进板框前料液进口的两个阀门。

c.同时打开滤出清液出口的两个阀门,滤液流出,同时,开始计时。

每次滤出清液300ml结束一次计时。

同时启动下一个300ml清液计时。

注意,此过程中要手动调节压力罐进气阀门和泄压阀门,保持过滤压力稳定。

d.待滤液呈逐滴状态流出时,结束计时。

最后一次体积不足300ml则舍弃。

e.关闭进板框前料液进口阀门。

将板框中间的双面板下通孔切换阀关闭6.反洗: 打开水管供水阀门,打开清水罐进水阀门。

待清水罐满后,打开进板框两个清水进口。

清洗滤饼至水流出清澈。

7.关闭0.1 MPa 进气阀门。

拆下过滤板框,称量滤饼质量。

清洗板框及滤布。

8.开启0.2(0.3)MPa阀门。

重复步骤4,5,6实验五液液转盘萃取①将煤油配制成含苯甲酸的混合物(配制成饱和或近饱和),然后把它灌入轻相槽内。

注意:勿将饱和固体倒入槽内,防止固体颗粒堵塞煤油输送泵的入口。

②接通水管,将水灌入萃取塔内,通过调节Π形管上的阀门控制水面高度。

③通过调节转速来控制外加能量的大小,在操作时转速逐步加大,中间会跨越一个临界转速(共振点),一般实验转速可取100~500转/分。

④水在萃取塔内搅拌流动,并连续运行5min后,开启分散相——煤油管路,调节体积流量水10L/h,煤油11L/h(质量流量比调为1:1)。

⑤待分散相在塔顶凝聚一定厚度的液层后,再通过连续相出口管路中Π形管上的阀门开度来调节两相界面高度,操作中应维持上集液板中两相界面的恒定。

⑥取样分析。

采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进料液组成F x、萃余相组成R x和萃取相组成E y。

⑦改变两次转速,重复步骤⑤⑥,来分别测取效率η、NOR、HOR,从而判断外加能量对萃取过程的影响。

⑧实验结束,先关掉煤油流量计及轻相泵,把水流量调稍大,把塔内煤油排出,往复几次,勿把水排到萃余相槽。

回收煤油,塔内水相排出。

实验六.填料吸收塔液侧传质膜系数测定实验操作步骤:①打开电源:打开配电盘上的开关,开关向上为开。

②通自来水:小心打开自来水开关,使高位槽的水保持溢流状态。

③通二氧化碳气体:先打开气体钢瓶总阀门(顺时针为开),再打开减压阀(顺时针为开),减压阀表压力为0.1,通入气体流量为0.2。

(10分)④予液泛:关闭填料塔下端相连的三通管的开关,使填料塔充满水,发生液泛一次,打开三通管开关,让水流出。

(10分)⑤取样:稳定10分钟后,用量筒取20毫升的样品。

(10分)⑥中和滴定:取10毫升0.1M的氢氧化钡溶液,放入三角瓶,加入1-2滴酚酞,再加入20毫升样品,用盐酸滴定,记录所用盐酸的体积。

(15分)用自来水代替样品做两次空白实验,取平均值(5分)⑦关气体和自来水,关电源:关气体要注意先关总阀门,再关减压阀;关电源时应注意先关仪器上的开关,再关总开关;关水时注意先关总开关,再关水龙头开关。

(10分)实验七.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干料情况①开风机:先打开配电盘上的开关,再打开风机上的开关。

(10分)②调节空气流量:用空气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在8-25之间取8个数值。

同时测定空气流量和对应的压差数值。

(15分)湿料情况③打开自来水开关:打开自来水开关应注意不要开的过大,(10分)④调水的流量:水的流量保持100(10分)⑤调节空气流量:对于空气流量的控制,应注意接近液泛点时,取较小的流量单位。

超过液泛点后,应再作出2个数据点(15分)⑥测定空气流量和对应的压差数值:测定并记录有关数据。

(10分)⑦关电源和自来水:先关闭用电器上的开关,再关闭总开关(即配电盘上的开关)(10分)。

实验八.精馏的操作与塔板效率的测定实验操作步骤:①检查塔釜液位情况:塔釜液位计中的液面在2/3以上。

(防止损坏塔釜加热器)(10分)②打开塔顶放空阀:打开塔顶放空阀的原因是本实验要求是在常压下的精馏。

(10分)③打开电源加热:先打开配电盘的开关,再打开塔釜加热和塔身伴热开关。

(10分)④关闭塔身伴热:当回流分配器中有回流时,关闭塔身伴热。

(10分)⑤打开冷却水:当回流分配器中有回流时,打开冷却水。

(10分)⑥取样:打开冷却水一小时之后,用注射器分别取第一块塔板与塔釜的样品。

(10分)⑦测定折光率:恒温槽应控制温度为25摄氏度,用阿贝折光仪测定25摄氏度时的样品折光率。

(10分)⑧关电源和自来水:关电源时应注意先关仪器上的开关,再关总开关。

关水时注意先关总开关,再关水龙头开关。

液-液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1、熟悉实验装置及使用仪表的工作原理利性能。

2、安装好需要测试的换热器。

3、按顺流(或逆流)方式调整冷热换向阀门组各闭门的开或闭。

4、热水箱充水,调整控温仪,使其能使加热水温控制在80°C以下的某一指定温度。

5、接通冷水,并调节好合适的流量。

6、接通电源,启动热水泵(为了提高热水温升速度,可先不启动冷水泵),并调节好合适的流量。

7、利用温度测点选择琴键开和数字显示仪,测出换热器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变化。

8、待冷、热流体的温度基本稳定后,即可测出这些测温点的温度值,同时在流量计上测出冷、热流体的流量读数。

9、如需要改变流动方向(顺、逆流)的进行试验,试验方法与上述基本相同。

记录下这些试验的测试数据(表3-1)。

10、实验结束后,首先关闭电加热器,5分钟后切断全部电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