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校长要做到公平公正
当一名好校长,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客观。
因为在教师面前搞愚民政策,只好校长会是弄巧成拙。
当然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不可避免地也会渗入到校园。
对那些不正之风,校长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必要的抵制。
如果一味地牵就甚至迎合,那么威信就会一步步丧失。
如何做到公平、公正?我认为有几个方面:
1、校长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人格修养是前提。
一个蝇蝇苟苟的人坐在校长这个职位上简直就是一个灾难。
如校长不可能在事事上超过别人,看到教职工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就想办法淡化甚至压制。
校长的能力有多大,教职工心中明镜似的,所以校长不要怕被“揭短”。
承认自己的短处,不仅不会丧失自己的威信,相反教职工会认为你客观。
如果看到谁对自己的发展有帮助,就极力袒护。
殊不知,袒护了个别人,失去了多数人。
校长要有正确的名利观。
当一好校长,就应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校长不能与教职工争利夺名。
一个学校搞好了,上级首先肯定的是校长的功劳,校长在这个名利上具有教职工无法比拟的优势。
是不是一个学校搞好了,主要是校长干出来的呢?我想不言而喻大家都知道并不是这样。
如果一个校长在名利上与教职工争,教职工自然是争不过的,但是他们心中有气。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辛辛苦苦地搞工作,本身就没有当领导的在某些方面的优势,就是图一个领导承认和肯定。
这个时候,当领导的不仅不承认,反而把名和利往自己怀中捞,他们心中能没有气吗?比如,在带好班、差班上,为了突出自己,先入为主;在评先上,玩手脚,要荣誉,生怕没了某项荣誉会影响自己的升迁;出外学习,自己先保本;有度假的好事,自己先争着上。
校长见名利应让。
曾经有一位老校长对我们讲:“你让出的是名,回报你的是心。
”
2、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法宝。
以制度管人、管事,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客观。
事实上每个学校都有一套好的管理办法,问题是有的校长是把本人置于制度的管理之外,这个制度是“我”制订的,是为“我”服务的。
这样自然要不得,也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
如果校长把学校的制度当成是教职工共同的财富,谁违反就按制度办事,各部门可以充当“法官”,校长就实现了“依法治校”,校长要处理好“管”与“不管”的关系,在许多问题上可以放权到基层,不直接插手,分层管理,各司其职的同时,也就为自己推卸了许多麻烦和纠纷。
总之,公平、公正,是做好一个好校长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