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经济史12课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19经济史12课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五、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7
【典例1】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 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到的时间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内容为多人集 体劳作,分工进行。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不可能出现这么多的 劳动力在田里,故排除A;单凭一个场景不能体现精耕细作农业的不 断发展,故排除B;中国古代的土地公有制存在于井田制之下,到汉 代井田制已经瓦解,不再存在土地公有制的情况,故排除C;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在汉代出现了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田 庄实行集体劳作、分工合作,与题干材料信息相符,D项正确。 答案:D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上层建筑 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
古代中国经济 的基本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单元知识结构
构成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发展的基础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 慢发展
阻 碍 古代中国的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海禁、闭关锁国
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
知识点
精耕细 作的小 农经济
试题角度
(1)2018·全国Ⅱ卷,25(2) 2018·全国Ⅱ卷,41(1) (3)2017·海南卷,6 (4)2016·海南卷,6 (5)2016·全国Ⅲ卷,40 (6)2015·全国Ⅰ卷,24
• 小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是家庭经营。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 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的 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 式。(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结束)
小农经济的概念
生产单位
生产领域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
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 模式。
生产目的
分散性、 小农经济的特点及评价:问题一
脆弱性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以家庭为单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生产力发展,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2)消极:①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白的性居别易分《工,朱很陈难村扩大》再
特生点产:;①②以比家较庭脆为弱生,产难单以位应;付②天农灾业、和战家乱庭及手苛工捐业杂相税结;合③;自③给男自耕
女足织,;较④少自商给品自交足流;,⑤阻具碍有了分社散会性分、工稳和定商性品、经落济后的性发、展脆,弱特性别、到封 闭了性近。代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魏晋南
翻车
表现在哪些方
北朝 《齐民要术》
面?(4分)
隋唐 筒车、曲辕犁
结合所学知识
宋元
踏犁 《农桑辑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分析形成这一
《十二气历》
特点的主要原
明清 《农政全书》
因。(6分)
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 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4分,每点1分,任答4点即可) 原因: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长 期影响。(每点2分,共6分)
位,耕织结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合,自给自 足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性别分工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落后性
稳定性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自给自足
评积价极:性(;②1)是积国家生极家为家:赋①守陈税较徭村村稳役业民定的,,,主自要头死给承白为自担足不陈者,,出村有在门尘利封于。。建调社动会封生前闭产期性者适、的应
①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一、农业的起源 ②“南稻北粟”,两个农耕系统。
(原始农业) ③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①原始社会:工具以石制、木制为主
耕 细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作 (生产工具、耕作技术)
②商周:青铜制品广泛存在,耒耜仍是重要工具 ③春秋战国:借助铁农具和牛力 ④汉代:发明犁壁,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④唐代:曲辕犁,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概念理解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区别
• 自然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相对立,其生 产的目的不是交换,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 即为满足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原始社会和 奴隶社会是自然经济,而不是小农经济(当时人们集体劳动, 不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
第1、2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与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 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材料一 表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精耕细内作容 是中国传统农业备注的主要特点,(也1)是精中耕细
春国秦秋国汉古战 代都 测牛农选江知耕业种堰二楼、、、十长车铁育郑四农期国节秧具渠气居于世提界高有提领产利高量于先播的安种地重排效要农位率途事的径关键因作农点概素是业。括。中的根这国显据一古著材特代特料点
经济重心 的南移
(1)2018·海南卷,3 (2)2017·全国Ⅱ卷,26 (3)2016·海南卷,8 (4)2015·全国Ⅱ卷,26 (5)2015·全国Ⅰ卷,27
(1)2017·全国Ⅲ卷,26
土地制度 (2)2016·全国Ⅰ卷,25
(3)2016·全国Ⅱ卷,26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本考点是高考命题非常集 中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土地制度、经济 重心南移、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2.教材空白点:(1)古代统治者重视农 业发展的主要措施。(2)中国古代庄园 经济。 3.备考策略:(1)建议淡化农业生产力 发展水平的时代性,将重心放在土地制 度和政策的演变、小农经济的特点及 经济重心南移上,注意用唯物史观及经 济学原理来解题。(2)着重理解土地私 有制与土地兼并的关系,认识古代统治 者均田、限田的本质目的,从而认识农 业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⑤灌溉工具的进步:翻车、筒车
业 生 产 三、水利设施的完善
原因: 概况:①原始社会 ②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③汉代:曹渠、白渠

④治河工程:东汉王景治黄

⑤特色水利灌溉工程:西域的坎儿井
的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商周时期:千耦其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 (经营方式的变化)
春秋时期:个体农耕

汉代出现:田庄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