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相关的屋顶绿化的政策发布信息时间:2005年11月2日绿色奥运催生北京屋顶绿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越来越近,怎样才能实现“绿色奥运”的承诺,北京市及全国都在探讨这个问题。
为此,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长城绿色工程屋顶绿化指导委员会联合邀请首都绿化界著名院士和专家于4月10日举行了“迎奥运北京屋顶绿化高峰论坛”。
在此次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致意见:要像重视地面绿化一样重视屋顶绿化,形成点、线、立面、平面的立体绿化新格局;各级政府要制定屋顶绿化的实施方案,动员社会广大力量积极参与;要把屋顶绿化纳入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的重要内容;实施屋顶绿化、美化的有机结合,形成城市的立体景观效应。
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时候只有拆掉密集的居民区中的部分房屋以腾出地方来绿化。
这样一来,绿化的成本就高出了几十倍。
据绿化专家统计,北京现有6000万平方米的裸露屋顶。
如果我们对这些屋顶进行不同形式的屋顶绿化,既丰富了2008年绿色奥运的景观,又长远地造福于北京市民。
”杭州将强制推行屋顶绿化都知道高层的景观视线好,但好景观有个前提:别往近处别人的屋顶看。
大量的屋顶,如果不是单调丑陋的钢筋水泥,就是各色杂物垃圾。
几乎与建筑占地面积相同的大量屋顶,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反而经常造成视觉污染。
实在是很大的城市遗憾。
这一情况即将在杭州的新建建筑中彻底改观。
最近,由市建委、市绿化委员会、杭州市园文局等单位出台了关于屋顶绿化发展的政策,要求今后所有的新建建筑都必须进行屋顶的绿化美化,而且屋顶绿化与主体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屋顶绿化将被计入小区的绿化率。
这使得杭州成为国内少数几个推出屋顶绿化强制性政策的城市。
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严重污染……都市病的核心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却仍然是都市中的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糟蹋的地位。
一方面是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被越来越多的高密度建筑物蚕食,另一方面大量的屋顶却仍然素面朝天,未被有效利用,甚或成了“垃圾仓库”,这是目前城市建设及管理上的一个死角。
而被众多生态环境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专家所推崇的“屋顶绿化”,则既能兼顾建筑景观、提升建筑环保品质,同时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中外的成功实践证明,屋顶绿化是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包装”建筑物和都市的有效办法,是建筑与绿化艺术的合璧;是人类与大自然的有机结合。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城市屋顶绿化在保护城市环境上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据科学测定,一个城市如果把屋顶都利用起来进行绿化,那么这个城市中的二氧化碳较之没有绿化前要低于85%。
一向重视绿化的日本和拥有世界上第一流环保与绿化设施的德国,在建筑屋顶花园上更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日本设计的楼房除加大阳台以提供绿化面积外,还把最高层的屋顶建成“开放式”,将整个屋顶连成一片,使之变成广阔的高空场地,居民可随已所好在屋顶栽花种草。
而德国则进一步更新楼房造型及其结构,将楼房建成阶梯式或金字塔式的住宅群,当人们布置起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后,远看如半壁花山,近看又似斑斓峡谷,俯视则如同一条五彩缤纷的巨形地毯,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加拿大的设计师、建筑师和园艺师们打破传统的分工,同心合力,别出心裁,在一座18层的办公大厦施工中,采用轻型多孔材料,建成了一个集假山、瀑布、水池、草坪、花坛等多种景致于一体的盆景式“空中花园”。
这种改革建筑材料以师法自然的新工艺,使方兴未艾的屋顶绿化更上一层楼。
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士等国的大城市中,也都有着千姿百态、风格各异、风景绮丽的屋顶花园。
对于国内大多数都市来说,屋顶是个完全被遗忘的角落。
虽然单幢楼的屋顶面积有限,但成千上万座高楼大厦的面积相加起来,就十分可观。
有人估计,一座城市的屋顶面积,大约为居住区的1/5。
因此,开发屋顶花园前景十分广阔。
屋顶绿化不仅具有显见的社会效益,而且对开发商来说也意味建筑品质的提升。
成都规范屋顶绿化成都市园林局针对近日出台的《成都市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技术导则(试行)》提醒市民,今年政府不允许个人自建屋顶花园,所有屋顶绿化设计必须由具有建筑和园林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
据悉,《导则》对屋顶绿化作出规范。
成都市园林局提出以下几大注意事项:屋面加砌花台、花架、水池、安装管线等施工活动,均不得打开和破坏原屋面防水层;进行屋顶绿化施工时,首先要在原房屋面增加一层柔性防水层,并按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设置排水系统时,必须在种植层下设置过滤层、排水层;种植层面应保持排水的坡度,保证排水畅通,并预留水桩和其他供水设施确保灌溉。
成都市市民绿化屋顶政府补贴据5月9日《天府早报》消息居民或单位搞屋顶绿化,最高可以得到政府每平方米50元的补贴费,5月8日,武侯区在成都率先出台屋顶绿化的补贴标准。
"补贴标准根据屋顶绿化质量分为三个层次。
"武侯区市容局绿化科科长钟渝锋介绍,从7月初开始,将对业主在今年申报建设的屋顶绿化进行评定,根据绿化质量,每平方米补贴20元、30元或50元。
武侯区市容局城管科科长周国昌介绍,补贴只针对今年新建屋顶绿化的业主。
市园林局绿化工作人员称,屋顶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的设计方案由市园林局审批,1000方米以下的由各区市容局绿化科审批。
成都市建委风景园林处负责人介绍,成都今年的屋顶绿化目标是30万平方米,市人均屋顶绿化面积将达到0。
5平方米,成都市园林局正在制定全市屋顶绿化的补贴标准,"这个标准提供给各区参照执行,经济条件好的区还可以提高补贴标准。
""鼓励市民建屋顶绿化可缓解城区热岛效应。
"成都市园林局绿化处工作人员介绍说,成都市"热岛"的平均强度为2摄氏度至4摄氏度,城市的温度比乡村高2摄氏度至4摄氏度。
屋顶绿化与传统的把花园搬到楼上的做法不同,它由隔离层、蓄水层、排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合理配置的植物系统等构成,可以省去传统屋顶的保温层、隔热层,不但不会损害屋顶,还能够起到保护屋顶的作用。
广州绿上楼顶化解热岛效应经常走新广从公路进广州市中心的司机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变化:往年夏季中午,车一开到太和、钟落潭,就会遇上一场雨,而今年却要到白云山脚才会遇上这场雨。
园林绿化专家刘恰告诉记者,这场雨下的地方就是城市“热岛”的边缘,“热岛”内的热空气与郊区的冷空气相遇导致了下雨。
其实,早在八十年代,广州还未开始大建设时,这场雨就近在麓湖。
现在雨重新移近市中心,说明“热岛”重新缩小,城市生态环境在好转,也证明了广州市近几年的绿化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她认为,人口、建筑物密集,容易导致“热岛”效应,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城市,要想进一步弱化甚至遏止“热岛”,最好的选择就是将绿由地面向屋面延伸。
从“隔热”到“消热”据了解,我省早在1982年就组织开展屋面绿化研究,当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建筑屋面隔热问题。
屋面隔热问题一直是南亚热带地区建筑的“疑难杂症”。
过去一般的做法是在屋面建一层隔热层,将太阳辐射热隔开,以降低屋面的温度。
但被隔离开的热量没有因此丝毫减少,只是四处扩散。
而建筑物大量集中的地方,就成为了城市中的“热岛”。
然而,屋面绿化却能医治这一“疑难杂症”。
根据屋面绿化技术推广课题组的实验证明,屋面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消耗8.85%的太阳辐射能,通过蒸腾作用,可以吸收消耗50%~67.3%的太阳辐射能;有绿化的屋面可使温度降低5~14OC,室内气温也能降低2~4OC。
相对于被动的“隔热”,植被屋面是主动“消热”。
深圳推广最为成功深圳市是我省推广屋面绿化最为成功的城市。
相对建筑的四面墙壁而言,深圳人将屋面称为“第五立面”。
1999年11月8日,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深圳市屋顶美化绿化实施办法》,要求新建建筑的第五立面必须进行绿化,在建建筑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绿化;并对屋面绿化设计、施工、管理、维护以及经费的解决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使屋面绿化的推广有章可循。
为企业提供屋面绿化技术指导的刘恰感受最深的是,能否推广屋面绿化,政府的作用十分关键。
她说,屋面绿化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部门,必须要政府牵头协调才能推动。
深圳市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由分管副市长和市住宅、规划国土、建设、城市管理、工商、公安消防等部门及各区政府分管领导等组成指挥、协调全市的屋面绿化工作。
据统计,到2000年止,深圳市屋面绿化面积已达到12.97万平方米。
广州推广潜力最大相对于深圳,广州的人口更多,建筑更密集,因此,有专家指出,广州更需要推广屋面绿化。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近10多年来建成房屋屋顶面积约4000多万平方米。
这些屋面大都是“素面朝天”的水泥屋顶,对光热日储夜放,使广州燥热难当。
如果从空中鸟瞰广州,这些杂乱无章的水泥屋顶,犹如城市的一块块“疮疤”,更是有碍观瞻。
专家认为,从环境保护和生活舒适的角度考虑,屋面绿化是更好的选择。
首先,从绿化投资看,目前在广州市中心每改造重建一万平方米的公园,就要花费3000万元左右。
而改造一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化,则只需300万元左右,若只取现有屋顶面积的25%,即1041万平方米进行改造,就可以节约经费几十亿元。
其次,从环保效果看,每平方米的绿化面积,一天可吸收100克二氧化碳,放出73克氧气。
按1041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计算,足以满足26万至34万城市居民的绿化需要。
屋面绿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州市有关部门的重视,陆续出台一些措施推进这项工作,广州市建委今年就发文明确规定,新建建筑必须实施天面绿化,否则不予规划报建。
建设部推广屋顶绿化,上海明年将强制执行建设部上周发出“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鼓励和推广屋顶绿化和立体绿化。
市绿化养护管理部门负责人透露,本市屋顶绿化明年将强制推行,建设部通知要求,各地要立足于本地区土地资源的实际状况,合理确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绿化用地面积。
鼓励和推广屋顶绿化和立体绿化。
进行绿化建设,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化规划。
禁止利用基本农田进行绿化。
凡在基本农田上进行绿化建设的,必须立即停止并予以纠正。
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用地指标。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用地申请时,要依据国家规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对建设用地面积进行严格审查,对超过国家规定用地指标的,不得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禁止超过国家用地指标、以“花园式工厂”为名圈占土地。
上海屋顶绿化已经起步。
市绿化局上月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本市已建成屋顶绿化近12万平方米,基本设在新建小区和企业楼屋面。
据市绿化养护管理部门负责人透露,屋顶绿化明年将纳入上海绿化管理条例,届时,新建住宅和商务楼均将被强制推行屋顶绿化,在规划之际就要求作出屋顶绿化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