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1湘夫人公开课一等奖PPT

(完整版)1湘夫人公开课一等奖PPT


帝子,谓尧女也。降,下也。言尧二 女娥皇、女英,随舜不反,没於湘水 之渚,因为湘夫人。
眇眇,好貌。予,屈原自谓也。言尧 二女仪德美好,眇然绝异,又配帝舜, 而乃没命水中。屈原自伤,不遭值尧、 舜,而遇闇君,亦将沈身湘流,故曰 愁我也。
袅袅,秋风摇木貌。
言秋风疾,则草木摇,湘水波,而树 叶落矣。以言君政急则众民愁,而贤 者伤矣。或曰:屈原见秋风起而木叶 堕,悲岁徂尽,年衰老也。喻小人用 事,则君子弃逐。
《湘夫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 事,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 上的误差而引出的悲剧。
以意逆志
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幽怨、哀婉
帝子降兮北渚,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
目眇眇兮愁予。
——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袅袅兮秋风,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
洞庭波兮木叶下。
——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袂 (mèi) 遗 (wèi)
褋 (dié) 搴 (qiān)
汀洲(tīng) 骤得 (zhòu)
根据《山海经》、《尚书》 的记载,传说尧考察他的接班人 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 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 舜外出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 英千里迢迢去看望他,当她俩赶 到洞庭湖君山的时候,传来消息 说舜已经崩于苍梧,娥皇、女英 悲痛哭泣,投江而死。
开头四句渲染的环境气氛与人物心理交融在一起,这凄 凉、冷落的景色,正衬托出人物的怅惆、幽怨之情。这种 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了感情的基调。
沅有芷兮澧有兰,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
思公子兮未敢言。
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荒忽兮远望,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
链接:
1953年在赫尔辛基颁布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
中国诗人屈原 波兰的天文学家、日心说创始人哥白尼 法国作家佛朗索瓦·拉伯雷 古巴作家和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何塞·马蒂
屈原(约前340-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 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爱国诗 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明 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受楚怀王 信任,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 实现“美政”的政治理想,对内辅佐 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楚国一度国富兵强。
罾何为兮木上?
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罾,鱼网也。夫鸟当集木巅,而言 草中,罾当在水中,而言木上,以 喻所愿不得,失其所也。
1、阅读第一段,找出本段的情感基调?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上下句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感情落差, 上句写出了自己前所未有的渴望和幸运之 感,下句写因没有看到对方的到来而一下 子跌到了感情的深渊。
洞庭湖君山
斑竹
斑竹——湘妃竹
湘妃竹的故事
几千年前,尧见舜德才兼备, 为人正直,深得人心,便将其首 领的位置禅让给舜,并把两个女 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后来 舜帝巡视南方生了重病 ,娥皇、 女英追至洞庭湖,闻舜帝死于苍 梧之野,二女便在君山泣血而死, 从此君山的青竹浸染了斑斑血泪。 楚人哀之,将洞庭山改名为君山, 并在山上为她俩筑墓安葬,造庙 祭祀。墓前立有大书“虞帝二妃 之墓”的墓碑。
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 锐的矛盾,遭上官大夫靳尚、公子子兰等诬陷、排 挤,先后被楚怀王、顷襄王放逐。辗转流离于沅湘 二水之间。顷襄王21年(前278),秦将 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屈原悲愤难抑, 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政治的理想。 屈原爱国忧民忠君致治、坚持真理宁 死不屈的精神和人格,千百年来感召 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在这幅清秋的画面上,深秋的 凉意和情感的寂寞不安融为一体, 渲染出一派难以言说的凄迷惆怅之 情,从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
涯路”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北渚(zhǔ) 目眇眇(miǎo) 白薠(fán) 罾 (zēng)
蘋 (pín) 兰芷(zhǐ)
澧水(lǐ) 西澨 (shì)
潺湲(chán yuán)
修葺(qì) 荪壁 (sūn)
兰橑(lǎo) 门楣(méi)
罔(wǎng) 薜荔 (bìlì)
擗 (pǐ) 蕙櫋(mián) 庑门(wǔ) 九嶷 (yí)
《湘夫人》为《九歌》中一篇。《九歌》是屈原十一 篇作品的总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王逸《楚辞章 句》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同,其俗信鬼而好 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 间,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 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 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 也有人认为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 工而成。此篇与《九歌》中另一篇《湘君》 为姊妹篇。或说,湘君即舜,湘夫人即 特点及艺术表现手法;
2.知人论世:感受诗人的幽怨 情怀和香草美人情结。
屈原
•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 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 的表现力。
•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之一。
秋风、落叶也就成了表达失落、惆怅之情的最敏 感且最富表现力的词汇,同时也成为最能唤起人们 悲愁情感的自然景观。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赞美屈原的文字
“金相玉式,艳溢缁毫”
(如金似玉的好文章,它的艳丽文采至今还在纸上笔下蹦跳。)
2、此诗开篇所渲染的气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湘君眺望洞庭,仿佛湘夫人飘然 而降,但又倏忽不见,心中充满愁思。以景物衬托情思, 以幻境刻画痴情人的心理,尤其动人。第三、四名写洞庭 秋景,清丽如画。
登白薠兮骋望,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
与佳期兮夕张。
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薠,草,秋生,今南方湖泽皆有之。 骋,平也。
佳,谓湘夫人也。不敢指斥尊者, 故言佳也。张,施也。言己愿以始 秋薠草初生平望之时,修设祭具, 夕早洒扫,张施帷帐,与夫人期歆 飨之也。
鸟何萃兮蘋中,
萃,集。蘋,水草。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