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游戏30法1、摸一摸准备:需复习巩固的若干字卡。
玩法:师:“摸一摸()字。
”生:“摸到了()字。
”学生独立辨认后,用手去摸。
第一个摸到者胜,也可由学生指出该摸哪个字。
2、奇妙的口袋准备:漂亮口袋一个,硬字卡若干。
玩法:请学生伸手到口袋里摸字卡,念对了大家鼓掌,还允许再摸一次;不会或念错,换人。
还可增加用该字组词的练习。
3、动物找家准备:场地周围贴着各种动物名称的卡片。
玩法:学生在场地中央站好,师:“轻轻走,轻轻跑,我的小猫喵喵喵。
”学生立即向字卡跑去,边跑边学小猫叫声或模仿小猫动作。
其余儿歌也一样,如:“爱吃小虫爱吃米,我的小鸡叽叽叽。
”“耳朵长尾巴短,我的小兔跳得远。
”4、看谁认得快准备:正方体纸盒若干,每个盒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汉字。
玩法:(小组游戏)每人一个纸盒,向上抛。
其余学生读出朝上一面的字,先读出者为胜,胜者继续抛。
5、钓鱼准备:鱼形字卡,曲别针别在鱼嘴上;鱼杆;小桶。
玩法:学生手持鱼杆,听口令同时开始钓鱼。
钓上鱼后,读出鱼上的字。
读对了,把字卡放在小桶里;读错了,鱼放回池塘。
6、小猴学样准备:描写动作的字卡。
玩法:教师出示字卡,学生分别做动作。
表扬反映快,动作模仿逼真的学生。
7、拍卡片准备:圆形硬字卡若干。
玩法:将圆形硬字卡反扣,甲乙两学生猜拳决胜负。
胜者单手在字卡旁边拍一下,字卡反过来后,立刻读出字音。
读对了,字卡归己。
轮流游戏,以得字卡多者为胜。
8、照相机的眼睛准备:数张写有需复习的字卡,随意摆在桌子上或黑板上。
玩法:请学生观察半分钟,时间到,把字卡盖上。
学生凭记忆把字卡上的字悄悄告诉老师,记得多者为胜。
9、送信准备:信封若干,内装写有一两句话的字条;墙或黑板贴有小动物头饰。
玩法:请学生当邮递员,给小动物送信。
要找到相应动物,打开信封读给小动物听。
都读对了,可把动物头饰奖给学生。
10、抽拉盒准备:火柴盒若干(内外盒均包上彩色纸并写上汉字)。
玩法:游戏前将内外盒分散放于桌上。
游戏开始,学生从中迅速找出能组成词的内外盒,配好插上。
11、翻字围棋准备:棋盘,圆形字卡若干。
玩法:将圆形字卡反扣在棋盘上,学生轮流任意翻棋,读对了,围棋归己所有;读错了,棋重新反扣在原处。
直至全部翻完,夺得棋子多者为胜。
12、采蘑菇准备:大幅背景图;蘑菇形词卡若干;小兔头饰。
玩法:学生分别戴上小兔头饰,学小兔跳到背景图前。
任意采一只蘑菇,将反面的词读出来,并说一句话,蘑菇方可归己所有。
13、识字扑克准备:让学生将学过的字分别写在长方形卡片上,作为扑克。
几个学生凑在一起玩。
玩法:学生轮流摸完扑克后,生1先出牌。
生2要从自己的牌中找出能与生1组成词的牌,放下压上。
若找不到,算不要,生3 按此规则出牌。
生4要接着出能与生3组成词的牌。
一学生出的牌,若其他人都找不到能与其组成词的牌,算都不要,该生继续出牌。
以此类推,先出完牌者为胜。
14、识字棋准备:将学过的字一行行写在一张大纸上;各种颜色的棋子数枚;股子一粒。
玩法:几名学生一组,撒股子,谁的点数多谁先走。
撒几点就走几个字,学生如能读对该棋子所走的字,棋子便可放在该字上;如果不认识,就退回原来的字中。
其他学生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最后谁先到终点,就可得到红旗。
棋盘上的字,随学生识字的情况而不断更换。
15、接力赛准备:有几组学生,就在几块小黑板上贴出数个生字的偏旁和另一部分。
玩法:各组学生依次排好。
听令后,每组排在第一个的学生先上各自的小黑板,找到相关的两部分拼成一个字。
返回后与后面一位同学拍手,下一个学生方可继续拼字。
哪一组小黑板的字先拼完拼对,哪一组为胜。
16、小猎人准备:矿泉水瓶或易拉罐若干,上面贴上生字当猎物。
沙包几个。
玩法:将“猎物”零散或一排摆在空地上,学生手拿沙包站在规定的地方。
用沙包将“猎物”打倒,读出上面的字,才能将“猎物”拿走。
最后,谁的“猎物”多,谁为胜者。
17、捡落叶准备:把字卡剪成树叶状并在其背面涂上颜色。
玩法:教师组织学生手拉手围成圆圈,圈内放着许多“树叶”。
教师与学生边走边念儿歌:“秋风起,树叶落,飘到地上睡大觉。
小朋友们快快来,快快捡起瞧一瞧。
”当说到最后一句时,学生迅速捡起一片树叶读出反面的字。
读对了,鼓掌鼓励;读错了,罚表演节目。
游戏可反复进行。
18、在哪里准备:学生自制某课生字卡片。
玩法:教师:“()()在哪里?”学生从卡片中找到该字,举起来并说:“()()在这里。
”19、看“灯”走准备:圆形字卡若干。
玩法:教师可创设情境适时举起字卡,学生按字卡指示灯,做动作行车。
如“红绿”、“快慢”、“跑跳”、“高矮”等。
20、放鞭炮准备:字卡数张,用绳子串成鞭炮形。
玩法:挂出鞭炮,先将字卡反面冲学生。
教师由下往上翻字卡,一组学生依次开火车认字。
一人读对字,等于点着鞭炮,其他学生判断并拍手齐说“乒乓”。
认字的学生读得快且声音大,判断的学生便相应得快且响。
21、找朋友A玩法:找实物与汉字之间的朋友。
比如带着不同颜色头饰的学生,与拿着汉字“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字卡的学生之间找朋友。
优点:学生操作简单。
缺点:准备比较费力。
22、找朋友B玩法:双音节或者多音节词中的各词素找朋友,共同组合成词语,优点:适用范围较广。
缺点:不适宜单音节词。
23、摘苹果玩法:树上苹果的背面写着汉字,读对了,苹果作为奖品发给他。
“树”可以反复使用。
优点:学生兴趣高。
缺点:参与活动的学生少,费时多而学习密度小。
此游戏可以改进。
24、考考你A玩法:每个人一张字卡,在教室里随便跑,遇到谁就考考他字卡上是什么字,同时读读对方手里字卡上的字。
优点:全体学生都能参加,识字效率高,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游戏。
缺点:不适于大班运作。
25、考考你B玩法:以小组为单位,迅速挑出组长所念汉字的字卡。
组长可以轮换当。
优点: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识字效率高。
缺点:这是一个需要动手的游戏,不适于学习超过15个左右的生字时使用。
26、连故事玩法:每出一张字卡,就说出一句话,字卡不断地出,这些话要连成故事。
可从复述课文开始练习。
优点:这是一个需要合作完成、连带想像和表达的游戏,能提高综合素质。
缺点:因为综合,学生之间的差异会产生矛盾,以至游戏无法进行。
没有较强的教育直觉和教育机智不容易组织好这个游戏。
27、接龙玩法:第一个同学写出一个字,第二个同学用这个字组词出来,第三个同学再用上一个词末尾的字组词,以此顺延。
也可以不写只说。
优点:识字范围较广,利于积累词语。
缺点:难以避免同音替代的问题,造成错别字隐患。
这个游戏需要改进。
28、猜字A玩法:背着某一个同学指定一个字,然后让他面对所有的字猜。
“是不是某字”直到猜对为止。
优点:在猜一个字的同时,大家都复习的其他的字。
缺点:做过几回后,猜字的同学找到规律,依次读下去,总能猜着,游戏因此失去了吸引力。
这个游戏比较受欢迎,但需要改进,例如可以限定猜的次数。
29、猜字B玩法:向对方连续提4-5个关于字音、字形、字义的问题,猜出心里想的那个字。
优点:全体学生都能参与。
这个游戏很锻炼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写字。
缺点:慢,需要指定猜字范围。
30、大转盘玩法:转盘周围生字字卡排成一圈,转盘指针转向哪个字,就读出哪个字。
转盘可以反复使用。
优点:学生有兴趣。
可以作为在紧张学习过程中所做的调节心情的游戏。
缺点:有些费时。
组织识字游戏,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课堂调控能力。
要避免识字游戏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务必在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安排上多下功夫。
要“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安排周密,衔接紧凑。
”这也应是组织识字游戏的原则。
目的明确:游戏的意义,主要不在单纯地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而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
内容贫乏,体裁单一,数量较小的游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当前课堂上,常见到没有什么意义的、热热闹闹的游戏,甚至与识字完全无关。
只能当作课间休息,白白浪费了老师课前的准备时间。
准备充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是高密度教学的表现。
应尽可能地设计可以耳听眼看,手足并用,说写结合的游戏。
安排周密: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游戏,安排和组织好每一环节中各类学生的活动。
不要少数甚至个别同学兴趣盎然,大多数同学感到失落,以致失去兴趣。
这需要教师有极强的调控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好的组织方式不意味着好的教学组织。
现在很多教师尝试用小饭桌的形式组织识字教学,但是不去过细地考虑差生与优等生的搭配、优等生什么时候起怎样的作用、差生与优等生如何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如何选定小饭桌的领袖、小饭桌与大课堂怎么交替互补等等问题。
有时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冷落了大多数学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安排周密还体现在把握好游戏的时机。
识字进行到什么程度,选择哪个环节,哪个环节适合做哪种游戏,做几种游戏,先做哪种再做哪种?每种游戏做几次……这些都是要慎重考虑的。
大部分游戏需要在识字到一定阶段才能进行,在生字还认不全时“开火车”就开不起来。
一种游戏翻来覆去做,不相应提高要求,或者几种游戏轮翻轰炸,像走马灯似的掠过,对识字都起不到好作用。
既是游戏,就有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应当简单容易掌握。
我们注意到,有的老师设计了很复杂的游戏,学生要弄明白游戏的玩法要颇费周折。
结果只能少数同学参加,周围的观众不知在干什么。
上面介绍的十几种游戏都比较简单,所需道具不多,又可以反复使用。
游戏进行中的语言要力求格式化。
有经验的教师能够与学生一起创造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语言(也包括眼神、手势)。
当老师问:“哪组火车开起来”时,学生马上能领悟该谁做出反应,并齐声答:“某组火车开起来。
”如果用散文式的话语组织游戏,就会拖泥带水,不能使群情亢奋,反而容易节外生枝,还耽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