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公开课获奖课件
B
D
方山子档案
原名
家庭 情况
陈慥
字
季常
号的来历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
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 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 少时 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 晚年 折节读书,然终不遇。
生平 简历
爱好
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方山子到底异在何处?
“前侠后隐”可以概括方山子的行迹,如此 豪侠之人,为何要隐? 请说说你的依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得知作者被贬原因,方山子的反应是“俯而不答,仰而笑”, 他跟苏轼有没有共同遭遇?如何理解这个细节的丰富涵意?
你如何理解“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 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作者的用意何在)
坎坷仕途终不悔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对于两人的不同人生态度,请用一句话评价
方山子 不屈己志,归隐避世 苏 轼
不屈己志,坚持到底
拓展探究
面对挫折,苏轼又是选择怎样的人生? 请概括比较方山子和苏轼的人生态度。
提示:1.联系以下材料及对苏轼的了解 2.抓课文的字词句(如:“晚乃遁于光、黄 间”的“遁”;“余谪居于黄”的“谪”)
苏轼之挫折
• “乌台诗案”与被贬黄州 • 三处贬谪之地及年龄: 黄州, 44岁 惠州, 58岁 儋州, 61岁 (海南)
龙邱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方山子传
北宋· 苏轼
学习目标
• 积累:常见实词、虚词及相关 文学常识;
• 理解:传主的事迹与精神风貌;
• 探讨:作者写作的原因。
字词正音
闾(lǘ)里 岐(qí )亭 折(zhé)节 陈慥(zào)
矍(jué)然 阳狂垢(gòu)污
苏轼之政绩
• 执事惠州,率众造桥;推广先进农事工具,建造水磨;施医 散药,救死扶伤。 • 到海南,给海南学子讲学,使得这块“蛮荒之地”开始“书 声琅琅,弦声四起”,不久,海南人读书求学蔚然成风。海 南岛至今还留有“东坡书院”。 • 他一生屡被谪迁,几乎每到一任,都勤政恤民,政绩斐然, 深受爱戴,有的老百姓家里挂着他画像,饮食间祝颂,有的 甚至建立生祠,念其功德。
勋(xūn)阀 傥(tǎng)
预习检测
1、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遗像 老样式 墙 B.环堵萧然 堵塞 C.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妻子儿女 D.折节读书 改变作风
2、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公侯等 等同,相似 神色 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颜色 C.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名声远播 D.此岂无得而然哉 这样 3、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余既耸然异之 以……为异 B.庵居蔬食 以庵为居,以蔬菜为食 C.岁得帛千匹 每一年 使……跟从 D.见方山子从两骑 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