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育笔记大全(30篇)小班教育笔记大全第1篇:高高举起的小手我们彩虹班的孩子最喜欢听故事,所以我经常会把一些教育活动资料以故事的形式讲给他们听。
故事讲完啦,我问:“故事中小熊是怎样受伤的”胆小的萌萌似举非举的小手颤抖的举起一点,调皮捣蛋上课不专心的蛋蛋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还嘟嘟着“我我”我说:“蛋蛋请来回答。
”蛋蛋站了起来看了看旁边的小朋友,然后把头低下了,再叫就不抬头了。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景:当教师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进取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貌。
有些孩子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是因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有些孩子不想说,脾气比较倔强,还有一些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
为了给每个孩子展示的机会,我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
每一天中午起床后孩子们自由支配来进行团体面前编故事,会编的幼儿能够讲长一点的故事,不会编的一二句也行。
有的孩子很高兴了,有的孩子处于无奈,因为我经常用开火车的形式一个跟着一个讲的,不用举手。
经过多次的锻炼,孩子们得到教师、同伴们的肯定,每次这样的活动就连平时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也能勇敢地站起来,把自我编得故事讲出来和大家分享。
虽然孩子们编的故事不是很好,有的前后不符、有的不连贯,但这却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本事,锻炼了孩子们勇敢的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我取消了开火车的形式,令我欣喜的是我看到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期望和感动,相信高高举起的小手会越来越多。
小班教育笔记大全第2篇:沙水游戏中,让孩子自我解决问题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要活动。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幼儿离不开游戏,并且幼儿具有亲近自然的天性,所以,沙水游戏更是获得孩子们的喜爱。
教师及时的鼓励、适当的表扬、自然的引导,都能使幼儿从中获得进取愉快的情感体验。
如:户外活动时,我们组织小朋友参观了公园里的动物园,回来后,根据孩子们的意愿,我班上开展了沙上建构活动“动物园”。
第一次活动时,孩子们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刘佳音说:“朱教师,动物园里没有动物怎样办呢?李乐晨、王玉萍、王艳玲几位女孩子说:“朱教师,我们没有东西盖小动物的房子怎样办呢?”陈庆润说:“教师,没有海豚和海狮的家怎样办呢”应对小朋友的这么多的“为什么”,我鼓励他们自我去尝试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第二次活动时,我发现刘佳音带橡皮泥来做小动物;李乐晨、王玉萍、王艳玲等几个女孩子带来一大筐积木来给小动物盖房子;陈庆润带来一个空的塑料油桶,埋沙地里做海豚和海狮的家。
当然,这几个问题解决了,活动中,他们又会遇到新的问题。
不论他们提出什么问题,我总是引导他们自我想办法解决,仅有他们确实需要帮忙时,才给他们适宜的指导。
久而久之,他们再遇到:玩沙时,工具不够用了、沙上建构时找不到适宜的替代物、活动中某一幼儿不细心把沙或水洒到另一幼儿身上了、沙上建构时小朋友们快完成的作品被一个顽皮的幼儿碰到了等等问题时,我们就再也不用愁了,因为他们明白应当如何解决。
人的一生会碰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处理,幼儿期我们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小问题鼓励他们解决、处理,使其看见问题肯动脑筋解决。
这对幼儿的成长是很有用的。
沙水游戏活动中,他们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总是支持、鼓励幼儿按自我喜欢的方式去玩沙玩水,玩什么、怎样玩由孩子们自我决定,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
让孩子们没有外力的情景下能简便愉快地尝试探索玩耍。
沙水游戏是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最贴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所喜爱。
经过沙水游戏,能够让幼儿锻炼肢体,训练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也游戏中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也能够说幼儿是游戏中成长的。
所以,组织活动时,不妨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教师要敢于放手并鼓励幼儿自我想办法解决冲突,要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解决问题的空间。
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本事和职责感,还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小班教育笔记大全第3篇:胜利者必须是唯一的吗幼儿教养笔记“抢椅子”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之一。
我执教的十年中,“抢椅子”被一批批的孩子玩了一遍又一遍,我从未对它的规则有过任何质疑。
一天,我又带着孩子们玩起了“抢椅子”的游戏。
游戏开始了,小朋友围着椅子转了一圈又一圈最终只剩下两位小朋友和――张小椅子。
激烈的竞争开始了,铃鼓声越来越短促,小朋友的呐喊声越来越响亮,当铃鼓声停止时,两个小朋友都以最快的速度去抢椅子,结果一张小椅子一人抢到一半。
按照竞赛规则,胜利者必须是唯一的。
于是,我想让他们用“石头、剪刀、布”决出胜负或重新开始比赛。
谁知,两个小朋友却笑眯眯地坐一齐,其中一个孩子天真地昂起小脸对我说“教师,你看,我们没有抢,我们两个人合着坐小椅子。
我们是不是都能够得到小红花呢”孩子的友善和率真忽然让我有些不安。
平时,我们总是告诉孩子要友好谦让、相互合作。
为什么一场游戏中,却要让孩子将一些难得的品行与习惯统统抛开,去参与一次毫无意义的竞争呢再者,游戏中的胜利者为什么必须是唯一的呢当孩子享受着游戏带来的欢乐时,为什么必须要把残酷的竞争意识强加给他们呢孩子们成功而欢乐地合坐一张小椅子,不正是他们对传统游戏的新注解,不正是他们创造性、灵活性、参与性与自主性的体现吗适宜的教育应能尊重并融合幼儿进取的思维,并借助孩子的力量推陈出新。
小班教育笔记大全第4篇:排队的习惯养成小班的孩子入园已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对幼儿园的生活开始适应,这时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最让教师头疼的事--排队。
无论是课间、户外活动还是放学,孩子们的那条队总也排不好,总是你争我强,你推我挤,还有几个调皮的小家伙总要去”加塞”,一个顶一个的往前挤,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提醒了好几次,可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一会儿队又乱了。
今日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喝水,来了一阵吵闹声,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我连忙赶过去,原先是有位小朋友张开双手,当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其他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一齐乱成一团。
我把那位小朋友拉开,他却僵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妈妈,妈妈!”我耐着性子对她说:”教师不批评你,只是想明白到底怎样了。
”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他不排队!还插队。
”“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那位小朋友继续大声的哭喊。
”真是这样吗?我相信你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那位小朋友擦了擦眼泪,慢慢停止了哭喊,还略微带点哭腔地说:”我口渴,我不要排队,他们太慢了。
”“小朋友你们渴吗?”“我们也很渴。
”“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样办呢?谁愿意让他排前面?”这时有一个小朋友愿意让那位小朋友排前面,我表扬了这位小朋友。
然后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愿意。
”你看小朋友们对你真好!”那位小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下次也让小朋友排我前面。
”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样才能把队排好。
经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
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死守。
小班教育笔记大全第5篇:命令的口气当今社会,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当一部分孩子家里说一不二,与自我的父母讲话也用命令的口气,很多孩子把这样的不良习惯也带到了幼儿园。
星期二的午时我们区域活动时,我发现我班的李浩小朋友用命令的口气对小朋友讲话。
如:奎瑶给我拿铅笔来,润琪给我拿着树叶和剪刀等等,针对班级的这种情景,我分析了各种原因。
1、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替别的幼儿着想,幼儿的行为动机初始一般都是“为我”而不是“为他”。
4---5岁的幼儿是自我保护意识产生的阶段,自我意识产生之后,幼儿更多的注意“我的观察”“我的能量”我的作用,这一时期“自我中心”占了上风,所以4---5岁的孩子都是从自我出发来进行选择和活动的,他们往往不去研究别人。
2、幼儿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成员间进行语言交流,往往认为自我不必客气,常常有意无意地以命令式的口气说话,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
3、情绪的好坏也能影响孩子说话的口气,幼儿行为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景和情绪的影响。
为了改掉幼儿用命令式的口气说话的不良习惯,培养他们互相团结的精神,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我班级更注意从自身做起,避免用命令的口气对幼儿讲话,创造处一种民主、礼貌、和谐的气氛。
并且对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怀、爱护,其次要耐心细致地给幼儿讲道理,让他们懂得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请别人帮忙应当有礼貌别人才乐意帮忙你,说话像下命令、别人会厌恶你,不愿帮忙你。
我们还经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引导孩子想到他人、认识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
然后,要一日活动中我要时刻坚持高度的敏感性,随时纠正幼儿命令式的讲话。
如果发现幼儿是情绪不好时命令别人,教师就告诉他:“心里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就告诉教师,用命式的口气讲话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把情绪带给别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引导,我班的李浩小朋友逐渐改掉了用命令式的口气讲话的不良习惯,还学会了更多的礼貌用语,我十分高兴。
小班教育笔记大全第6篇:“车”带来的主题春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的聚一齐,一副兴高采烈的样貌,今日他们都带来了自我的沙水玩具,我的带领下来到沙池玩沙,孩子们边玩边谈论着自我的发现与感受。
梓阳指着自我的大车说:“我的大车能够翻斗,用力一翻沙就都没了,好轻便!”金航推起自我的小推车说:“我的车能够推很多土,玩起来也很好!”看到这几个孩子对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思考:各种车能否成为我们的主题活动呢?于是,我让这孩子们开始收集有关有关车的图片,放班内的图书区,每一天区角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齐看看书,和他们说说有关车的故事,孩子们都很高兴,我还故意提出一些问题:”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车”“它们都有什么作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和我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收集资料:有的带来制作的自行车,有的画下了各种汽车,有的带来挖土车、小轿车、消防车、、、、、、、,顿时,我们的教室顿时成了车的世界,车辆成了大家的关注点。
经过这次对“各种各样的车”主题活动观察与分析,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孩子们就像各种车,教师的引导下,宽阔的跑道上,自由的奔跑!小班教育笔记大全第7篇:哭哭脸笑了入园的第一天,李梦彤来了。
当妈妈抱着她跨入我们班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使我们不约而同的围了上去。
“彤彤,让教师抱抱!彤彤真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