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施工试卷
《土木工程施工》试卷 (A)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2005.6
1、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 恢复,分别用最初可松性系数 Ks 和最终可松性系数表示 K s’ 。 2、满足规划、生产工艺及运输、排水及最高洪水位等要求;场地内土方挖填平衡且土 方量最小的设计平面,称为最佳设计平面。 3、混凝土的自然养护是在平均气温高于+5℃的条件下于一定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湿润 状态。 4、 每一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叫流水强度, 又称流水能力或生产能力。 5、关键线路是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或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 线路。
1
F6" 241.5 36KN / m2
取 F6= 36KN/㎡ 深梁取 F5+F6, F5=4.0kN/㎡ 深梁的荷载组合: 强度计算时 1.4F5+1.2F6=48.8 kN/㎡ 刚度计算时 F6=36 kN/㎡
3
3、 序 号 1 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 的持续时间(d) 2 3 4 施工过程由加入流水到完 成该段工作为止的总持续 时间(d) 5 6 7 8 9 两相邻施工过程的时间间 隔(d) 10 11 施工过 程 A B C D A B C D A和B B和C C和D 施工段编号 0 0 0 0 0 0 0 0 0 一 1 2 4 2 1 2 4 2 1 2 4 二 2 1 2 1 3 3 6 3 1 -1 4 三 2 3 3 3 5 6 9 6 2 0 6 四 1 1 4 0 6 7 13 6 0 -2 7 2 2 7 最大时间间隔
D
hc1
ha h 0.361 5.5 0.824n Kp Ka 2.77 0.361
“Ac 以”板桩 MA 0
1 2 rKa 5.5 0.8242 5.5 0.824 Rc 5.5 0.824 2 3
2
1 2 0.824 r Kp 0.824 2 5.5 2 3
1
PC
( con l1 ) Ap An
(3)对平卧叠浇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上层构件的重量产生的水平摩阻力,会阻止下层构 件在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弹性压缩的自由变形, 待上层构件起吊后, 由于摩阻力影响消失 会增加混凝土弹性压缩的变形, 从而引起预应力损失。 可采取逐层加大超张拉的办法来弥补 该预应力损失。 (4)孔壁摩擦而引起的应力损失。防止方法: a. 抽芯成型孔道 曲线形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 24 m 的直线预应力筋,应采用两端张拉; 长度等于或小于 24 m 的直线预应力筋,可一端张拉,但张拉端宜分别设置在构件两端 b. 预埋波纹管孔道 曲线形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 30 m 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 长度等于或小于 30 m 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5、 (1)旋转法 旋转法施工要点:起重机边起钩、边旋转,使柱身绕柱脚旋转而逐渐吊起,保持柱脚位 置不动。构件布置应使柱的吊点,柱脚中心和杯口中心三点共圆。 (2)滑行法 滑行法施工要点:起吊时起重机不旋转,只起升吊钩,使柱脚在吊钩上升过程中沿着地 面逐渐向吊钩位置滑行,直到柱身直立。构件布置应使吊点要在杯口旁,并与杯口中心两点 共圆弧。
三、计算题(共 45 分) 1、
28 0.361 Ka tan 2 45 2
A
T
Kp tan 2 45
28 2.770 2
▽ -5.5 Rc
B C Rc’
反弯点为主被土压力相等的点:
rKphc1 rKa h hc1
二、问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1、预制打入桩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有: (1)桩的垂直偏差:控制在 1%之内 (2)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 单排或双排桩的条形桩基,垂直于条形桩基纵轴线方向为 100mm,平行于条形桩基纵 轴线方向为 150mm; 桩数为 1~3 根桩基中的桩为 100mm; 桩数为 4~16 根桩基中的桩为 1/3 桩径或 1/3 边长; 桩数大于 16 根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为 1/3 桩径或 1/3 边长, 中间桩为 1/2 桩径或边长。 (3)沉桩的控制: 对于桩尖位于坚硬土层的端承型桩, 以贯入度控制为主, 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标高可作 参考;桩尖位于软土层的摩擦型桩,应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可作参考。 (4)其他: 桩顶、桩身是否打坏以及对周围环境有无造成严重危害。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因水化热使其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 大的内外温差,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而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温差过大则易于在混凝土表 面产生裂纹。 浇筑后期混凝土内部逐渐散热冷却产生收缩时, 由于受到基底或已浇筑的混凝 土的约束,接触处将产生很大的剪应力,在混凝土正截面形成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 当时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便会产生裂缝,甚至会贯穿整个混凝土断面。 3、砌筑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是: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接槎牢固。 4、多层迭浇屋架预应力张拉时预应力损失的补偿方法: (1)钢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采用张拉程序控制: 0 → 105%σcon → σcon 或 0 → 103%σcon (2)对分批行张拉钢筋要考虑后批预应力筋张拉时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会对先批张拉 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产生影响。为此先批张拉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应增加 αEσpc:
(a)工期=∑Bi+tn=2+2+7+(2+1+3)=17 d (b)最后一个施工过程进场的时间=2+2+7+1=第 12 天
(c) 施工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工作进度
四 A 三 D 二 B C
一
A 施工过程: 在第一施工段上允许延迟 1d B 施工过程: 在第一施工段上允许提前 1 d 在第二施工段上允许提前 1 天, 允许延迟 3 d 在第三施工段上允许延迟 2 d
0.361
Rc
1 18 18 6.3243 2.77 0.8242 6.049 3 2 70.43KN / m 6.324
“CD”板桩 M =0
1 1 1 1 rk P h0 2 h0 rK a h0 2 h0 Rc ' h0 0 2 3 2 3 1 182.77 0.361 h0 2 70.43 h0 3.12m 6
4
在第四施工段上允许延迟 4 d C 施工过程: 不能提前,不能延迟 D 施工过程: 在第一施工段上允许提前 3 d 在第二施工段上允许提前 3 d 在第三施工段上允许提前 1 .2h0 0.824 1.2 3.12 4.57m
2、
1 F6 4.22rct0 1 2 v 2
200 0.22 24 1.0 1.15 1.4 2 38.83KN / m 2 22 15
(1)剪力墙: F6’=24×2.6=62.4 kN/㎡ 取 F6= 38.83KN/㎡ 墙厚 200﹥100, 取 F6+F7, F7=6KN/㎡ 故墙的荷载组合: 强度计算时 1.2F6+1.4F7=55 kN/㎡ 刚度计算时 F6=38.83KN/㎡ (2)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