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PPT课件
山坡挡土墙设在基础可靠处,墙高得 保证墙顶以上边坡稳定。
当路肩墙和路堤墙墙高数量相近,基础 情况相似时,优选路肩墙。(可收缩坡 脚)。
2、挡土墙的纵向布置
内容:
1)确定挡土墙的起迄点和墙长,与路基或其它结构 物的衔接方式。
2)按地基及地形情况进行分段。确定伸缩缝与沉降 缝的位置。
3)布置各段挡土墙的基础。墙趾地面有纵坡时,基 底易作成不大于5%的纵坡,地基为岩石时,可做成台阶 。
; 3.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第三节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一、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挡土墙的一般破坏形式及原因: 1)挡土墙沿基底滑动而造成的破坏(基底抗滑力不足)
; 2)挡土墙绕墙趾转动所引起的倾覆(抗倾覆力矩不足)
; 3)因基础产生过大或不均匀的沉陷而引起的墙身倾斜; 4)因墙身材料强度不足而产生的墙身剪切破坏。
1)承载力极限状态(倾覆失稳;墙身或基础 强度不足)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外形变形等影响正常 使用;裂缝等局部破坏;其它特定状态)
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某一部分超 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 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 状态。
极限状态实质上是结构可靠(有效)或不可 靠(失效)的界限。
4)布置泄水孔的位置,包括数量、间隔和尺寸。
3、挡土墙的横向布置
横向布置主要是在路基横断面图上进行,其内容为 确定断面形式,选择挡土墙的位置。
4、平面布置
第二节、挡土墙设计总则: 1、挡土墙的荷载组合
二、挡土墙的设计原则
按“极限状态分项系数法”进行设计,其设计的 极限状态分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
地基不均匀沉陷引起墙身开裂,即沉降逢; 墙体伸缩产生裂缝,即伸缩缝。
根据地形及地质情况:每隔10-15米设一道沉 降伸缩缝。
填料:胶泥填塞,沥青麻筋或涂以沥青的木 板(渗水量大、冻寒严重地区),当墙背为填石或 冻寒不严重时,可仅留空缝,不嵌填料。
一,挡土墙的布置
1、挡土墙位置的选定:
路堑挡土墙大多设在边沟旁;
应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先做挖深或钻探。
类型:
墙趾或墙踵部分加宽
扩大基础:1 地基承载力不足 钢筋混凝土底板
2 地基承载力过小
换填地基 3 软弱土层
台阶基础 4 挡土墙修筑在陡坡上、地基稳固
拱型基础 5 地基有长短缺口或挖基困难时
基础埋置深度
无冲刷时,天然地面以下至少1米
有冲刷时,在冲刷线以下1米
3.挡土墙结构变为机动体系或局部失去平衡。
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表达:
r0S R(•)R(•)R(来自Rk rf,d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 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
挡土墙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状态,即认为超过了正常 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局部破坏(包括裂缝)
4,加筋式挡土墙:填土、填土中布置拉筋条、墙面板
受力:放置拉筋材料,填土压实,通过填土与 拉筋间的摩擦作用,把土的侧压力传给拉筋。
特点:柔性结构,对地基变形随意性大,建筑 高度大,适用于填土路基,节约投资30%~70%,经济效 益大。
第二节 挡土墙的构造 挡土墙的构造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就地取材、结 构合理、断面经济;施工养护方便、安全。 常用重力式挡土墙组成:墙身;基础;排水设施;伸 缩缝。
受冻涨影响时,在冻涨线以下不小于0、25米
3,排水设施
目的:疏干墙后土体;防止地面水下渗;防止墙后积水形成 静水压力等
主要措施:设置地面排水沟,或引排地面水。夯实回填土 顶面和地面松土,防止雨水及地面水下渗。路堑挡土墙墙趾 到边沟予以铺砌加固,以防止边沟水渗入基础。设置墙身泄 水孔,排除墙后水。
4、沉降伸缩逢
适合于山区,地面横坡陡 峭的路肩墙。路堑墙,路堤墙。
2,锚定式挡土墙 1)锚杆式分为钢筋混凝土立柱,挡土板,钢锚杆
2)锚定板式 :墙后 土压力由挡土板传立 柱传钢锚杆锚固力
特别适用于地质不良 时,石料缺乏,挖基 困难,有锚固条件的 路基挡土墙
3、薄壁式挡土墙 1)悬臂式 :立壁、底板
2)扶壁式 主要依靠踵板上的填土量来保证。 特点:自重轻,圬工省,适用于墙 高较大,地质条件一般,需用一定 量的刚材,经济效果好。
❖ 1、路基位于陡坡地段或岩石风化的路堑边缘 地段。
❖ 2、为避免大量挖方及降低边坡高度的路堑地 段。
❖ 3、可能产生塌方、滑坡的不良地质路段。
❖ 4、水流冲刷严重或长期受水浸泡的沿河路基 地段。
❖ 5、为节约用地、减少折迁或少占农田的地段。
❖ 6、为保护重要建筑物,生态环境或其他特殊 需要的地段。
1、墙身构造: 墙背:仰斜、垂直、俯斜、凸形折线式、衡重式。 墙面:平面。地面较陡 坡度1:0.05到1:0.20
;地面平缓 坡度1:0.20到1:0.35 墙顶:最小宽度。 浆砌挡土墙不小于50厘米
干砌不小于60厘米。 护栏:地形险峻地段,过高过长路肩墙的墙顶定设
置护栏 。
2、基础
重视挡土墙的基础设计
界限状态分类: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 大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
挡土墙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状态,即认为超过了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
1.整个挡土墙或挡土墙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2.挡土墙构件或连接部件因材料承受的强度超过极限 而破坏,或因过量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1、路肩挡土墙: 路坡稳定, 收缩坡角, 路堤挡土墙
2、路堤挡土墙: 收缩坡脚, 防止陡坡堤下滑
3、路堑挡土墙 山坡陡峭,降低边破 高度、减少开挖或者 地质不良。防止滑坡
4、山坡挡土墙
二、类型及使用范围
1,重力挡土墙 适用:地基良好,非地 震和沿河受水冲刷地区
利用衡重台上部填土的下 压作用和全墙重心的后移,增 加墙身稳定,平均短石尺寸。
第6章 挡土墙设计
6.1概述 6.2挡土墙的布置与构造 6.3重力式挡土墙
公路常见的病害
第一节 挡土墙用途、类型及使用条件
一、使用场合 挡土墙是防止土体坍塌而修筑的,主要承受侧向土压 力的墙式建筑物。 广泛应用于支撑路堤填土或路堑边坡,以及桥台、隧 道洞口及河流堤岸。
❖ 路基在遇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修建挡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