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编制依据 (3)1.1编制范围 (3)1.2编制依据 (3)1.3编制原则 (3)2 路面工程概况 (3)2.1工程概况 (4)2.2工程数量 (4)3 拌和站选址 (4)4 搅拌站建设规划方案 (5)4.1搅拌站总体规划 (5)4.2搅拌站总体平面布置 (5)4.3储料仓规划 (5)4.4场区内主干道及地坪规划 (6)4.5施工用电规划 (6)4.6施工给、排水规划 (6)4.7围墙及大门规划 (7)4.8办公、生活区布置 (8)4.9地磅规划 (8)5 搅拌站基础建设及安装 (9)5.1施工技术要求 (9)5.2安装前准备 (9)5.3搅拌站基础施工 (10)5.4设备安装 (10)6 搅拌站人员及设备配置 (13)6.1人力资源配置 (13)6.2搅拌站设备配置 (13)搅拌站主要设备配备表 (13)7 建站主要工程量与工期 (14)7.1土建工程量 (14)7.2工期计划 (15)8 质量保证措施 (16)8.1.质量保证体系体系 (16)8.2机械设备保证质量措施 (17)8.3 原材料保证质量措施 (17)8.4施工操作保证质量措施 (17)9 安全施工措施 (17)9.1搅拌站安全措施 (17)9.2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18)9.3 防火安全保证措施 (18)10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8)10.1环境保护措施 (18)10.2文明施工措施 (19)附件: (20)1 编制依据1.1编制范围本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范围为:沥青搅拌站建设施工,搅拌站占地面积约15亩。
1.2编制依据1.《招投标文件》2. 国家、湖北省、黄石市相关规范和规定3.《湖北省公路重点工程标准化工地试验室建设指导意见(试行)》4.《湖北省重点建设工程安全标准化工地(标段)创建标准(试行)》5. 我单位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踏勘和调查的情况。
6.我单位其他工程关于标准化施工相关经验。
1.3编制原则1、搅拌站建设本着“经济实用、相对独立、便于管理、方便施工、安全环保”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置,同时按照“现场工厂化生产、流水线施工、标准化作业”的高标准进行建设,兼顾考虑临时征地在施工任务完成后易于恢复。
2、搅拌站布置紧凑合理,布局不仅要按施工流程进行设计,还要兼顾场区内设备的安装和施工线路走向。
3、根据现场的施工周期、产量和建设工期、物流线路、临时工程类型和数量要求布置。
4、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作业为基本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5、坚持保障安全的原则:保障场站建设的安全操作,稳步施工,在高空作业时、安装调试设备时务必有人合理,专业对口确保各类人员及财产安全。
6、坚持组织合理的原则:严格按照湖北省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施工规范、标准、施工图纸及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本标段实际工程情况,我项目部精心安排专业施工队伍按序施工,确保场站又好又快建设。
2 路面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纵一路及新城大道,全长约9.1公里。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电力通信管线工程、照明工程等。
纵一路道路由南向北,始于滨湖大道(工程设计起点桩号K0+000),止于新城大道(工程设计终点桩号K1+511.848),道路总长1511.848m,道路规划红线宽度30m。
新城大道规划起点位于站前大道,终点位于庆洪路,沿线与宝山路、金城大道、纵一路、庆洪路等道路交叉处设十字交叉口。
新城大道自西向东与多条城市主要干道连成有机整体,是大冶湖核心区“五纵三横”路网骨架中的横向主干道,同时也是沟通市奥体中心、园博园、矿博园等重要设施的主要集散通道。
2.2工程数量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形式为7cm厚下面层+5cm厚中面层+4cm厚上面层等,主要工程量见下表:沥青路面工程数量表(新城大道)沥青路面工程数量表(纵一路)3 拌和站选址沥青拌合站建设,遵循“因地制宜,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安全可靠,规范有序,功能完备,布设合理,方便生活,满足生产”的原则。
根据业主要求,结合本标段实际情况,拟在工业园内建设一沥青拌合站。
拟建沥青拌合站为租赁场地,场地性质为未开发建设的厂房用地,现处于荒废状态,但交通便利,拌合站所处位置地势相对平坦,同时靠近施工的公路主线。
租赁场地形状为长130m宽75m的长方形,约15亩,含办公和生活区域。
4 搅拌站建设规划方案4.1搅拌站总体规划本标段沥青混合料约9.49t,由于受现场进场道路、地形地貌等因素制约,我部经认真研究分析后,计划新建1座沥青混合料搅拌站。
搅拌站位于王圣路旁,离圣明路与新城大道交叉口K3+620处只有3km,交通相对便利。
4.2搅拌站总体平面布置搅拌站分为沥青混合料拌和区、仓库、料仓等区域,各区域紧密连接,场内道路相通,方便运输,减少二次倒运及运输距离,方便施工;油库、配电室等危险区与其它区域隔离,减少安全事故隐患;办公、生产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搅拌站与外界围墙相隔,安全独立;根据本工程设计混合料工程量要求以及现场具体地理条件,配置1台 LB3000型搅拌机,6个砂石料料仓,120t矿粉储存罐1个,50t沥青储存罐4个,50t重油储存罐1个,30t乳化沥青储存罐1个,二次除尘设备一套,具有粉尘湿拌回收功能; LB3000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是一种生产效率高、生产可靠性强的搅拌设备。
该设备是集先进性、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环保于一身,理论生产率为200-240T/h。
本项目生产不均匀系数0.7考虑,则需单日最大沥青混合料生产量为630方,折合每小时生产能力52.5方(按每日生产12小时计算)。
搅拌站设置 LB3000型搅拌站1座,理论生产能力200T/h,按生产效率70%计算,生产能力59m3/h,大于最大生产方量52.5 m3/h,搅拌站生产能力满足施工要求。
详见附件:搅拌站总体平面布置图一4.3储料仓规划储料仓设置在搅拌站场区北侧,共设置6个料仓,分料仓应采用“50”砖墙砌筑,水泥砂浆抹面,料仓墙高度为200cm,储料仓内地面设4%的坡度,储料仓仓口设置一道截水沟,严禁积水。
储料仓采用轻型钢结构顶棚,钢结构顶棚起拱线高度7m,满足受力、防风、防雨、防雪等要求。
料仓场地共3750平方米,设置为6个料仓,最大存料6900方,1天按0.6km 施工距离计算,下面层每天约消耗630方,能够满足沥青拌合站11日生产需求。
拌合站配置一个120t粉罐,用于储存石粉,通过输送设备将石粉加入到搅拌锅内(准确计量后)。
4.4场区内主干道及地坪规划搅拌站场地均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
场区内原有地面虽然只高于旁边便道0.2米,但是软土、淤泥地基,经现场试验后测定需挖除1米软土;又为与场地周围现有便道及公路很好的顺接相连相通,及避免场地在雨季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大面积积水,经测量整个场地原地面需整体高于路面0.3m方能达到要求,所以该场地建设平整需回填石渣0.6m 厚,再整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0%。
场区硬化用垫层碎石0.3m、C20混凝土0.2m(料仓)。
以达到避免场地积水、顺接场地周围便道和减少噪音及扬尘污染的目的。
场区内主干道围绕搅拌楼设置,方便车辆进出。
主干道宽度15-20m,路面结构采用0.3米厚碎石垫层加20cm厚C25混凝土。
场区硬化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人工支模后进行浇筑,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面层采用拉毛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切缝处理,洒水覆盖养生。
按要求设置施工缝及胀缝,施工缝、胀缝等设置要求线形平顺。
4.5施工用电规划搅拌站用电以电网供电为主,接入10kv输电线路至搅拌站降压变压器。
在搅拌站内靠南侧设立配电箱,供应生活及生产用电。
采用三相交流电,由于拌合楼为大型用电设备,所以需单独申请和架设用电设施。
并设置三级漏电保护,在配电室、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分别设置漏电保护器,确保用电安全。
同时配置一台发电机,确保停电状态下能正常生产。
4.6施工给、排水规划4.6.1搅拌站给水生产和生活用水依靠当地供水公司提供自来水。
4.6.2搅拌站排水(1)排水沟设置为保障搅拌站内的排水通畅,搅拌站地面以场地图纸大门为基准,参考有地貌,整个场地排水设计为左高右低,里高外低,排水沟沿料仓及围墙边线布局,排水沟横坡设定不小0.5%。
排水沟内尺寸为0.35米宽,0.5米高,两侧为0.08米厚砼,沟底采用不小于0.03米厚1:2砂浆抹面,用450×750×50mm铸铁沟盖板(见下图)。
搅拌区、砂石料堆放区设置排水明沟,搅拌站周边设置截水沟。
(2)排水沟施工流程沟槽开挖垫层施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养生沟底修坡槽边回填沟盖板安装(3)搅拌站和油库、机修车间的污水都汇集到沉淀池里,污水经过沉淀过后才允许外排至原有水系。
沉淀池周围必须采用1.2m高红白栏杆防护,且悬挂相应安全防护标志。
搅拌站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污泥统一运输到指定的场地填埋。
能够保证污水不进入河渠并且场地雨天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
4.7围墙及大门规划搅拌站四周均采用围墙砌筑,封闭式管理,围墙高2m,采用“24”墙砌筑,每4延米设置构造柱,围墙两面抹面。
大门宽12m。
4.8办公、生活区布置搅拌站生活办公区房屋均为彩钢板活动板房,面积为280m2.。
板房采用C20砼基础,室内用5cm砂浆铺设地面砖,板房室内地面高于室外地面15cm,板房采用阻燃材料,屋顶排水畅通且房屋四周设排水沟。
(1)宿舍搅拌站宿舍严格按要求设置,每个房间均配备冷暖空调,生活设施齐全,设置了公共卫生间洗澡间。
(2)餐厅、厨房搅拌站厨房,锅台、锅灶用瓷砖贴面,安装了纱门和纱窗,备有消毒柜、冰柜等设施。
餐厅和厨房设置了卫生管理责任制度,卫生许可证,工作人员有健康证,工作人员工作时穿戴工作服,佩戴工作证。
安排专人管理并及时清运垃圾,做到无尘、无蚊、无蝇、无鼠害。
内燃气有独立存放空间,通风良好。
4.9地磅规划4.9.1地磅设置在站场南侧入口东侧道路中间位置,地磅右侧为地磅控制室。
地磅标称重量为100t,配备电脑自动打印系统,满足对原材料及施工混凝土数量的统计要求。
4.9.2地磅基础(见下图)施工:施工步骤:(1)基础采用人工配合挖机开挖,地磅基坑20×4×0.9米;(2)垫层用100mm厚C15混凝土浇筑垫层;(3)模板安装;(4)钢筋制作绑扎;(5)混凝土浇筑;(6)地磅使用吊车吊装。
5 搅拌站基础建设及安装5.1施工技术要求(1)在进行施工前,按设计位置放线,落实每一个指定点的标高。
(2)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可行的排水措施,加强地表排水,封闭台座(位)周边地表水下渗通道,严禁地表水渗入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