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体停车场现状与前景

立体停车场现状与前景

南京立体停车场现状与前景2004-11-2南京私家车数量已超过10万辆,但所有913处公用停车场总共才有37721个停车位,“停车难”让立体停车场应时兴起。

除了已投入使用的湖北路广厦立体停车场和南京凤凰台饭店立体停车场外,还有南京新华大厦立体停车场、洪武路附近的立体停车场两个停车位达200个以上的超大立体停车场即将投入使用。

南京市政府也在大力鼓励投资建设立体停车场。

可是记者昨天在采访中发现,这些“空中车库”目前大部分处于“吃不饱”状态,大量车位资源被闲置,修建立体车库并没能缓解停车难题。

“空中车库”难解停车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司机宁可找地面停车场停车,也不愿去立体车库。

他们的理由是,以前停过立体车库,一来等候停、取车时间过长;二来取车时经常发生由于机器故障而取不出车的情况,这让他们对立体车库心有余悸,敬而远之。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南京目前投入使用的最大的立体停车场——广厦汽车服务公司立体停车场,看到这个停车场显得有点冷清。

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个停车场共有224个停车位,除了周六和周末的时候停车数可以达到150辆以上,周一到周五的时候,上午停车数都在50辆左右,停车者主要是前往狮子桥等处吃饭的市民。

地面停车目前仍最受欢迎相比起立体停车场,地上停车场仍是最受欢迎的。

记者周末下午3时许来到了南京中央商场的地下停车场,拥有150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已经爆满。

在停车场做管理工作的朱师傅告诉记者,平时停车场基本都能停满,到周未这里的车位更吃紧。

据介绍,当年有关部门要求中央商场建造地下停车场时,该商场的负责同志曾一度担心其成为商场的负担。

但事实证明,中央商场地下停车场建成后,生意很好,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记者又来到东方商城地下停车场,发现这里的生意也很好,几百个车位差不多都被停满了。

而与广厦立体停车场一街之隔的湖北路地面停车场,平时更是停得满满当当的。

立体停车场目前难赢利据业内人士介绍,立体停车场前期投资成本较高,建成后设备维护费用、工人工资、折旧费等也不低,除去人员培训、用电、设备维护等费用后,目前基本上很难赚钱。

据了解,北京市立体停车场的境遇也好不了多少,大部分是微利甚至保本经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司机不去立体停车场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缘于司机的思维习惯。

很多司机习惯上认为到立体停车场很麻烦,同时认为装修不错、设备先进的立体停车场一定价格高;加上有的立体停车场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司机发现。

立体车库呼吁政策扶持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立体停车场在南京没有被很快接纳有两大原因,首先是因为它在我国还是新兴行业,人们对它要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

其次,收费标准高于地面停车场也是一大原因。

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和汽车的大量增加,立体停车场是今后停车场建设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采用立体停车场是解决“停车难”的必然出路。

立体车库占地少,容量大,利用效率高;泊车与取车全自动化,省时省力又省事;安全并有效防盗,耗能少,冬暖夏凉,干净卫生,优点大于地上停车场。

此外,同传统停车场相比,车辆一进立体车库就熄火,减少了车辆在车库内的迂行和尾气排放,有利于环保节能。

据悉,国外早已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停车场,瑞典发明了一种用机器人管的高层停车场,人进不了库内,防盗很有效。

广厦立体停车场的经理告诉记者,目前立体停车场的技术问题并不像大家了解的那样落后,按照设计要求,即便是最难存取的车辆,一次取车时间也不应该超过两分钟。

目前,他们停车场已完全达到了这个速度。

因此他并不担心停车场亏损,尽管目前停车场没有赢利,但是他还是看好立体停车场将来的发展潜力。

他相信随着市民意识的提高,立体停车场的日子会愈来愈“好过”。

当然,要真正实现立体停车场“物尽其用”,还需要政府在政策上进行大力扶持。

错落有致的立体停车场自人类发明汽车以来,一直都利用现有的地面来停车。

因这种停车方位与行车道处在同一标高之上,车辆进出便捷,管理也很简单,这是其优点。

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拥有量猛增,土地寸土寸金的现代化大都市,这种需要占用大面积场地,把停放车辆一字摆开的传统停车方式,显然已无法再与现实相适应,明显地落伍了。

据交通管理部门的一项初步统计表明,在上海市中心区四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高峰期的小轿车停放量多达四千余辆,在有限的停车场内,要找到一个停车位,的确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于是,一种占地少、停车多的新型停车方式——立体化停车场(库)便应时兴起。

其实,立体化的停车方式在发达国家中已算不得什么新鲜事物。

早在1920年,美国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采用机械升降的立体汽车库。

50年代以后,美国和西欧陆续兴建了多种形式的机械化停车库,到了6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汽车拥有量剧增,尤其是大量私人小汽车的出现,使得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停车难的问题。

由于大城市车多地少,特别是市中心商业区更是建筑物高度密集,寸土寸金。

于是,占地面积小的机械化立体停车场(库)便得到迅速发展。

到1983年,仅日本的立体车库就达25,437座,共有停车位19.2万个。

早期的立体车库一般有2~4层,利用汽车上下行的坡道连接各层的多层、立体坡道式停车库。

后来,为了增加停车的车位,人们又采用垂直输送设备来替代汽车上下行的坡道。

由此相继出现了托板式、坑下式和多层升降横移式机械停车装置。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多层升降横移式停车装置。

多层升降横移式停车装置的结构并不复杂。

其上层车位托架可以上下升降,下层车位托架可以左右移动,中间层车位托架则既可升降又可平移。

这样,只要中间层和下层各有一个空车位,就可以使车库内任何一辆车自由出入。

如停放在第三层的某个车位的汽车需要开出时,只要通过托板的水平移动,使下层和中间层的空位移至需要出车的车位下,然后使停于三层的车辆降至地面。

这种开发于80年代中期的多层升降横移式停车装置在我国最先使用。

进入90年代后,随着电脑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包储技术的发展,一种由电脑自动控制的全新的机械化立体停车场(塔)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兴起。

德国、美国和日本正在日渐普及,英国、法国、瑞士和韩国也开始仿效。

停车塔是人们为充分利用空间高度而设计出的停车场所。

最早出现的是立体垂直循环式机械停车塔。

这种装置采用链条传动,并在链条上等距离悬挂可以停放汽车的托板,托板可以随链条的转动作升降循环运动,依次停靠到底层出入口处。

这种停车塔尽管用地省,停车多,但每出入一辆车,整个传动系统就得一起运作,既耗能,机械部分又易磨损。

因此,它已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国际流行的高科技机电一体化产品——电梯式立体停车塔。

电梯式停车塔是一种塔式钢结构建筑。

塔内停车泊位分设于升降通道的两侧,车辆的存取由高速垂直电梯完成,电梯速度可高达60~170米/秒。

车库内的整个操作过程由可编程系统控制。

当驾驶员将车驶上出入口处的升降回转台的托板上后,只要按摸一下触摸屏式的操作盘,升降电梯就能将车辆运升到指定车位所在的层面,然后由横移传送装置将托板和车辆一起平移到指定车位。

汽车需要出库时,驾驶员只要在出入口处将车辆出库的指令和车辆停放车位的编号输入电脑(按下操作盘上的有关按键),可编程操作系统就能自动将需要出库的车辆从停车层面的某一个车位运送到地面出入口的回转台上,并自动将车头调至车库外,驾驶员在付清费用后即可将车开走。

由于是用电脑程序控制,泊车和取车过程一般均可在一分钟内完成,而车主无须进入停车场内,存取十分方便。

除向高空发展的立体停车塔外,还有深入地下的停车场。

比如法国夏玛里埃市位于凡尔登广场的称为Parcosille的圆筒形升降式地下停车场就是一例。

在这种停车场,车子是作径向停泊的,由一个移动的平台传送到泊车的位置,每一个圆筒形地下停车场可停泊55辆小汽车,车子停泊操作由垂直移动的中央平台及水平移动的装运机负责完成。

停车场的地上是该广场的花园。

无论是向空中发展的还是向地下深入的自动化升降式立体停车场,它们与传统的地面停车场或多层停车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些优势在于:(1)占地少,容量大,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土地与建筑空间。

例如,一个占地58平方米、高30~38米的电梯式停车塔可停放30~40辆小汽车,而一般的自走式停车场因受出口、车道和其他设施的影响,存放30辆小汽车至少要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土地利用率的高低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2)泊车与取车全自动化,省时又省事。

由于汽车不在坡道和库内行驶,车主无须寻找车位,停车、取车、调头全部由电子控制的自动化机械完成,车主不必入库,存取十分便捷。

(3)安全可靠、能耗小。

由于采用微处理机进行程序控制和车位的选择与显示,泊车和收费以及系统的连锁、保护、事故报警和处理等均可理想的解决,大大减少了故障的发生。

除管理人员外,其他人均不能进入车库,可有效地防盗和防破坏。

地下圆筒形立体升降式停车库较易密封,故防火性能好。

此外,系统用电力推动运作,汽车被运进车库时已经熄火,故无任何废气会造成污染,无需强制通风,也无需大面积照明,耗电仅为普通地下车库的35%。

而且,由于升降系统采用链式传动,传动部分的零部件都采用高强度的工程塑料,运转平稳、顺畅,噪声小,即使夜间运行亦无影响。

(4)设备先进,操作简便。

停车塔内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和矢量交流调速系统。

电梯的升降、托板的横移和回转装置分别采用链传动、三级移叉轮和旋转齿轮驱动的方式来完成,从而使整个系统具有高速、平稳、可靠的运行性能。

而其采用触摸方式的操作系统设置在一个操作盘内,车主只要轻触操作盘上的一两个触摸按扭(如出库指令、车位编号)就可完成全部操作过程,无须专门训练。

(5)造价较低,投资回收期较短。

国外资料显示,塔型机械化停车设备的每个车位建造费仅为自走式立体停车场的75%左右,其成本的回收期限也仅为自走式立体停车场的1/ 2~1/3,差异主要在于地价的高低和停车场的规模。

地下机械化升降立体停车场的造价虽比地上停车场高,但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上空间,自由地布置办公或营业场所。

总之,由于大城市建筑物密度极高,要在这土地十分珍贵的地段划出大片土地修建自走式多层停车场(库)的做法是不现实的,也是得不偿失的短视行为,在城市不断扩大、拥挤的未来,只有占地少,泊车多的现代机械化升降式立体停车场(塔),才是解决这些地区停车难的最有效、可行的办法。

国外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一天只停四辆车立体停车场开业三日遇尴尬(图) 昨天下午2时,立体停车场内只停放了一辆轿距离停车场不到100米的步行街消防通道口处,3辆车违章停放早报讯昨天是立体停车场在台东商圈投入使用的第3天,这座能容纳138辆汽车的停车场原本可缓解台东停车难的问题,但记者昨日采访发现,不少车辆宁肯违章停车,也不愿开到停车场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