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管理一. 填空:1、 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主要有 自然 因素、社会经济 因素、人的文化素质 因素;2、 土地 权属 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3、 从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看,土地利用管理包括以下内容: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 土地利用的规划与计划管理 、土地配置的管理 、 土地用途管理 、 土地利 用的监测与调控 ; 4、 政府土地利用管理的目标包括: 经济效率、 分配公平 、社会发展、 保障供给 、环境质量; 5、 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是 土地资源政府配置的一个重要措施。
在规划过程中,政府通过 规划许可和利用分区 来限制土地使用者的土地利用 选择行为;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 分级 审批,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须经 原批准机关 _______ 批准;7、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按分级管理原则,分为国家 土地利用计划和 地方土地利用 计划;&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是 土地用途分区 制度, 农用地转用许可是实现土地用途管制的关键;9、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控制建设对耕地资源的浪费性占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10、土地征收的法律特征:强制性、 补偿性 、 转移性 ;协议、招标、挂牌;11、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方式有12、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对象主要指的是城市 建设用地;13、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包括: 建设现状条件、工程准备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包括:: 地质条件、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 ;14、农用地利用内容包括:农用地 开发、农用地利用、农用地保护、农用地治理;遥感技术、土地调查 技术、15、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方法有土地信息系统技术、 动态监测预警技术、抽样调查技术;二. 单项选择:1、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 _C ______ 系统;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是 C_行为;A.自然人B.企业C.政府D.农民集体3、土地利用分区应以土地 C 为基础;A.法律B.限制条件C.适宜性D.行政区划4、农业生产用地计划指标的重点是 C 计划指标;A.耕地保有量B.农用地转用C.新增耕地D.农田水利用地5、土地市场的特有特征是 B 。
A.流通方式的多样性 B •土地市场的地域性C. 土地市场的垄断性 D .交易实体的非移动性6、土地一级市场的供给者是 _A ______ 。
A. 土地所有者B. 土地使用者c. 土地开发商D. 土地经营者7、在国家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土地市场是指__B _____ 。
A. 土地一级市场B. 土地二级市场 C .土地三级市场 D. 土地四级市场8、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是 C 。
A.自然人B.企业C.政府D.农民集体9、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客体是 _A ______ 。
A.国有土地使用权B.农民集体使用权C. 土地占用权D. 土地收益权10、下列情况中,土地使用权出让方有权解除合同,并可请求违约赔偿的是上—。
A. 土地使用者不按规定期限交纳土地出让金 B .出让方不能按合同规定提供土地C. 土地使用者按法律规定转变土地用途 D .国家因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11、城市土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土地的 B 特征。
A.自然条件B.区位C.建设条件D.利用规模12、出租人在土地出让年限内转让已出租土地使用权时,在同等条件下,具有优先购买权的是B ____ 。
A.市县人民政府B.承租人C.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D. A和B13、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后的土地使用权的持有者是 __B ________ 。
A.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B.新设企业 C .改组前原企业 D.国家14、在一定的地域性市场内,土地价格主要由A决定。
A.需求 B .供给C . A和B D.地租15、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重点是管制。
A.农用地 B .非农用地 C .未利用土地 D. A和B三.判断题:1、在土地划拨中,土地使用单位无偿无期限使用国有土地,可以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2、 无偿取得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可以无 偿收回;( T )3、 国家因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划拨土地而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对原土地使用者给予适当的补偿。
( T )4、 乡镇企业建设用地既可以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也可以申请使用国有建设用地。
( T )5、村民因住房出卖、出租而使宅基地达不到标准,或没有宅基地的,不得申请宅基地。
(T)6、一般来说,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较为容易,但建设用地转为农业用地较难,因此,国家严 格控制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相互转换。
( T )7、农业建设用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农业生产需要或规定用于农业生产配套的工程用地。
( T )8、转让土地使用权尽管是土地使用者享有的权利,但不得随意转让。
( T )9、转让土地使用权可以为有偿,也可以为无偿。
( T )10、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都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
( F )11、抵押合同签订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也属于抵押财产,抵押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
( F )12、国家特殊用地的使用目的都是非农业性用地。
( T )13、土地使用权抵押设定本身并不发生土地使用权转移。
( T ) 14、二级土地市场是国家调控下的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市场。
( T )15、未经市、 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 出让金的划拨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出租、抵押。
(T )四. 问答题:1、如何理解土地的伦理利用?1 、 公共利益最大化2 、公平分配原则3 、危害预防4 、土地使用权利5、环境义务 6 、对后代的义务 7 、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选择 9、与周边社区的协调性2、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体系和内容?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包括: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直辖市) 、县(市)、和乡镇的行政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规划2、土地利用专项规3、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城市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规划3、简述土地利用总量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内容 ?一、耕地总量控制指标:耕地减少量控制指标;可补充耕地量二、建设用地的规模指标控制: 1 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指标; 2.建设用地的增量控制指标 3. 建设用未交付土地使用权 8 、风险规避地占用耕地控制指标三、土地开发、土地复垦与土地整理的控制指标四、土地生态环境建设控制指标: 1. 为水土保持保护水源防风固沙等而必须保有和营造的林地面积;2.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而必须保有的草场的面积3. 需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土地面积。
4. 应治理的沙漠化土地面积4、简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体系的内容?1. 农业生产用地计划指标内容2. 农业建设用地计划指标3. 非农业建设用地计划指标4. 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5、什么是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获得途径有哪些?建设用地是指为满足人类因生产生活方面的物质建设有必要先期获得足够操作场所和建筑空间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要求而通过工程手段提供的土地。
或指城乡建设、工业建筑、交通、水利、军事、市政基础设施等各项用地的总称。
获得途径: 1. 政府行政划拨 2. 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6、简述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特征?1. 它使用的土地是已经转为建设用地的国有土地,而不是国有农业用地、国有未利用土地,更不是集体所有土地2. 它是以无偿的方式交给土地使用者的3.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所有权的单位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4. 划拨的土地是无限期的拨付土地使用者使用的7、简述我国土地市场的特点?1. 垄断性2. 权利主体性3. 不完全性4. 地域性5. 土地的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6. 竞争性7. 宏观调控性8、简述我国土地市场的功能?1. 优化配置土地资源2. 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3. 调整产业结构4. 使房地产业转入良性循环,为国家提供积累,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部门5. 国家财政收入开辟新来源9、简述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管理的内容?1. 明确界定农村土地产权2. 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3. 建立用地定级估价制度4. 加强对农村土地价格的管理10、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的关系?1. 城市土地利用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与城市规划密不可分2.p205 自己看看吧11、简述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行程序?1. 土地收购2. 土地储备3. 土地供应12、简述我国耕地管理的要求?1.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实行占多少补多少、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2. 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增加地力,提高耕地质量、禁止闲置和荒芜耕地3. 实行耕地转用许可审批制度: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审查耕地转用、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权在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
13、简述待开发复垦整理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1. 待开发复垦整理土地资源的类型调查2. 开发复垦难易程度调查3. 开发复垦整理后的适宜用途调查4.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投入产出预测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