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要点:
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梳理:
速度公式:at v v t +=0
0=v at v t =
g
a v ==,00 gt v t =(自由落体)
位移公式:2021at t v s +
= 00
=v 221at s = g a v ==,00 22
1
gt s =(自由落体) 速位公式:as v v t 22
02=-
0=v as v t 22
=
g
a v ==,00 gs v t 22
=(自由落体)
推论公式:t v v s t
2
0+=
00
=v t v s t 2= g a v ==,00 t v s t 2=(自由落体) 注意:对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已知三个物理量,就可以用公式进行求解。
二、
平均速度:
t s
v =
(定义式,适用于一切运动) 2
0t v
v v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自由落体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
02
t
t v v v v +=
= 三、 纸带或类似问题(如频闪照相)求解:
(1) 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若 ...342312=-=-=-=∆s s s s s s s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加速度的求法:
...2
3
42232122=-=-=-=∆=
T s s T s s T s s T s a 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为了减少误差常使用逐差法,如下: ① 已知s 1、s 2 、s 3、 s 4 、s 5、s 6六段位移:
由2
33622252114333T a s s T a s s T a s s =-=-=-,,,得到21413T s s a -=
,22523T s s a -=,2
3
633T
s s a -= 得:3
321a a a a ++=,或者直接得到()()2321654
33T s s s s s s a ⨯++-++=
② 已知s 1、s 2 、s 3、 s 4 四段位移:
由2
224211322T a s s T a s s =-=-, 得,21312T s s a -=
,2
2
422T
s s a -= 136245
得到()()2
214321222T
s s s s a a a ⨯+-+=+=
③ 已知s 1、s 2 、s 3、 s 4 、s 5五段位移:
同理有21312T s s a -=
,22
422T s s a -=,2
3533T
s s a -= 得到()()()()2
2154232154332123233T
s s s s T s s s s s s a a a a ⨯+-+=⨯++-++=++= (3) 瞬时速度的求法:T s s v 2211+=,T s s v 2322+=,T s s v 24
33+=…T
S S v n n n 21++=
(各个量如上图所示,注意:第一个计数点记为0) 四、
概念理解
(1) 质点:不能说体积很大的物体就不可以看成质点;而很小的物体也不是一定就能看成质点。
(2) 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运动或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包括观察者自己,但不能
选择被研究的对象本身为参考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是不同的。
(3) 位移:用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只跟起点与终点的位置有关。
(4) 速度变化有三种情况:
①速度的大小、方向皆发生了变化; ②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但方向没有变化; ③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发生了变化。
以上三种情况中,物体的加速度都不为0。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加速度为0。
(5) 加速度: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甚至加速度可以为0;速度为0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
为0。
速度变化(△v )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但速度变化(△v )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物体,加速度为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恒量(大小、方向都不改变)。
(6) 判断物体加速还是减速:
a 与v 符号相同(同向),加速;a 与v 符号相反(反向),减速。
(7) (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8) 自由落体运动的两个条件:a. 初速度为0;b. 仅受重力作用。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a=g ,方向
竖直向下。
但a=g 的运动不一定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五、
追及问题的解题步骤:
①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匀速或匀变速),分别列出它们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 ②建立两个追及的物体最初与最末位置的距离方程;
③利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为它们恰好追上或相距最近的临界条件求解(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两个物体速度相等”也是两物体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
六、 图象 (1)
位移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象为一条倾斜的直线: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还没有学过,目前学过的直线型位移图象皆为匀速直线运动)。
(2)
速度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为一条水平直线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为一条倾斜的直线
(3)
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象的应用
①
纵坐标的值表示物体相对位移参考点的位移。
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为纵轴截
距(图象与纵轴交点,如右图中s 0);第n 秒内的位移等于第n 秒初与第n 秒末对应的位移差值
(s n -s n-1)。
② 物体运动的速度在s-t 图象中用斜率表示,图象越倾斜,速度越大。
③ 图象为向上倾斜的直线,
物体速度方向为正,沿正方向运动;图象为向下倾
斜的直线,物体速度方向为负,沿负方向运动。
(4)
速度图象的应用
① 初速度为纵轴截距(图象与纵轴交点);
② 速度方向的判断:图象在第一象限时v 为正,图象在第四象限时v 为负。
沿正方向匀速运动
沿负方向匀速运动
t/s 0 t/s
沿正方向匀加速 沿正方向匀减速
沿负方向匀加速
沿负方向匀减速
s 0n -1 n
s n -1s n
A. 从位移参考点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B. 从参考点正方向上某个位置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t/s
A. 从位移参考点开始,沿负方向运动
B. 从参考点正方向上某个位置开始,沿负方向运动
v 0
③加速度为直线的斜率;向上倾斜的直线,a为正;向下倾斜的直线,a为负。
(注意,a为正不一
定加速)
④加速或减速的判断:图象逐渐远离橫轴的,为加速;图象逐渐靠近横轴的为减速。
图象为水平直
线时,为匀速。
⑤某段时间t对应的位移为该段时间与图像所围成的面积,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