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知识归类
会认字:
韵掠吟辽阔抖蟋蟀振
重点词:
近义词:辽阔——广阔绽开—一绽放道别——告别叮咛——嘱咐
词语搭配:一阵阵秋风一排排大雁
重点句:
1.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这是个拟人句。
秋天到了,大雁南飞,秋风吹过田野,给大地带来一片金黄。
这都是秋天美丽的景色,“叮咛”和“歌吟”是“秋的声音”。
)
2.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这是个拟人句,把大树的枝干当作人体的手臂,把树叶飘落的“唰唰”声想象成人与人告别的话语,形象生动。
)
3.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虽然美好,但是短暂,让我们细心聆听吧,通过美妙的声音感知秋天的丰收和希望。
)
4.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这是个排比句,说明秋的声音无处不在,我们通过聆听秋的声音,也能感受到秋天所带来的丰收和喜悦。
)
课文结构:
所到的声音:黄叶、蟋蟀、大雁、秋风
听听,秋的声音声音美妙
联想到的声音:叶子、小花、汗水、谷粒秋天美好
写法:
巧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趣味性。
示例: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主题:
作者抓住秋天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意的语言,表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赞美了秋天。
拓展积累:
描写秋的诗词: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