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低碳理念融入园林景观中的设计方法
发表时间:2018-01-09T15:16:10.8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作者:李珊珊
[导读] 本文首先分析了低碳理念融合园林景观中的意义及设计的原则,并就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提出了个人见解。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对环境的破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渐渐认识到建立低碳环境的重要性,而城市园林作为人们工作之余重要的休闲场所,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低碳理念融合园林景观中的意义及设计的原则,并就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提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低碳理念;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引言:低碳的主题是抓住自然的核心,一方面减少人为生硬的干涉,另一方面尊重自然的意愿,统而言之便是绿色可持续发展。
因此“低碳”理念成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这不仅是对国际环保呼吁的应和,更是对中国传统天人和谐观的回归,可以说“低碳化园林”的发展既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众望所归。
1.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致使大量能源资源受到无限度大规模开发,生态环境处于不断恶化的趋势当中。
随着低碳理念的提出与推广,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问题开始得到有效缓解,因此,要实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就应彻底贯彻低碳理念,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目标。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首先,应当着重把握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将低碳理念落实到设计工作的每一处环节当中,使能源消耗得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得以降低。
总而言之,将低碳理念融入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当中,不仅可保证园林景观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同时也与当前节能减排的生活理念相符。
2.低碳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低碳理念渗透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2.1以人文本:这一原则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长期以来所追寻的目标和愿望。
2.2量化原则:量化原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充分考虑碳排放的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量化,以实现低碳减排的目标。
2.3因地制宜:根据周围环境的特点和地形特点设计景观,使景观与环境更加协调。
2.4借景增值:设计前仔细考察园址或选址,善于“借用”周围环境为园林景观“增值”。
3.低碳理念融入园林景观中的设计方法
3.1因地制宜,减少地形改造的能源消耗
自然风景类型很多,有山岳、丘陵、草原、江、河、湖等等景观,不一而足。
但凡称得上自然风景的地形地貌必定是美的。
在这样的地域,只需稍加人工点缀和润色,便能成为风景。
这也即是园林艺术布局中讲究的“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道理。
但在自然条件贫乏的城市用地上造园,则需根据园林性质和规划要求,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对原有地形地貌微量调整,精炼地、概括地塑造地形,不宜大兴土木掇山理水,简单的摹仿自然风景。
因借良好的自然条件,对基地的不同特色进行分析比较,尽量保持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避免对地形构造和地表肌理的破坏,减少人力材料的消耗,才能达到既美化改善环境,又低碳环保的效果。
3.2低碳绿化景观设计
为了可以让植物群落的整体固碳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植物固碳能力的优势互补也要非常的重视,这样才能够营造一个合理且科学的低碳绿化景观。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3.2.1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的合理搭配
研究表明,不同植物类型的固碳释氧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别,其中常绿灌木最强,其次是落叶乔木,再次是常绿乔木,最后是落叶灌木。
因此在设计园林绿化景观的时候,应该要加大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的比例,搭配也要科学合理,不仅可以让冬季的景观得到改善,还可以让绿化景观的固碳释氧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3.2.2高龄树种和低龄树种的合理搭配
通常来说,高龄树种的固碳能力并没有低龄树种的强。
但如果只针对一棵树木的碳贮量来说的话,古树要比常规树种要高,但古树的总碳贮量有限,因此合理的搭配低龄树种和高龄树种,不仅可以提高绿化景观的固碳能力,还保护了历史文化价值和自然资源。
3.2.3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的合理搭配
研究表明,速生树种的固碳能力明显比慢生树种的固碳能力要高,但一些速生树种不仅固碳能力强,释碳能力也非常的强。
因此在设计园林绿化景观的时候要进行全面的考虑,选择周期长且固碳能力强的植物,将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搭配种植,从而获得较高的固碳效益。
3.2.4常规园林植物和乡土植物的合理搭配
相比常规的园林植物来说,乡土植物对于当地的生态条件的适应能力非常的强,固碳效率也比较高。
因此将常规的园林植物和乡土植物科学合理的进行搭配,不仅能够让整个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还能够有效的帮助本土园林植物资源的发展。
3.3水体景观营造设计
在园林景观中,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起到营造作用。
当前,人们对水的需求越来越高。
水体应用到当前园林设计中较多。
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在对水体景观营造时,还应重视园林景观的美化特性,应用低碳理念,构建低碳园林,迎合人们对低碳型园林景观的需求。
毋庸置疑,水在水体景观设计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其突出的主体功能,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要融入低碳理念。
园林选址要结合周围的地形特征,使用较少的材料,减少能源的浪费。
在园林水体景观设计时,不仅要重视整体效果,还要突出景观的豪华性,节省开支。
就是水体园林景观中的灯光和音乐等辅助性设计,配置有关管理部门,将水源消耗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不必要损失,重视音乐和灯光的节能,提高水源利用效率。
水体植物的配置要合理,植物不仅提高园林的观赏效果,还能净化水源,降低水源污染率,对水体景观进行软化。
作为园林设计人员要不断摸索和创新,把低碳理念融入园林设计中,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园林景观要求。
3.4园林建筑小品设计
园林建筑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包括休息建筑、服务建设、专用建设,是园林为游客提供休憩、游乐、赏景的场所。
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设计师应该提前考察当地的环境,了解可利用的资源,选择低碳型材料,即可再生、当地的、容易获取的、生存和使用过程产生的污染少的材料。
在设计中,设计师应该结合当地文化和园林主题,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和自然资源,降低园林建设成本。
在设计园林小品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采用废弃的特色物品,如遗存的轮船、遗存的农家工具、红砖、木材等,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
结束语: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低碳园林也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从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来看,低碳理念已经良好的贯彻到了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并且起到了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建筑能耗、引导绿色交通、减少城市的总体能耗的效果,重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周巍.基于低碳理念的园林设计研究[D]. 南昌大学.2012.
[2]赵彩君.城市绿地系统对于低碳城市的作用[J].中国园林.2010.
[3]李明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低碳环保意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