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血细胞分析三分类五分类c反应蛋白详讲 共73页

全血细胞分析三分类五分类c反应蛋白详讲 共73页


主要用途是①缺铁性
贫血的诊断和疗效观
直方图PLT
• 血小板分类及正常参考
表3
值见表3,图3是正常血
小板直方图的分布特征。
(8)PDW:血小板分布
宽度,将直方图顶点的
高度定位100%,自下而
上高度为20%时血小板分
布宽度,对检测血小板
凝集,与红细胞的重叠
等有意义。(9)MPV:
标本的采集-静脉血
标本的采集-末梢血
• 预稀释
• 全血
• 采血前被检查者应处于平 静状态,剧烈运动后应静 息30分钟后采血。
• 抗凝剂:使用K2-EDTA,含 量为1.5~2.2mg/ml。* 特 殊标本用特殊抗凝剂。
• 容器:采用密封式的塑料 炮弹或经硅化的玻璃容器
• 采血过程顺利,然后将血 液徐徐注入抗凝管中,指 弹混匀。
五分类血球仪
• *以SYSMEX XS800i为例。
• 三大亮点: ● 敏锐的DNA 染色方法学筛 出幼稚细胞, 保证灵敏度 ● RNA染色技 术有效监控血 小板聚集,保证 准确性 ● 检测模式齐
血液分析仪采 血和应用建议
• 末梢全血检测的优点是什么?
没有预稀释液的加入及相应人工误差环节, 因为预稀释无论精密度还是准确度都不如 末梢全血模式.故使用血液分析仪,除了静 脉采血外,我们优先推荐末梢全血.不得已 才用预稀释模式。
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
大纲
• 血常规的发明人 • 历史与进展 • 血常规的用途 • 血常标本的采集 • 血常规标本的测定 • 血常规标本的结果评价 • 血常规与临床的结合 • C反应蛋白
什么是血常规?
发明人
• 谈到血细胞计数仪的发展 史,不得不提到在这个领
域首开先河的人。他是 1912 年出生在美国阿肯色 州一个小城的人W.H. Coulter,最初是一位广播 电台的电器工程师,后来 做过X光机的销售员和维 修工程师,在亚洲许多国
KX-21N采用全血和末梢血 预稀释两种检测模式,均 可取得精确的19项血液参 数: CBC (WBC, RBC, HGB, HCT, MCV, MCH, MCHC, PLT) ;白细胞三分群结果 (Lymph %, #; Neut %, #; Mixed %,#);以及RDW-SD, RDW-CV, PDW, MPV, P-LCR.
• 采血后放置5分钟待血液与
标本的测定
• 库尔特原理

库尔特原
理(亦称:电阻
法、电脉冲法
与电感应区技 术):悬浮在电 解液中的颗粒
随电解液通过
小孔管时,取
代相同体积的
电解液,在恒
电流设计的电
三分类血球 仪
• *以SYSMEX KX-21N为 例。
• 19项检测结果及RBC、PLT、 WBC直方图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 末梢血主要有耳垂取血和指尖取血两个部 位,婴儿可在脚后跟取血。耳垂取血痛感 较轻,但取血量较少,特别是耳垂较小的 人比较难于取血。(现已淘汰)指尖取血 痛感较明显,但采血量较多,特别是对于 血常规化验,可得到较为稳定的测定结果。
• 采血前应将皮肤清洗干净。在冬季寒 冷的室外进到室内后不要立即取血,应使 身体暖和以后,特别是应使采血的耳垂和 手暖和起来。在采指血前不要用热水烫手,
进展
血常规的用途、意义
• 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 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 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 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 例如: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 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贫血时血红蛋白或 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小板的减少 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 血小板增多会增多血栓发生的可能;另外, 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
表1 图1直方图RBC•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特
表2

• 红细胞分类及正常参 考值见表2,图2是正
常红细胞直方图的分
布特征,(7)表示
RDW-SD,即红细胞分
布宽度—SD,它是将
直方图顶点的高度定
位100%,自下而上高
度为20%时红细胞分布
宽度,是反映红细胞
体积异质性改变的参
数,能客观地反映红
图2
细胞大小不等的程度。
RDW-SD, RDW-CV, PDW, MPV PCT* P-LCR*
MPV, P-LCR.
• 研究参数:IG %,IG #, OTHER %,OTHER #
直方图
WBC
•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特 征
• 白细胞分类及正常参考 值右表1,主要有6个部 分,分别如图1所示。其 中:(1) (2) 表示滴入溶血 剂后的小白细胞个数比 率和个数,相当于淋巴 细胞;(3) (4) 表示滴入溶 血剂后的中细胞个数比 率和个数,相当于单核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5) (6) 表 示滴入溶血剂后的大白 细胞个数比率和个数, 相当于嗜中性粒细胞。
• 怎样操作恰当?
用60ul的毛细管采血约60ul加入备有抗凝 剂的小炮弹,用手指弹试管底部混匀;混 匀后的标本放置5分钟即可进行血液常规 检测;无论是末梢全血标本还是预稀释标 本,都要求在标本混匀抗凝后放置5分钟 使其充分抗凝,然后再混匀上机检测 ,因 为抗凝充分些较好。
结果及评价
• 三分类
• 五分类
家包括我国的上海工作过。 1948年他在芝加哥一家公 司工作时,在一间地下室
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他
历史
• 1947年美国科学家库尔特 (W.H.Coulter)发明了用 电阻法计数粒子的专利技 术。1956年他又将这一技 术应用于血细胞计数获得 成功,其原理是根据血细 胞非传导的性质,以电解 质溶液中悬浮血细胞在通 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 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进 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 这种方法称为电阻法或库 尔特原理。1962年,我国
•• *(W以BSCY, RSBMCE, HXGKBX,-H2C1TN, 为 MPLCT例V) ,;M白CH细, M胞C三HC分, 群
结果 (Lymph %, #; Neut %, #; Mixed %,#);以及
• *W以BCSYRSMBCEXHKGXB-2H1CNT为M例CV MCH MCHC PLT NEUT % LYMPH % MONO % EO % BASO % NEUT # LYMPH # MONO # EO # BASO # RDW-SD RDW-CV PDW*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