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防渗漏节点做法目录1.一般要求 (1)1.1 结构自防水 (1)1.2 一般屋面做法 (1)1.3 斜屋面混凝土 (1)2.平屋面防渗漏 (1)2.1 上人平屋面防渗漏 (1)2.1.1 倒置式单层防水 (1)2.1.2 双层防水 (3)2.1.3 顺置式单层防水 (5)2.2 不上人平屋面防渗漏 (6)2.2.1 倒置式单层防水 (6)2.2.2 双层防水 (8)2.2.3 顺置式单层防水 (10)3. 斜屋面防渗漏 (11)3.1 干铺瓦做法(1) (11)3.2 干铺瓦做法(2) (13)3.3 湿铺瓦做法 (15)3.4 斜屋面横墙处防渗漏做法 (16)4. 种植屋面防渗漏 (18)4.1无保温种植屋面 (18)4.2有保温种植屋面 (20)5. 出屋面烟风道防渗漏 (22)5.1平屋面烟风道做法 (22)5.2斜屋面烟风道做法 (23)6.出屋面管道根部防渗漏 (25)7. 女儿墙防渗漏 (26)7.1 女儿墙防水做法(1) (26)7.2 女儿墙防水做法(2)/种植屋面侧墙做法 (28)8. 出屋面反坎防渗漏 (29)9. 屋面变形缝防渗漏 (31)9.1 等高屋面变形缝防渗漏 (31)9.2 高低屋面变形缝防渗漏 (32)9.3 等高屋面变形缝金属盖板做法 (34)9.4 高低屋面变形缝金属盖板做法 (36)10. 屋面落水斗防渗漏 (38)10.1 屋面竖向落水斗防渗漏 (38)10.2 侧排落水斗防渗漏 (39)屋面防渗漏节点做法1.一般要求1.1 结构自防水屋面结构自防水是屋面防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屋面自防水的性能,除了根据结构计算确定结构配筋以外,适当增大屋面板的配筋率、在板面配置双向钢筋网对于控制板面裂缝、提高结构自防水性能尤为重要。
另外,降低屋面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浇捣密实、表面压实收光等施工措施都会提高屋面自防水性能。
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防水混凝土。
1.2 一般屋面做法在防水层在下、防水层在上的屋面保温层内设置排气孔,能够排掉保温层中的湿气,防止防水层起鼓、破坏。
屋面表面的刚性防水层的分格缝间距不得大于规范规定的6m×6m,建议3m×3m,以利于混凝土自由收缩、在分仓缝间不出现不可控裂缝。
分格缝内嵌填密封膏。
平屋面应尽量优先选择结构起坡,以避免找坡带来的房屋重量增加和找坡层裂缝。
1.3 斜屋面混凝土斜屋面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
当屋面坡度大于45度时,应在上部支设封闭模板,防止混凝土因塌落度过大而难于浇筑或混凝土浇捣不密实。
2.平屋面防渗漏2.1 上人平屋面防渗漏2.1.1 倒置式单层防水做法说明:本做法适用于上人平屋面的防渗漏处理。
屋面应优先采用保温层在防水层之上的倒置式体系,本体系可保护防水层、延长防水层使用寿命。
保温层应选用憎水性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板(XPS板)。
屋面坡度应优先采用结构起坡。
当室内顶棚有装饰可以掩盖楼板不平时,应优先采用同一板厚结构起坡,否则,则下平上起坡。
实在因为条件限制不能结构起坡时,可用找坡层起坡。
屋面坡度应不小于2%。
工艺流程: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找平层/找坡层——防水层——闭水试验——保温层——隔离层——刚性保护层——装饰面层节点图:装饰面层40厚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隔离层保温层聚氨酯防水涂膜层(或防水卷材)找坡层,坡度不小于2%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板上人屋面防渗漏做法(倒置式单层防水)构造做法: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屋面可采用抗渗混凝土或一般混凝土,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低塌落度混凝土。
屋面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确保结构主体的抗渗性能。
屋面板应在浇筑混凝土时原浆收平压光。
2、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完成各种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的安装及四周封堵后,进行结构闭水试验并对渗漏处进行修补。
3、找平层/找坡层结构起坡时最好在浇筑屋面混凝土时一次收平压光,如不能一次收平压光则用水泥砂浆找平;用找坡层起坡时应优先选用细石混凝土,慎用陶粒、膨胀珍珠岩等轻骨料混凝土。
必须在所有出屋面或与屋面相交的管道、烟道、墙体等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圆角。
4、防水层防水层采用不小于2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4mm厚的防水卷材。
女儿墙根部、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阴角部位须增加防水附加层。
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开始上反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250 mm。
5、闭水试验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将落水口临时封堵,进行24小时闭水试验,屋面最高处蓄水深度30~50mm。
并安排专人检查记录。
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闭水,直至无渗漏发生。
6、保温层防水层表面干燥后,铺设挤塑聚苯保温板。
铺设保温层时应作好对防水层的保护,不得对防水层造成任何破坏。
保温板厚度根据节能计算确定。
7、隔离层在保温层上满铺一层无纺聚酯纤维布做隔离层。
8、刚性保护层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配φ6@200单层双向钢筋网,四周墙根处设伸缩缝,缝宽20mm,缝内嵌填密封胶;按要求设分格缝,缝宽10mm,缝内钢筋断开、并嵌填密封胶。
9、装饰面层根据建筑设计做法施工面层。
面层应设分格缝,并与保护层的分格缝对齐。
质量控制点:1、管根、落水口、烟道四周封堵2、结构闭水试验3、出屋面管道四周封堵及圆角、防水附加层4、防水施工质量控制5、闭水试验6、刚性保护层及分格缝2.1.2 双层防水做法说明:本做法适用于上人平屋面的防渗漏处理。
屋面应优先采用保温层在防水层之上的倒置式体系,本体系可保护防水层、延长防水层使用寿命。
保温层应选用憎水性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板(XPS板)。
对于防水、保温要求高或北方寒冷区域,为保护底层防水的耐久性和防止保温层进水,可采用双层防水的做法。
屋面坡度应优先采用结构起坡。
当室内顶棚有装饰可以掩盖楼板不平时,应优先采用同一板厚结构起坡,否则,则下平上起坡。
实在因为条件限制不能结构起坡时,可用找坡层起坡。
屋面坡度应不小于2%。
工艺流程: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找平层/找坡层——下部防水层——闭水试验——保温层——隔离层——保护层——上部防水层——装饰面层节点图:装饰面层聚氨酯防水涂膜层(或防水卷材)40厚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隔离层保温层聚氨酯防水涂膜层(或防水卷材)找坡层,坡度不小于2%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板上人屋面防渗漏做法(双层防水)构造做法: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屋面可采用抗渗混凝土或一般混凝土,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低塌落度混凝土。
屋面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确保结构主体的抗渗性能。
屋面板应在浇筑混凝土时原浆收平压光。
2、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完成各种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的安装及四周封堵后,进行结构闭水试验并对渗漏处进行修补。
3、找平层/找坡层结构起坡时最好在浇筑屋面混凝土时一次收平压光,如不能一次收平压光则用水泥砂浆找平;用找坡层起坡时应优先选用细石混凝土,慎用陶粒、膨胀珍珠岩等轻骨料混凝土。
必须在所有出屋面或与屋面相交的管道、烟道、墙体等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圆角。
4、下部防水层防水层采用不小于2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4mm厚的防水卷材。
女儿墙根部、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阴角部位须增加防水附加层。
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开始上反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250 mm。
5、闭水试验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将落水口临时封堵,进行24小时闭水试验,屋面最高处蓄水深度30~50mm。
并安排专人检查记录。
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闭水,直至无渗漏发生。
6、保温层防水层表面干燥后,铺设挤塑聚苯保温板。
铺设保温层时应作好对防水层的保护,不得对防水层造成任何破坏。
保温板厚度根据节能计算确定。
7、隔离层在保温层上满铺一层无纺聚酯纤维布做隔离层。
8、保护层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配φ6@200单层双向钢筋网。
9、上部防水层防水层采用不小于2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4mm厚的防水卷材。
女儿墙根部、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阴角部位须增加防水附加层。
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开始上反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250 mm。
10、装饰面层根据建筑设计做法施工面层,面层应设分格缝。
铺设装饰面层时应作好对防水层的保护,不得对防水层造成任何破坏。
质量控制点:1、管根、落水口、烟道四周封堵2、结构闭水试验3、出屋面管道四周封堵及圆角、防水附加层4、防水施工质量控制5、闭水试验6、刚性保护层及分格缝2.1.3 顺置式单层防水做法说明:本做法适用于上人平屋面的防渗漏处理。
屋面应优先采用保温层在防水层之上的倒置式体系,在北方雨水不多保温要求高的寒冷地区可采用保温层在下、防水层在上的顺置式做法。
屋面坡度应优先采用结构起坡。
当室内顶棚有装饰可以掩盖楼板不平时,应优先采用同一板厚结构起坡,否则,则下平上起坡。
实在因为条件限制不能结构起坡时,可用找坡层起坡。
屋面坡度应不小于2%。
工艺流程: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保温层——找平层/找坡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隔离层——刚性保护层——装饰面层节点图:装饰面层40厚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隔离层聚氨酯防水涂膜层(或防水卷材)找平找坡层保温层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板上人屋面防渗漏做法(顺置式单层防水)构造做法: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屋面可采用抗渗混凝土或一般混凝土,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低塌落度混凝土。
屋面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确保结构主体的抗渗性能。
屋面板应在浇筑混凝土时原浆收平压光。
2、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完成各种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的安装及四周封堵后,进行结构闭水试验并对渗漏处进行修补。
3、保温层防水层表面干燥后,铺设挤塑聚苯保温板。
保温板厚度根据节能计算确定。
4、找平层/找坡层在可能的条件下,可优先考虑保温层起坡。
当保温层起坡时,在保温层上作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保护层)。
用找坡层起坡时应优先选用细石混凝土,慎用陶粒、膨胀珍珠岩等轻骨料混凝土。
必须在所有出屋面或与屋面相交的管道、烟道、墙体等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圆角。
5、防水层防水层采用不小于2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4mm厚的防水卷材。
女儿墙根部、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阴角部位须增加防水附加层。
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开始上反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250 mm。
6、闭水试验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将落水口临时封堵,进行24小时闭水试验,屋面最高处蓄水深度30~50mm。
并安排专人检查记录。
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闭水,直至无渗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