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防渗漏工艺工法手册》2019

《地下室防渗漏工艺工法手册》2019


地下室防渗漏
名称
施工工艺名称 地下室顶板防水施工工艺
风险与 通病
工艺 展示
地下室顶板渗漏
工艺 标准 (质量验 收标准)
1、对于种植覆土区和非种植覆土区,顶板防水均采用化学阻根防水卷材。 2、地下室顶板浇筑振捣密实,面层磨压不少于3遍;顶板需严格控制模板拆除 时间, 避免结构顶板出现扰动裂缝; 3、防水层施工之前出顶板结构阴角、穿顶板套管根应做50mm直径圆弧,并 设置防水附加层,延伸出各边角250mm; 4、防水卷材搭接长度100mm;遇墙上反至覆土层以上300mm; 5、细石混凝土刚防层浇筑时应调整好钢筋网片保护层大小,严禁网片贴底放 置,面层应磨压密实,分格缝灌缝应饱满,贴200宽防水卷材盖住分隔缝。

标准 (质量验
覆盖保温及洒水养护措施;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速插入缓慢拔出,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 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20--30cm,)。
控 要
点 收标准) 振插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不得过振、漏振,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 翻处水泥浆且不再出现气泡为止,通长情况下点振捣时间为20~30s;
管控 要点
1、卷材铺贴前基层应清扫干净,基层干燥,阴阳角均做成 圆弧; 2、防水卷材铺贴方向及搭接长度符合要求; 3、防水面无鼓泡、皱折、脱落和大的起壳现象。交接面部 位做防水加强处理; 4、应及时施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地下室防渗漏名称源自施工工艺名称 止水钢板制作安装
风险与 通病
工艺 展示
地下室外墙、顶板渗漏
管 控 要 点
1、桩头防水基层处理应到位,不得存在浮浆; 2、桩头、锚杆钢筋采用密封膏进行包裹,上部再加遇水膨胀止水环; 3、桩头、锚杆处防水卷材设置附加层; 4、桩头侧壁不同防水材料交接部位防水应搭接,保证防水构造连续; 5、渗透结晶每层涂刷应厚薄均匀、不漏刷、不透底。每层厚度及总 厚度应符合产品和设计要求,且总厚度不应小于0.8mm。
工艺 标准 (质量验 收标准)
1、L型、T型转角处止水钢板应采用成品构件;
2、放线准确定位,固定在墙、板中间且外露,连续布置;

3、先安装转角止水钢板,再安装直线段;转角段与直线段止水钢板搭接应达 控
地下室防渗漏
名称
施工工艺名称 桩头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风险与 通病
工艺 展示
桩头部位防水控制不到位,底板渗水
工艺 标准 (质量验 收标准)
1、桩头要剔除到设计标高,并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找平桩侧剔除至混凝土密实处; 2、清除基层上的灰尘、混凝土等,用清水冲洗干净,基面要求潮湿,但不得有明水; 3、桩头涂刷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应延伸至桩头周边不少于300mm范围,分两层 涂刷,待第二层涂料半干状态后开始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3天; 4、底板SBS防水卷材应施工至桩根部,即与渗透结晶及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搭接不少 于300mm,桩身与防水卷材交界处采用防水密封膏密封; 5、桩头钢筋根部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环); 8、底板防水层及止水膨胀条施工完后,应及时做4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1、破桩后如出现渗水,应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 2、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必须连续、均匀,
控 待第二层涂料半干状态后开始;

3、做好底板SBS防水卷材与渗透结晶的搭接; 4、遇水膨胀止水条(环)安装后,应采取保护措施,
点 底板混凝土浇筑前,止水条(环)不得破损、泡水;
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及时施工。
止水钢板制作安装 地下室底板伸缩后浇带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地下室外墙伸缩后浇带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地下室外墙沉降后浇带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施工工艺名称 后浇带放置期间的保护 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地下室坡道施工缝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地下室通道侧变形缝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地下室外墙穿墙螺杆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底板与外墙交接处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顶板与外墙交接处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地下室外墙防水涂料收头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电梯基坑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地下室外墙单管穿墙(刚性防水套管)防水构造施工工艺 地下室外墙单管穿墙(柔性防水套管)防水构造施工工艺 地下室外墙群管穿墙防水构造节点施工工艺
点 7、防水层在永久保护墙处甩槎,预留出至少300mm作为外墙防水搭接长度,顶端临时用石灰
砂浆砌四皮砖;
8、外挑底板浇筑时应将底板外挑部分表面压光,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将防水层沿外挑底板
铺贴,注意保证搭接长度100mm,上反外墙至超过外墙水平施工缝不小于300mm。
1、严格控制垫层找平度,卷材铺贴前基层应清扫干净, 尤其是截桩头周围松散混凝土必须清理干净; 2、防水卷材施工前基层应平整、清洁、干燥,阴阳角均 做成圆弧; 3、防水卷材铺贴方向及搭接长度符合要求; 4、防水面无鼓泡、皱折、脱落和大的起壳现象。交接面 部位做防水加强处理; 5、钢筋绑扎和焊接过程中注意对防水卷材的保护,破损 处及时修补。
地下室外墙防水卷材常规做法(自内至外) 1、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墙板 2、对拉螺栓洞处理、混凝土接茬处打磨、蜂窝麻面等处批平抹光 3、涂刷基层处理剂 4、阴阳角、穿墙管道根部、后浇带、施工缝做防水附加层 5、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6、20厚XPS挤塑聚苯板(五点专用粘接剂粘结法) 7、回填土
地下室外墙聚氨酯涂膜防水
地下室防渗漏
名称
施工工艺名称 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工艺
风险与 通病
地下室外墙渗漏
工艺 展示
地下室外墙防水涂膜常规做法(自内至外) 1、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墙板 2、对拉螺栓洞处理、混凝土接茬处打磨、蜂窝麻面等处批平抹光 3、2厚聚氨酯防水涂膜 4、20厚XPS挤塑聚苯板(五点专用粘接剂粘结法) 5、回填土
已出现的表面裂缝,在混凝土终凝前抹压修整。
(三)施工组织
1、砼强度达到1.0Mpa以前,严禁在其上堆物,尤其使用塔吊吊钢筋,防止因冲击而造成裂缝;
2、地下室顶板浇筑后,如需要上砼罐车、重型运输车辆,行车路线应与消防通道重合,并通过设计计算,
明确载重要求,不得让超过载重要求的车辆上顶板;除消防通道外的顶板部位,不得上重车;
地下室防渗漏
名称
施工工艺名称
风险与
地下室抗渗混凝土防开裂施工工艺 通病
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因水化热和温度收缩造成开裂; 地下室底板、顶板因施工组织不当造成开裂;
(一)施工准备:
1、抗渗混凝土所用的砂、石应符合下列规定:(1)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并不得大于泵管直径的
(125mm)1/4:吸水率不应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2)砂采用中砂。
3、防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洒水或覆盖薄膜养护),养护周期不得小于14d。当日最低
气温低于5℃时,不应采用洒水养护,必须采用覆盖的养护方式,具体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加
麻袋、塑料薄膜加土工布等方式;
4、顶板及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土终凝前进行多次抹压并覆盖,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裂缝,
地下室防渗漏
名称
施工工艺名称 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工艺
风险与 通病
工艺 展示
地下室底板渗漏
工艺 标准 (质量验 收标准)
1、底板防水材料按设计图纸要求,一般采用卷材防水。根据不同防水卷材的特性,应合理选择
自粘法或热熔法进行施工。
2、采用实心砖砌筑240mm厚永久性保护墙,作为砖胎膜,砖胎膜应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3、阴角处用水泥砂浆做出R50圆角,阳角处应打磨成圆弧;

4、防水层铺贴前,基层应干燥,涂刷基层处理剂,不得漏刷、透底; 5、阴阳角处应做防水附加层,范围超过各边角外部延伸250mm;

要 6、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mm。采用多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
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地下室防渗漏工艺工法手册
商业开发事业部质量监管中心
工艺展示 工艺标准 质量验收标准
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
为减少当前大商业与住宅项目地下室渗漏问题,减少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工期延误,减少因地下 室渗漏问题产生的客户投诉,提高各项目公司地下室防渗漏管控意识,特制定此《地下室防渗漏工艺工 法手册》。本手册从防水施工工艺与防水节点构造出发,规范地下室防渗漏相关工艺标准及验收标准, 作为现场地下室防水防渗漏工程管理、质量检查与验收的指导性文件,并为成本测算提供依据。
落度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当塌落度损失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加
入原水胶比水泥砂浆或同品种减水剂搅拌,严禁加水。
(二)施工方法
工艺
1、防水混凝土浇筑前测量混凝土温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大于30℃;在结构构件内设置 混凝土温度计,测量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表面与大气温度差值不大于20℃,发现异常采用
工艺 标准 (质量验 收标准)
1、防水层施工之前应做好螺杆洞封堵,阴角处做R50圆角施工,阳角处应打磨
做圆弧,外墙混凝土接缝处较大错台应打磨平顺,修补平整墙面空洞;
2、阴阳角、穿墙管道根部、后浇带、施工缝应设置防水附加层; 3、配制聚氨脂涂膜防水材料应随用随配,配制好的混合料宜在2h内用完;

4、防水涂膜施工:涂刷时要求薄厚均匀一致,对平面基层以涂刷3~4遍为宜, 每遍涂刷量为0.8~1.0kg/m2;对立面基层以涂刷3~4遍为宜,每遍涂刷量为 0.5~0.6kg/m2;上下两遍防水涂料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底板与立墙相连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