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PPT课件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PPT课件
7、类风湿因子: 阳性(滴度正常人阳性率 <5%)
* 具备4条以上
-
3737
2009 ACR/EULAR的RA分类标
准
关节受累 (0-5)
1个中/大关节
0
2-10个中/大关节
1
1-3个小关节
2
4-10个小关节
3
>10个关节(包含≥1个小关节)
5
血清学 (0-3)
RF和ACPA均阳性
0
≥1项低滴度阳性
正常值(魏氏法) : 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
2929
相关检查
C反应蛋白(CRP) CRP升高见于各种感染、创伤、炎症状 态。 在风湿性疾病中提示疾病活动
正常值 < 5mg/L
-
3030
RF = RA
?
-
31
正常人有5%左右类风湿因子阳性,老年人比率更高, 达10%左右
应检测其滴度
-
2727
相关检查
抗环状瓜氨酸多肽(CCP)抗体 较高的特异性,达90%以上 敏感性不如RF,仅在30%左右 对RF阴性或不典型及早期患者的诊断和 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
2828
相关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 不具有诊断特异性,但有助于反映组织损伤和 炎症的存在和程度 定期反复检查血沉,有助于推测疾病的发展。
35
Rheumatoid Arthritis: Knees
-
36
1987年ACR修订的RA诊断标准
1、晨僵: 至少1小时 (≥6周)
2、3个(或以上)关节炎: 持续≥6周
3、手关节炎: 腕或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
4、对称性关节炎:(≥6周)
5、类风湿结节
6、影像学改变: 手和腕关节的X线有骨质侵蚀或骨质疏松
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易感性:同卵双生共患病30~50%;HLA-DR4基因 感染:EB病毒、支原体、分支杆菌等 内分泌 自身免疫 环境
-
1616
关节表现
• 晨僵 • 痛与压痛 • 关节肿胀 • 关节畸形 • 关节功能障碍
-
1717
Rheumatoid Arthritis: Hand, (梭形) Fusiform Swelling
N-ationality
England
14
RA年龄性别分布
7000 6000 5000 4000
人数
3000 2000 1000
0
2351
1367 664
1048 674
130
男性
6345
2968
2241 614
女性
1092 339
<18 19~30 31~50 51~64 >65 不详
-
15
病因
2
≥1项高滴度阳性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滑膜炎持续时间 (0-1)
<6周
0
≥6周
1
急性相反应物 (0-1)
CRP和ESR均正常
0
≥1项异常
1
-
总分≥6分 即可分类为RA
类风湿关节炎患 者健康教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贺玉杰
-
1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侵袭性滑膜炎为基本病理改变
持续性关节炎,主要对称性累及小关节同时可 有大关节侵犯
-
2
伴有全身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以肺 间质纤维化最多见
若不及时诊断治疗,最终关节侵蚀破 坏,功能丧失。
-
25
Scleromalacia Perforans (穿孔性巩膜软化)
-
26
相关检查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 RF-lgG、RF-lgA、RF-lgM升高 约70%阳性,儿童只有30%
健康成年人也有1%-5%的人阳性 老年人阳性率更高 其他结缔组织病也可阳性,但滴度较低 其它基本也可阳性:乙肝、结核、肿瘤
-
进展型
1111
类风湿关节炎病程
3/31/9189899
111//11999900
3/31/9199922
1111//1199933
1/11/9199955
6/61/9199966
-
12
流行病学
影响大约全球成人人口的1%
估计每年发病率
男性: 0.1–0.2 每1000人 女性: 0.2–0.4 每1000人
2. 类风湿结节 3. 心、肺、眼、肾、周围神经等累及
-
2121
Subcutaneous Nodule, Olecranon
鹰嘴
-
22
Rheumatoid Nodules
-
23
Rheumatoid Nodules in the Lung
-
24
Vasculitis and Gangrene (坏疽)
-
33
放射学检查
确立诊断 监测疾病发展 监测药物治疗效果
-
34
Progressive Right PIP3 Erosions in a 60-year Old Lady Suffering From RA
33//11998989
11/1990
3/1992
11/1993
1/1995
-
6/1996
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 发病率与人种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发病高峰在45-65岁之间
-
13
患病率
Prevalence(%)
8
7
6.8
6
5
4
3
2
1.4
1
1 0.3
0.6
0
1.1 0
China
North Am. Yupick Inupiat Chippewa Nigeria Eskimo Eskimo Indians
-
3
侵袭性滑膜炎——血管翳
-
4
Pannus (血管翳)
-
5
多以小关节起病,多为对称性
-
66
炎症的持续进展,导致关节破坏
-
77
-
8
Protrusio Acetabuli 髋臼突出
-
9
-
10
病程
进展型:65%-70% 间歇性病程:15-20% 长期临床缓解:10%
长期临床缓解型
间歇性病程
-
18
Arthritis Mutilans
-
19
Arthritis Mutilans
-
20
关节外表现
1. 血管炎
• 多发生于关节炎明显、类风湿因子滴度高的患者 • 累及中、小动脉,有时包括小静脉 • 其发生是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诱导的结果 • 可导致下肢慢性溃疡、肢端坏疽、肠穿孔、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 • 是疾病严重的表现
类风湿因子阳性还可见于其他疾病 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70%)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症 硬皮病 多发性肌炎 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
-
32
类风湿因子阳性的其他情况
感染:急性病毒感染、SBE、TB、梅毒、接种疫苗 慢性肝病 肺纤维化 骨髓细胞肿瘤 输血后 良性淋巴肉芽增生 正常人群(5%) 老年人(>65岁,10-2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