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城水库资料

岳城水库资料

岳城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8100k㎡,占漳河流域面积的99.4%,总库容13亿m3,水库于1959年开工,1960年拦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

水库的任务是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并结合发电。

通过水库调蓄,保证了下游广大平原地区和京广、京沪、京九铁路及京珠、京福等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过河北省民有渠、河南省漳南渠可灌溉农田220万亩;可部分解决邯郸、安阳两市工业及生活用水;并结合灌溉发电。

岳城水库- 枢纽建筑物
土坝:包括一座主坝和四座副坝,全长6294.5m。

主副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加高扩建时用砂砾料在下游进行全断面压坡,最大坝高55.5m。

溢洪道:位于主副坝之间,基础以第三纪沙层为主,局部为粘土或砾岩,为开敞式陡槽型溢洪道。

进口闸共9孔,采用三级底流消能,最大泄量12820m3/s。

泄洪洞:为坝下埋管式,位于主坝左岸,坐落在第四纪胶结不良砾岩上。

由进水塔、洞身、出口消能段三部分组成,共9孔。

洞径6×6.7m,除右边孔用作电站输水外,其余8孔均用来泄洪,最大泄量3530m3/s,是我国最大的坝下埋管工程。

电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侧,于泄洪洞右边孔内装设直径5m,长280m压力钢管引水发电,装机17000kw。

渠首建筑物:河北省民有渠闸及河南省漳南渠闸,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边墙上,最大引水流量各100m3/s。

1987年至1991年岳城水库大坝进行了加高扩建,坝顶高程由原来的157.0m加高到159.5m,大坝加高采用砂砾料在下游断面压坡。

大坝加高的同时还加固了溢洪道工程,设计流量由11000 m3/s提高至12820m3/s,同时改建了泄洪洞工程。

目前,大副坝上游防渗墙工程基本完工。

岳城水库- 防洪标准
岳城水库属国家大Ι型水库,其设计洪水标准为一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二千年一遇,下游河道设计安全标准为三十年一遇。

岳城水库- 下游保护范围
岳城水库保护着下游河北省清凉江以南,河南省安阳河、山东省马颊河以北的39个市(县)及重要的工矿地区,是华北粮棉基地的主要部分;保护农业耕地面积2732万亩,人口1416万人,对京广、京沪、京九等铁路及京福、京珠等高速公路的安全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岳城水库具有重要的地位。

岳城水库- 历史运用
(一)1982年洪水
1、概述
自7月30日起,漳河岳城水库以上,天桥断、匡门口至观台区间普降大暴雨。

观台站自7月30日12时起涨,到8月3日9时,先后四次出现大于1800m3/s的洪峰,其中8月2日为最大一次,洪峰为2060m3/s,五天入库洪量为4.84亿m3;岳城水库水位由7月30日8时的120.01m迅速上涨,到8月3日8时达到139.39m,超汛限水位7m多,蓄水量相应增加3.54亿m3。

2、调度简介
根据上游雨水情实际,考虑到在确保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蓄水,同时还应与卫河洪水错峰,以减少卫运河淹滩,于8月3日10时开始泄水300m3/s,12时达到最大603m3/s,4日20时以后降雨基本停止,观台站流量减至500m3/s以下,8月5日20时起岳城水库减至70m3/s。

岳城水库在这次洪水中发挥了蓄水削峰的作用,8月3日出库最大流量仅603m3/s,次洪水下泄量0.7亿m3,削减洪峰达81%,洪量达85%。

(二)1996年洪水
1、概述
受8号台风影响,8月2日至5日流域突降特大暴雨,漳河降雨中心在清漳河下游,雨量大多在200 mm以上。

漳河各站水位从8月3日夜间起涨,观台站4日12时出现第一次洪峰,流量为5310m3/s,4日18时出现第二次洪峰达到8910m3/s,为1956年以来第二位,岳城水库最大下泄量为1500m3/s,最高水位为146.90m。

受岳城水库泄洪影响,漳河右堤接近或达到保证水位,下游漳卫新河由于淤积严重,行洪能力下降,多处堤防发生险情,但没有酿成决口灾害。

2、调度简介
8月4日岳城水库坝前洪峰达到8910m3/s,岳城水库最大下泄流量1500m3/s,削减洪峰83%,充分发挥了岳城水库的削峰作用,有力地支持了下游的防洪工作。

防洪、蓄水,岳城水库作用依然
岳城水库1959年开工,到1970年底建成,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

岳城水库工程由主坝、副坝、泄洪洞、溢洪道、电站、渠首组成,水库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4.9公里,水库正常蓄水位149米时水库水面面积42.5平方公里。

50年来,岳城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取得了巨大成绩,水库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先后调蓄了1982年8月、1996年8月、1998年8月三次较大洪水,确保了下游广大地区的安全,其中,仅1998年8月直接减灾经济效益就达到100亿元。

建库以来,水库在工农业供水和生态补水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支援了地方工农业建设,保证了邯郸、安阳两市的饮用水安全,改善了水库下游的生态环境。

1982年夏,天津市实际蓄存可利用水量仅0.4亿立方米,整个天津市用水出现危机,国务院决定,从黄河及岳城水库引水送天津市。

1982年9月30,岳城水库开始提闸放水,至11月12日,共计向漳河放水44天,输水总量1.25亿立方米。

2004年2月16日,岳城水库民
有渠开闸放水,3月1日水头到达白洋淀,截至6月29日8时,岳城水库累计放水134天、3.9亿立方米,白洋淀收水120天、1.6亿立方米,白洋淀水位由补水前的5.8米升至7.2米,水域面积由31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平方公里,再现“馥馥莲芳入梦来”的美丽景色。

岳城水库管理局办公室庄主任告诉记者,一代一代水库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时刻保护着水库的安全,运用科学手段完善管理机制,力争在未来的岁月里,使水库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岳城水库- 评价
的确,不到岳城水库,不亲眼目睹绵延6公里的拦河大坝,不亲眼目睹需要用铁轨来运行的重达几十吨的巨型闸门,邯郸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邯郸人就难以想象,在市区西南55公里的磁县境内,竟有着这样一处雄伟壮观、令人震撼的景致。

[1]
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处,是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漳河出山口处的一座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8100平方公里,占漳河流域面积的99.4%。

水库距河北省邯郸市区55公里,距河南省安阳市区25公里,距京广铁路15公里。

岳城水库功能主要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

水库工程保护和影响着下游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三省的20余个市(县)的1000余万亩耕地及1000多万人口的安全,对京广、京沪、京九等铁路及京福、京珠等高速公路的安全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

水库工程于1959年动工兴建,1970年全部建成,后经几次加高加固达现有规模。

现防洪设计标准为一千年一遇,校核标准接近两千年一遇,最大库容13.0亿立方米,属国家大(Ⅰ)型水库,主要建筑物为国家一级建筑物。

水库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泄洪洞、电站及引水渠首工程等部分组成。

大坝:为均质土坝,大坝全长6296.7米,其中主坝全长3603.3米,最大坝高55.5米;副坝全长2693.4米,最大坝高32.5米。

坝顶高程为159.5米。

溢洪道:为开敞式长陡槽,进口闸共9孔,净宽108米,堰顶高程143米,闸门高度10米,设计泄量为11000立方米/秒,校核泄量12820立方米/秒。

泄洪洞:为坝下埋管式,共9孔,设计最大泄量3500立方米/秒。

右边孔为电站引水洞。

渠首工程:位于泄洪洞消力池两边墙上,其中河北省邯郸市民有渠渠首位于左边墙,河南省安阳市漳南渠渠首位于右边墙。

电站:电站装机单台机组17000千瓦,隶属于大唐公司峰峰电厂。

二、效益
岳城水库工程投入运用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力保障了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防洪效益:据统计资料表明,岳城水库先后拦截调蓄了1963年、1971年、1976年、1982年、1996年5次入库洪峰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大洪水,将下泄流量控制在下游河道安全泄量范围内,确保了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仅96.8大洪水就削减洪峰83.4%,直接减灾效益达100亿元人民币,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

供水效益:从1961年落闸蓄水起,为地方工农业、城市生活及生态建设提
供用水170余亿立方米。

岳城水库水质为国家地表水二类,是邯郸、安阳两市重要的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被邯郸市列为一级水功能保护区。

近年来,岳城水库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显著的功能。

先后实施了“引岳济淀”、“引岳济衡(衡水湖)”、向漳河下游及天津南大港湿地输水、向邯郸生态水网输水等,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发电效益:自1970年电站建成开始发电起,已累计发电6.5亿度,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