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












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设11-8班
姓名:阎首臻
学号:1116101147
摘要:在茫茫而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璀璨的行星,那就是地球,在这蔚蓝的的东方,有条古老的龙她的名子叫中国。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出于对中华文化的敬仰,借假期之余,学习家乡文化,我的家乡在河南西华,一个很小很小的县城,小有小的精华。

现在的社会,很多人追求物质的享受,忽略了对文化学习,年轻这一代对文化和家乡的历史了解甚少,所以呢,我把假期所学习到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一下。

调查时间:2013年7月至8月
调查地点:河南省西华县
调查方式:询问各阶层人民
调查目的:学习和弘扬西华文化
西华概况
“西华”是与“东华”相对而言的。

据《水经注》:“有东,故言西矣。

”东即东华城。

东华、西华得名,起于华氏。

宋大夫正考父,食采于华,为华氏。

因地域很广,有东华、西华之称。

汉置西华县。

西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文物荟萃,相传女娲在此炼石补天。

境内有女娲城遗址、箕子台遗址、商高宗陵等名胜古迹。

故西华又有“娲城”之称。

相传女娲在此“抟泥为人,化育万物,炼石补天,造福黎民”。

境内主要有女娲城、箕子读书台、商高宗陵、汉墓群等文化遗址和城隍庙、清凉寺、龙泉寺等古代建筑。

西华县城居于贾鲁河畔,位于河南省东部,总面积11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万亩,辖19个乡镇、3个农林场,常住人口87.6万人。

距河南省会郑
州市中心164公里,距周口市中心30公里,距内陆特区漯河市中心60公里,距郑州国际机场一个半小时车程。

西靠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东临京九交通大动脉,省道S329线(南石路)、S219线(永定路)、S102线(周郑路)横穿东西,S213线(吴黄路)纵贯南北,在建中的大广高速、周商高速、许亳高速,交通便利,通讯快捷。

西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雨量充沛、气候适宜、降雨量适合果树栽培,盛产小麦、棉花、大豆、花生、大枣、苹果、桃子、芦笋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百强县,全国平原绿色先进县,森林覆盖率19%,活立木蓄积量达130万立方米;现有果蔬冷库440座,年贮存量1.8亿公斤。

胡辣汤
河南特产逍遥胡辣汤就在本县的逍遥镇。

胡辣汤是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瑰宝,是中原民间饮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优秀品牌,更是我省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了解,西华胡辣汤于2003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华名小吃”,2007年10月荣获“河南老字号”称号,2009年4月被评为“河南十大名吃”,更于2009年6月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西华县助推“胡辣汤”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举措,电影《胡辣汤》用平实厚重的镜头语言讲述了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传人赵立秋在如何传承胡辣汤的问题上,和两个儿子之间所产生的分歧与矛盾。

影片深度挖掘了逍遥镇胡辣汤作为传统名小吃的历史渊源,颂扬了一代代胡辣汤人为传承和发扬光大胡辣汤付出的艰辛劳动,以及他们渴望逍遥镇胡辣汤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希望和梦想。

箕子读书台
箕子读书台位居县城西北隅百亩湖面之中,2000年由县土地部门发起社会
筹资在原址上重建。

台身方形,青石铺就。

台上有方形箕子亭(祠)、青砖砌筑,灰瓦覆脊。

建筑整体修旧如旧,不失古代风貌,如昔日“畴亭夕照”景观再现。

箕子是商末文相、纣王之叔父,因不满纣王暴政,被囚西华而筑台夜读。

原箕子读书台为明代所建纪念性建筑,曾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倒塌。

箕子读书台对印证和研究我国商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古西华象征。

因为箕子所居,故西华又史称“箕城县”。

贾鲁河
河南境内有一条流淌了两千多年的河流,它就是贾鲁河。

翻开河南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向东北流经郑州市,至市区北郊折向东流,经中牟,入开封,过尉氏县,后至周口市入沙颍河,最后流入淮河。

它全长255.8公里,我们熟知的金水河、索须河、熊儿河、七里河、东风渠都是它的支流。

古时的贾鲁河水量充沛,可通舟楫,还时常有洪水泛滥,因此,古人又将它称为小黄河。

今天的贾鲁河虽然浅可见底,但它仍是河南省境内除黄河以外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贾鲁河可称得上是一条千年古河。

有人考证,认为它的前身就是楚汉相争时的“鸿沟”。

据史料记载,鸿沟乃战国时期魏国所凿,魏惠王十年(前361年)开通,故道今荥阳市北引黄河水入圃田泽,东流经开封境内,再南下注入颍河,当时开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灌溉农田。

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至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连通了济、濮、濉、颍、汝、泗诸水,成为当时中原大地上的主干水道,以此为主形成了水路交通网和大面积的灌溉区。

因此,鸿沟一带在当时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此对峙,后楚与汉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
以东者为楚”。

这个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鸿沟就是今天的贾鲁河。

如果“鸿沟”一说属实的话,那么贾鲁河已有近2370岁的高龄。

女娲城
女娲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伟大女神,她创造人类,修补天穹,造化世上万物。

经考证,位于县城北10公里的聂堆镇思都岗村发掘有春秋时期女娲城遗址,198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将女娲城列为市级重点旅游景点建设项目。

同年,女娲城由当地民众自发捐资,在女娲城遗址附近的女娲古陵处动工兴建。

女娲城占地60余亩,现有牌坊门、女娲陵、补天殿、娲皇宫、伏羲殿、三皇殿、三清殿和两侧廊房等仿古建筑,古朴典雅,精雕细刻。

各殿和廊房供奉有女娲、伏羲等神像及描绘女娲造人补天功绩的雕塑和壁画,创意生动,活灵活现。

女娲古陵前更是常年烟雾缭绕、香火极盛。

女娲城每逢农历初一、十五自成庙会,四方民众蜂涌而至,人山人海,多时日游人达10万之众。

西华是远古时代人祖女娲主要活动区域和唯一建都之地,因此,现今的女娲城已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大型女娲祭祀观光胜地。

杜岗会师纪念馆
抗战期间,新四军将领彭雪枫、肖望东、吴芝圃分率三支抗日武装在西华县红花镇杜岗村会师,后合编为新四军四师,为中原抗战发挥重大作用。

为纪念此历史事件,县委、县政府于1995年建造新四军杜岗会师纪念碑,占地15亩。

碑正面有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词:“杜岗会师”,两侧有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词和建设碑文。

2011年10月,由中央拨付“支援革命老区建设”专项资金,扩地17亩,建设杜岗会师纪念馆。

目前,该馆已竣工,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年游客2万多人,尤其清明节为盛。

关于西华我就介绍到这了,我说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想了解女娲,了解西华文化,那就来吧,品尝一下小吃胡辣汤,是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是我对家乡小调查的统计表:
人群文化
50后
(10人)
60后
(10人)
70后
(10人)
80后
(10人)
90后
(10人)
2000

(10
人)
知名度
昆山
女娲宫
10101010970.933333箕子
读书台
10101010980.95逍遥
胡辣汤
1010101010101
杜岗会师
纪念馆
1010109860.883333
女娲城10101010850.883333
龙泉寺1010108760.85
楚汉鸿沟
贾鲁河
10887750.75五•七
干校
1010106540.75
盘古寨
遗址
10997650.766667黄桥
桃花源
10101010980.95由表可知,年轻一代缺乏文化教育,弘扬文化与文化教育势在必行!对于学校,要提倡文化教育,为弘扬中华文化尽一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