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选择题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

据此回答1~2题。

1、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状况B.科学技术C.草场分布D.市场需求2、发展到阶段Ⅱ以后,乙、丙两地区的牛奶完全由甲地区输入,其主要原因是( )①乙、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造成无地可种植牧草②甲地区的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④乙、丙两地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牛奶产量降低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1.D 2.B解析:第1题,阶段Ⅰ牛奶生产基地位于城市附近,靠近消费市场。

第2题,乙、丙两城市附近牛奶生产基地消失,而奶制品由甲地运入,说明甲地牛奶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交通运输条件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便利。

目前,山东寿光在盐碱滩涂上,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有机海水蔬菜,并实现了规模化种植。

据此完成3~4题。

3.海水蔬菜的种植取决于( )A.盐碱地的改良B.生产技术的发展C.运输条件改善D.灌溉水平提高4.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太阳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肥力答案:3.B 4.C解析:第3题,能够直接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蔬菜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

由材料可知,海水蔬菜是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的,并没有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故A项错误;运输条件的改善对海水蔬菜种植没有直接影响,故C项错误;海水蔬菜虽然是直接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进行灌溉的,但灌溉水平并没有提高,故D项错误。

第4题,由材料可知,海水蔬菜属于耐盐碱的作物,对土壤肥力要求低,故D项错误;气温和光照对海水蔬菜种植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故A项、B项错误;降水属于淡水,对海水蔬菜的生长和品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降水是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

下图甲为耕地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图、图乙为耕地产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收益越大②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利润越大③耕地收益越大,利润越高④经济作物的收益超过粮食作物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6.在充分发挥能力状态下的单位面积耕地产量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提高,原因最可能是( )A.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大B.培育良种C.农业劳动力增加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答案:5.D 6.B解析: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单位面积经济作物的收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故①对。

单位面积经济作物的收益增加速度在前期快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速度,后期增加速度慢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速度,耕地利润是先增后减,故②③两项错。

图中明显看出经济作物的收益一直高于粮食作物,故④对。

第6题单位面积耕地产量增加,主要有改善生产条件、加强过程管理、培育良种等途径。

读某国农业布局示意图,回答7~8题。

7.影响图中牛奶和蔬菜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市场C.土壤 D.技术8.若上图表示美国的农业布局,其蔬菜的生产转向南部“阳光地带”,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②交通条件的改善③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④地形条件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7.B 8.B解析:第7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牛奶和蔬菜主要布局在中心市场的周围,紧靠中心市场,说明其主要受市场因素的影响。

第8题美国蔬菜的生产转向南部“阳光地带”主要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及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于江浙。

如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

据此完成9~11题。

9.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主要是因为江浙( )A.销售平台多样B.种植技术先进C.物流网络发达D.区域政策扶持10.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 )A.减少水分蒸发B.减轻病虫危害C.增加土壤肥力D.抑制杂草生长11.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 )A.充分利用降水B.节约土地资源C.增加观赏价值D.利于空气流通答案:9.B 10.D 11.B解析:第9题,江浙地区经济发达,种植技术先进,这是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的主要原因。

第10题,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抑制杂草生长;用黑色地膜覆盖对减少水分蒸发、减轻病虫危害、增加土壤肥力作用不大,所以D正确。

第11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且在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所以B正确。

二、非选择题12.结合图文材料,完成各题。

鲐鱼生活在有松软沉积物的浅水水域(水温15 ℃以下),以水草和小鱼为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大型鱼类,主要分布在24°S~47°S大西洋西岸。

冬季,鲐鱼大量集中于拉普拉塔河河口,到11月、12月向南部深海迁移,由于其数量大,因此成为许多食肉鱼的主要食物,2002年鲐鱼的捕捞量为1.6万吨,2010年后阿根廷进行人工繁育鱼苗,鲐鱼数量有所增加,拉普拉塔河河口是世界最宽的河口,三角形水域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多沙洲浅滩,水草丰富。

如图为拉普拉塔河口位置示意图。

(1)分析拉普拉塔河河口适宜鲐鱼生长的条件。

(2)简述拉普拉塔河河口的鲐鱼每年11月、12月向南迁移的原因。

(3)请你推测鲐鱼人工养殖业发展较快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在拉普拉塔河流域大力发展鲐鱼人工养殖?请表明态度并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鲐鱼的生长习性,结合拉普拉塔河河口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第(2)题,根据当地11月、12月所处季节,从拉普拉塔河河口与南部海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从市场需求量大,但自然繁殖量小来分析。

第(4)题,赞同,从产生的经济效益方面分析。

不赞同,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方面分析。

答案:(1)拉普拉塔河入海口附近,河水挟带大量营养物质注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河口底部,海水浅,光照好,水温适宜;软泥的沉积和水草有利于鲐鱼的栖息。

(2)11月、12月为南半球的夏季,并即将进入最热的时期。

拉普拉塔河河口纬度较低,此时水温较高,已不太适合鲐鱼生存,故鲐鱼迁移到水温较低的高纬度海域。

(3)鲐鱼消费量增加,对鲐鱼需求量增大;过度捕捞使得鲐鱼自然繁育量减少;鲐鱼养殖技术日渐成熟。

(4)观点一:赞同。

理由: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展鲐鱼养殖业能够增加就业。

观点二:不赞同。

理由:发展鲐鱼养殖业会污染海水;破坏食物链的稳定;破坏生物多样性。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费尔干纳盆地是西风在夏季也能够到达的地区,这里地形平坦,是中亚人口最密集、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州现存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核桃林、绵延几百千米。

核桃营养价值丰富,核桃树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土壤生长,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

目前,该地不少山下的村庄正在筹建核桃果品加工厂,以造福百姓。

贾拉拉巴德州府是核桃木家具的加工基地,以核桃木为原料的家具是高品质家具。

当地野生核桃林现在面临着严重的破坏。

如图为贾拉拉巴德地区位置及野生核桃林分布示意图。

(1)分析野生核桃林分布区核桃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2)贾拉拉巴德地区野生核桃产量大,但经济效益低。

试分析其原因。

(3)简析贾拉拉巴德州府发展核桃家具工业的有利条件。

(4)利用核桃木进行家具生产、发展核桃果业销售,都能为居民增加收益。

你同意哪一种发展方式?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野生核桃林分布区核桃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要从其所处区域的气候(光、热、水等)、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具体分析。

第(2)题,贾拉拉巴德地区野生核桃产量大,但经济效益低可能是社会经济条件导致的。

读图可知,野生核桃林分布区海拔较高,交通不便,很多野生核桃林难以进入;当地经济落后,资金及技术条件差,核桃加工能力弱。

第(3)题,贾拉拉巴德州府发展核桃家具工业的有利条件应从资源、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等方面分析。

第(4)题,如果选择制作家具,要考虑家具工业相对于出售林果的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利润大,且家具厂增加就业机会多;核桃木家具属高品质家具,消费市场广。

而卖核桃可以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同时,只是采摘不是伐木,有利于核桃林的保护;核桃林还是一种景观资源,可以发展旅游业。

答案:(1)地处内陆,年降水量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西风带来水汽,在山区形成降水,土壤较为湿润;等高线较为稀疏,地形较为平坦,土层深厚肥沃。

(2)位于高海拔山区,交通不便,很多野生核桃林难以进入;资金及技术条件差,核桃加工能力弱。

(3)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邻近中亚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位于边境且邻近交通线,交通通达度高;州府基础设施完善,信息通达度高。

(4)家具生产。

理由:家具工业产业链长,增加就业机会多;家具工业附加值高,利润大;高品质家具消费市场广。

或核桃果业销售。

理由: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利于核桃林的保护;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