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矿山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矿山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1 目的: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正确进行采矿作业,创造安全、高效的生产条件,加强采矿技术管理,促进生产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2 依据:《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上安全法规》,《采矿设计手册》,《冶金矿山测量规范》,《爆破安全规程》及采矿专业设计深度要求和有关矿山设计、施工规范要求等。

3 使用范围:在进行与采矿有关的勘探、设计、施工和生产组织中,以及在布置、检查和监督矿山生产工作中,均应遵守本制度。

4 采矿设计管理
4.1 地下矿山的采矿设计项目主要包括:开拓(中段)设计、开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采准设计(包括采场通风及采用崩落法采矿时必要的放顶工程设计)、回采设计、爆破设计、支护设计、重大技措工程设计等内容。

4.2 开拓设计、重大技措工程设计经总工程师研究决定审批后方可实施。

4.3 每项设计要明确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设计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水平,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不足一年的设计人员,不能独立进行设计。

4.4 设计所用的基础资料必须以相关专业部门审定后正式
提交的资料为依据。

5 回采设计管理
5.1 回采设计是采准设计的继续。

对无底柱、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是指在采准工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矿块落矿的中深孔或深孔布置设计;对于房柱采矿法是指在采准工程完成的基础上,确定矿块采切方案或落矿孔的布置设计。

一般情况下,回采设计应以采场为单元,特殊情况下可以以进路为单元。

5.2 回采设计一般由矿技术科或采区技术组指定专业技术
人员完成。

6 爆破设计管理
6.1 爆破设计是回采设计的继续。

由于爆破设计是能否有效崩落矿石的关键,且安全隐患多、技术要求严、工作量大、作业时间集中,必须严肃、认真、细致地对待。

6.2 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或房柱法的采场,应根据采场的不同情况,分进路或耙道进行标准设计,特殊情况下,应对每排孔进行设计。

采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的采场,必须进行大爆破设计。

7 支护设计管理
7.1 支护设计是指通过在已掘井筒、硐室及各种巷道中加固围岩使之在服务年限内保证稳定而进行的设计,分标准设计和专项设计,生产技术科要严格按照支护管理制度进行设计
管理。

8 采矿制图标准
8.1 为统一矿山采矿设计制图标准,进一步提高图面质量,使设计者有章可循,审核有据可查,使设计和施工之间有简捷共同语言,各矿山采矿制图标准要统一执行(85)冶基矿设字第37号《冶金矿山采矿制图标准》。

8.2 采矿专业各设计阶段的图纸,必须按标准绘制,并满足设计深度要求。

8.3 制图中应做到比例选择适当,图面布置合理,表达设计意图全面、清楚,图形投影正确,线条粗细适度,数字、文字和符号清晰,图面整洁。

图纸中使用的简化汉字、计量单位的名称及符号,必须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标准执行。

9 采矿施工管理
9.1 采矿设计确定之后,采矿工程施工是矿山生产的关键环节,因此采矿工程的施工管理是决定工程施工效率、施工安全、施工成本的主要因素,也是衡量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9.2 各工序的施工应根据局或矿下达的生产计划,按指定的作业部位、作业时间、作业量组织施工,没列入计划的工程不得施工。

遇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计划内容时,必须经矿主管领导和计划部门批准,签字后方可实施。

重大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措施计划,并经生产技术科审批。

9.3 要认真贯彻执行设计先行的原则,禁止无设计施工和边设计边施工。

各个工序的施工,必须严格按设计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要求及安全规程等进行施工。

10 采掘技术计划管理
10.1 采掘技术计划是编制矿山生产经营计划的基础。

它根据矿山生产的特点和规律,综合考虑矿山长远规划和国家及市场需要,结合矿山地质条件和开采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采掘设备及施工人员,安排采场衔接,以保证矿山持续均衡生产。

1.2 编制矿山采掘技术计划,应遵守下列原则
10.2.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10.2.2 遵循矿山发展的宏观规律,认真执行矿山的技术政策;
10.2.3 根据矿山长远发展的需要,加强探矿工作,合理安排开采顺序及部位,要求生产准备矿量要达到核定标准,以保证矿山生产持续平衡;
11 地压管理及采空区处理
11.1 各矿山必须加强地压管理,配备必要的人员、设备和仪器。

根据矿岩的稳固程度,制定统一的顶板分级标准和分级管理制度。

11.2 研究、总结矿山地压显现规律及影响地压显现的主要因素,一是地质环境的影响;二是采矿方法的影响。

11.3 根据矿床地质构造、矿岩物理力学特征、矿岩的最大允许暴露面积及采空区分布情况进行岩体的稳定性程度评价。

11.4 根据地压规律和岩体稳定性程度,采取综合措施制定各矿山地压的控制方法,达到控制地压,维护矿岩稳定的目的。

12 矿量管理
12.1 矿产资源作为一种资源性资产,必须严格管理,一是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二是加强民采矿点的管理,严防越层越界,乱采滥挖。

12.2 根据地质储量保有情况,结合矿山生产安排,区分可采和不可采的地质储量,计算可采各级储量保有期限,确定资源危机程度,及时提出进行下中段、深部及矿区外围的勘探建议,采取强有力措施,以保证矿山持续均衡生产。

13 技术档案管理
13.1 根据档案分类,采矿技术资料是指我公司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形成的按归档制度集中保管起来的各类文件材料(包括各类设计资料、台帐、竣工图等)。

13.2 所有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有关采矿方面的科技文件材料,均由各单位技术部门收集、整理,并经审核组卷后向档案部门移交。

13. 3对违反保密法则,故意或过失泄露采矿技术资料,对
责任者给予追究责任,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惩处。

14 采矿技术资料的归档范围及要求
14.1 采矿生产中长远规划,年、季、月计划,年度采掘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初步设计,中段闭坑总结报告,开拓施工图设计,采准设计,重大技措工程设计,测量控制资料,采场台帐,年度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台帐及外出考察报告等;
14.2 各类工程的设计审查,设计变更及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资料;
14.3 凡需归档的资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纸、表格、照片、磁盘等)一般归档一份,重要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重大技术方案及上报重要指标应归档两份;
14.4 自行设计的项目应在设计工作完成之后两周内办理归档;
14.5 定期的文件材料(如月报、原始记录等)一年归档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