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原理与实务案例
诺基亚战略选择的案例
1977年凯雷莫成为诺基亚的新总裁后开始涉及 电子行业。他把目光瞄向家用电器、计算机、 BP机等。并开始收购公司,收购了一家德国电 视机厂,瑞典的计算机公司及美国的一家传呼 机公司。但他忽略了日本索尼、荷兰菲利普、 美国IBM等竞争对手的强大,公司节节败退, 股东意见很大,凯雷莫承受巨大压力,1988年 12月2日他自杀身亡。1991年,诺基亚最大的 股东一家投资银行竟乞求爱立信(瑞典)收购 ,但被轻蔑的拒绝。
战略规划的原因
1990年GE的总裁杰克韦尔奇预言,与90 年代的发展速度相比,80年代就像是在 野炊和散步;1999年微软的比尔·盖茨提 出:数字信息速度的增加,使企业未来 10年中的变化超过过去50年的变化。
战略规划方法
PEST分析:
– 政治Politics, – 经济Economy, – 社会Society, – 技术Technology
新设法人融资案例-福建千万吨炼油 新设法人融资案例- 一体化项目
2007年2月25日,福建千万吨炼油乙烯项目合资合同 在京签署。这一合资项目由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福建省与中石化各持股50%)、埃克森美孚和沙 特阿美按50%、25%、25%的股比投资兴建,预计 将于2009年初建成投产。该项目将现有的福建炼化 的炼油能力从400万吨/年扩大到1200万吨/年。同时 ,将新建化工装置,一套8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 一套8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一套40万吨/年聚丙烯装 置和一套70万吨/年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此外, 还将建设包括30万吨级原油码头、热电联产装置等 公用工程配套设施。
企业核心竞争力案例
日经BP社以《战胜中国制造-日本企业 的5张王牌》为题发表文章,认为日本企 业应该在先进生产方式、及时响应客户 、专利、质量品牌和产品设计开发等5方 面加强。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中国制造一 定被打败,中国创造一定不会被打败。 2003年,新疆枕头厂打电话要清洗荞麦 皮的洗衣机。
诺基亚战略选择的案例
国家级考试
注册建设监理工程师(1993年), 设备监理工程师(2005年),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2003年),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 建设项目管理师(2006年)。
二汽集团
湖北二汽,1969年开始建立,当时主要生产东 风牌卡车,1981年正式更名为东风汽车集团。 为避免打仗,选址在湖北省十堰市(山区), 因为湖北是中国的中心,十堰市是山区,采用 分散分布,有25个分厂,23个在山沟里,遍及 200多平方公里,厂之间全部需公路连接,运输 管理费用很高。二汽集团后来又在武汉、襄樊 建立生产基地,为连接各生产基地,建孝感到 襄樊的高速公路,长243.5公里,预算70亿元。
技术经济学原理与实务案例
吴卫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专业的早期毕业 生到一家公司工作,设计了一种电机, 技术上一流水平,但因成本太高,价格 太贵,卖不出去。美国的教育家找出原 因,认为学生不懂经济。后来,在这所 著名的学校里成立了斯隆管理学院,对 未来的工程师进行经济知识教育。
汽车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19世纪80年代由戴 姆勒和本茨制造的,由于成本太高,在 相当一段时间内,汽车仅是贵族的玩物 。后来,亨利福特的努力,使每辆汽车 的售价不断降低,到1916年为360美元, 汽车使用成本也很低。
贝尔电话研究所
美国的贝尔电话研究所1960年研制成功 电子电话交换机,但因成本太高,3年后 才代替纵横式交换机,被西方电器公司 董事会决定生产。
今天,人们谈起诺基亚,一定会把它和尖端的 移动通信相联系,但它最初却不是做这个的。 1865年,工程师弗雷德里克在芬兰南部的诺基 亚河畔修建了一个木材加工厂,加工木板和纸 浆。加工厂取名“诺基亚”。1922年,该厂与 芬兰的一家小的橡胶制品厂(生产胶鞋和胶胎 )及一家电缆厂(生产电线)合并。 1967年,扩充为诺基亚集团。生产尿布、胶鞋 和用于小船上的胶胎为人们熟悉。
寡头垄断的案例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2003年的电信大重组中 ,分区而治,形成了“南电信,北网通”的局 面,即中国电信主要负责南方21省市,中国网 通主要负责北方10省市的业务,双方可进入对 方领域公平竞争。2007年中国电信和网通互相 勾结,签订竞合协议,约定从2007年3月起, 双方开始停止在自己非主导区的用户发展和项 目投资, 并把截至到2月28日的用户资料提交 给对方。但之前的用户不提交,所以双方暗中 搞小动作,有些地区2月份的用户增长达150% 。
新设法人融资案例-京唐钢铁项目 新设法人融资案例-
2007年3月9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从发改委获悉,国务 院最终批准了首钢京唐钢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此项 目建设全面启动。根据批复,批准首钢关停北京地区800万 吨钢铁产能、淘汰河北73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的同时,在曹 妃甸新建钢铁大厂。京唐钢铁项目由首钢京唐钢铁公司负责 建设,其中,首钢占51%股份、唐钢占49%,项目总投资 677.31亿元。2004年初,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并进行全市 工业布局结构调整,北京市提出首钢搬迁至河北省唐山市曹 妃甸的计划。首钢涉钢产业全部迁往曹妃甸,芯片制造等非 涉钢产业及首钢总部仍留在北京。2008年底,曹妃甸精品钢 铁基地将形成485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底,将形 成97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能生产热轧、冷轧等高端产 品替代进口产品。该厂将是我国第一个临海而建的钢厂,集 220项世界先进工艺。
关于土地使用费
2007年3月23日北京青年报报道,重庆轻轨杨家 坪战的旁边,“史上最牛钉子户”的二层小楼犹 如一座孤岛,已经存在了2年。双方协商40次未 达成协议,当事人吴苹和杨武,另一方是正升百 老汇项目开发商(由立项报告、用地许可证、建 设用地审批书),开发商从银行贷款的利息每天 就有6万元的损失。2004年8月31日,重庆市九龙 迫区房管局下发拆迁许可证。该二层楼评估价 247万元,房主要求还房和赔偿600多万元。
工程项目投资实例
三峡工程:2039亿元/1800亿元 青藏铁路:330亿元 西气东输一期工程:1400亿元 上海虹桥机场改建:153亿元 京唐钢铁项目:677.31亿元 小浪底工程:347.24亿元/309.24亿元 鸟巢(国家体育场):建安费23,1亿元 /28.9亿元 悉尼歌剧院落成时工程总花费5 000万英镑, 是设计估算的14倍多,且延期10年完成。
宝钢集团
宝钢,1978年开工,位于长江出海口处 ,开工两年半后才进行可行性研究。厂 区地基承载力不够,400吨高炉要求承载 力45吨/平方米,而厂区平均12吨/平方米 ,后果是下陷,解决办法:打桩,桩有 钢管、水泥桩、沙桩,此一项费用11亿 ,另外,厂区标高3.2—3.6米,长江洪峰 水位4.2米,填土方800万立方米,费用 900多万元。
诺基亚战略选择的案例
1992年,现任总裁乔玛奥利拉临危受命。他敏锐地捕捉 到一个机会,为GSM标准开发相应的手机产品。当时, GSM远未成熟,整个移动通信市场被摩托罗拉和爱立信 把持。但奥里拉遇见GSM手机必将代替模拟方式成为第2 代手机标准。他给诺基亚定下了战略目标:只以手机和 手机网络设备为发展方向,以GSM手机为重点,做全球 市场,增值产品和服务。传统产品一个不留。 1993年,欧洲各国先后开始采用GSM数字手机通信标准 为新的统一标准。诺基亚将它精心准备的突破性产品— —2100系列手机推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摩托罗拉则 贻误了战机。 这里我们看到战略分析及选择的正确造就了新的诺基亚 。
完全垄断的案例
20世纪70年代,施乐几乎成了复印的代名词,拥有 1700件与复印过程相关的专利,占美国复印机市场 的95%份额,1972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起诉施 乐,认为它将专利作为垄断的一种手段。1975年7 月,施乐允许其他竞争对手使用某些未来的专利, 并且撤回所有对其他公司侵权的起诉。以日本理光 公司为首的进入者开始进入复印机市场,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降 。1980年施乐在美的份额46%,1998年营业收入 200.19亿$,1999年位于世界500强的182位,2000 年股价市值只有80亿$,负债180亿$,申请破产被 兼并。
埃及阿斯旺水坝的决策失误
闻名于世的埃及阿斯旺水坝,1960年动工,1970年竣工,达 到了原定目标—控制了水早灾害,灌溉了农田,获得了大量 电力,但由于事先没有对高水坝建成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作 充分的估计和分析,因而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由于尼罗河 的泥沙和有机物质沉积到水库底部,使尼罗河两岸的绿洲失 去了肥源,土壤日趋盐渍化、贫瘩化;由于尼罗河口供沙不足 ,河口三角洲平原从向海伸展变为朝陆退缩,使工厂、港口 、国防工事有陷入地中海的危险;由于缺乏来自陆上的盐分和 有机物,致使盛产沙丁鱼的渔场毁于一旦;由于大坝阻隔,使 尼罗河下游奔流不息的活水变成了相对静止“湖泊”,为血 吸虫和疟疾蚊的繁殖提供了生存条件,致使水库一带居民的 血吸虫发病率达到80%-100%。这一切,使埃及付出了沉重的 代价。阿斯旺水坝堪称“成功的工程,失败的决策。”这一 例子说明了任何一个决策目标都要注重它的整体效应,不能 顾此失彼。
资金时间价值的案例: 资金时间价值的案例:
纽约是美国的经济中心,而纽约的核心 区是曼哈顿岛.该岛只有57.9km,原是 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626年,荷兰人以 价值大约为60个荷兰盾(相当于24美元)的 小物件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曼哈顿岛 ,辟为贸易站,称之为“新阿姆斯特丹 ”。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 公爵占领了这块地方.改称纽约(New York)。
既有法人融资案例-英特尔25亿美元 既有法人融资案例-英特尔25亿美元 大连设厂获批
2007年3月14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国家发改委网站 的消息称,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已经核准英特尔 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建设项目 。该项目拟建成月产12英寸、90纳米集成电路芯片5.2万 片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为CPU芯片组。项目总投资25 亿美元。所需资金全部由英特尔亚洲控股有限公司自筹 解决。公司董事长贝瑞特将于26日来华在人民大会堂正 式宣布这一项目。但至今仍无美国官方批准的消息。多 年来,美国一直严格延续着《瓦森纳协定》。作为冷战 时期的产物,该协议的签署国家达几十个,它禁止向中 国、苏联、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输出先进芯片技术。英特 尔董事长曾多次批评美国这一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