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课程标准分析: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因
素”,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
(1)重视学生“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例分析,实现了学生从知识学习向素质培养的转变。
2.教材内容分析:山岳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和内力作用密切相关。
所以本
节内容在继上节内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后,将山岳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对这个案
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同时又是对初中有关
地形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升华。
这一节教材的内容共可包括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岳的形成;另一个是山岳对交通的影响。
第一部分的内容——山岳的形成,教材首先指出山岳的形成和内力作用关系密切,然后对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基本形态特征和规模进行分析。
由于褶皱山和断块山是形成于一定的地质
构造上的,所以教材在讲述这两种山岳的形成时,都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两种最基本的地质构造
开始讲起,并且教材还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的内容——山岳对交通的影响,教材主要分析了山岳对交通三方面的影响:对运输线
路结构、对线路分布格局和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并且设计了相应的活动题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年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合作、探究能力还较欠缺,需要加强指导;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一般,仍需恰当地启发,适当点拔;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个
性和才能,对讨论、发展环节较感兴趣,但得注意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分析,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2.通过火山景观图与示意图,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通过“活动1、2”,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培养其读图、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活动3”,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课本上学到的
知识和生产、生活相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共同体,进行信息的采集、分类、分析等活动。
2.利用直观的图片、图像等进行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课内、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
而提高人文素养。
3.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应和环境和谐统一。
四、教学重、难点及处理:
重点:“山岳的三种类型”,“山岳对交通的影响”
难点:“背斜、向斜”的判断。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前材料收集;课堂的质疑、合作、探究;课后的作业。
五、教学方法:
1.教法。
启发式教学:本节教材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对图的理解与分析。
因此,采用在学生读图分析、课堂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为主的方法进行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以其形象观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感人的解说,增加了真
实性、趣味性。
在短时间内使大量无法直接观察的感性材料呈现在眼前,激发联想,有利于课堂教学。
2.学法
小组探究法通过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利于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也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更多的学生有交流、发言的机会,其正体现学习共同体中“平等的首席”。
六、课时安排与板书设计
断块山背斜
1.山岳褶皱山向斜
火山
①运输方式的选择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②交通线的分布
③交通线的走向七、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准的要求,《山岳的形成》这一节是作为分析认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一个案例,目的是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白到内力作用是如何改变地表形态的,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这一节学生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不多,但“山岳的形成”涉及到地壳运动,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
该节课可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是:将传统和现代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多种教学用具(动画、图片和模型等)协调地运用到教学中,而不显得重复。
例如:在讲授褶皱和断层的形成时,既有动画演示,也有利用粉笔、竹片来作演示的原始方法;还有就是利用图片和模型来讲授褶皱和断层的形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开展小组学
习,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及时的评价鼓励。
基本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改进:课堂上有较多学生小组活动时,要很好地控制好讨论时间;设计问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并且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引导,否则学生的头绪会比较混乱,思维过于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