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

(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

(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考纲: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与作用一、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正常菌群:在人体的皮肤、黏膜与外界相通的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生殖泌尿道)等部位,均存在着对人体无害的庞大的微生物群,它们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群体内部或它们与人体之间,均形成一种自然生态体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经常保持着生态平衡。

正常菌群的定义归纳1.部位:人体的皮肤、黏膜与外界相通的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生殖泌尿道)等。

2.菌群:-常居菌(正常菌群)和暂居菌(过路菌);-对人体无害。

3.正常菌群绝大部分是厌氧菌,在人体特定部位定植,密度极高。

二、人体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营养作用—降解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合成维生素B2、维生素K、叶酸、泛酸等。

2.免疫调节作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

3.定植抵抗力作用—代谢产物杀伤侵入有害细菌。

例如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产生抗菌性脂类,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

4.生物屏障作用—通过黏附和繁殖形成一层自然菌膜,是一种非特异的保护膜,抵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及定植。

正常菌群被视为机体防止外来菌侵入的生物屏障。

5.其他作用—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等还有降低胆固醇、降血氨、抗衰老等作用。

微生态的平衡与失衡一、微生态平衡定义: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动态的生理性组合,达到定位、定性、定量三个方面的平衡。

微生态平衡对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但许多因素如疾病状态、有创诊疗措施及大量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等,都会影响人体微生态的平衡。

定义:在外环境影响下,正常微生物之间及正常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平衡状态改变,由生理性组合转变成病理组合的状态。

微生态失衡可表现为菌群失调和移位。

(一)原位菌群失调指正常菌群虽仍生活在原来部位,亦无外来菌入侵,但发生了数量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即出现了偏离正常生理组合的生态学现象,可对宿主产生某种不良影响。

根据失调程度不同,原位菌群失调可分为三类。

一度失调:【原因】外环境因素、宿主患病或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如使用抗菌药物或化学药物治疗)的作用。

【结局】一部分细菌受到了抑制,而另一部分细菌却得到了过度生长的机会,造成某些部位正常菌群的结构和数量发生暂时性的变动,即为一度失调。

失调的因素被消除后,正常菌群可自然恢复,临床上称这为可逆性失调。

二度失调:【原因】正常菌群的结构、比例失调呈相持状态。

【结局】菌群内由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

去除失调因素后菌群仍处于失调状态,不易恢复,即具有不可逆性。

【表现】慢性腹泻(肠炎)、肠功能紊乱及慢性咽喉炎、口腔炎、阴道炎等,临床常称为比例失调。

三度失调(亦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原因】常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使大部分正常菌群消失,而代之以暂居菌或外袭菌,并大量繁殖而成为该部位的优势菌。

【结局】原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种占决定性优势。

【表现】急性重病症状,如难辨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

白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等都可能成为三度失调的优势菌。

(二)移位菌群失调也称定位转移或易位,即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的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中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

【原因】多为不适当地使用抗菌药物,即该部位的正常菌群被抗菌药物抑制或消失,从而为外来菌或过路菌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定植的条件。

【易发】—外科手术、插管等侵入性诊疗;—免疫力低下的病人。

【表现】横向转移—从下消化道向上消化道转移;—从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转移。

纵向转移—从皮肤及黏膜表层向深层转移;—从肠腔向腹腔转移;—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

细菌的定植与定植抵抗力一、细菌定植的概念各种微生物(细菌)经常从不同环境落到人体,并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细菌定植”。

细菌定植是人类的机体与正常菌群或其他各种微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生关系。

定植的微生物必须依靠人体不断供给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和繁殖,才能进而对人体产生影响(如导致感染)。

但是,人体也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一系列防御机制,在正常情况下足以抵御各种微生物的侵袭。

1.必须具有黏附力细菌只有牢固地黏附在机体的黏膜上皮细胞上,才不会被分泌物、宿主的运动或其器官的蠕动冲击掉,这是细菌能够在人体定植的关键。

定植的微生物的黏附机制相当复杂。

2.必须有适宜的环境细菌要长期生存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即定植部位的各种环境因素,如氧化-还原电势,pH值和营养物质等要能满足定植细菌的需要。

3.必须有相当的数量在定植过程中,有一部分细菌会因黏附不牢固而脱落,即使已初步定植的细菌也会随上皮细胞的代谢活动而被排出。

因此,从一开始就必须有大量的菌群,才可能有一定数量的细菌定植成功。

实际上,细菌定植与宿主的生理机制是一种生态平衡过程。

三、定植抵抗力有些微生物不能在人体定植,一方面是因为环境条件不适宜,另一方面是由于宿主机体存在着定植抵抗力。

定植抵抗力:已在特定部位定植的正常菌群一般都具有抑制其他细菌再定植的能力。

四、去污染的概念【定义】人为地将机体的正常菌群或已定植的细菌,部分或全部去除的一种防止感染措施,一般可分为全部去污染和选择性去污染两个类型。

1.全部去污染:在术前常常先给病人使用各种强力的广谱抗菌药物,试图在“绝对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

2.选择性去污染:采用窄谱抗菌药物,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类细菌。

医院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一、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的特点医院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通常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肺孢子虫、弓形虫、衣原体和疟原虫等,其中以各种细菌最为常见,约占95%。

所以,有人常把病原微生物笼统地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有以下几个特点:1.大部分为人体正常菌群的转移菌或条件致病菌,对某些环境有特殊的适应性。

【举例】表皮葡萄球菌和不动杆菌,可黏附于人体表面,一旦静脉或动脉置入管道被它们污染,就很容易引起败血症;大肠埃希菌能黏附在泌尿道的上皮细胞上,从而成为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2.常为多重耐药菌株,有较强和较广的耐药性。

同一种细菌,在医院内分离出菌株的耐药性更强、更广。

3.常侵犯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

如病人—病人通常抵抗力弱,对细菌较敏感;—病人往往接受过某些侵入性诊断或治疗。

二、医院感染中常见的细菌1.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分布】自然界、人的皮肤,人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

15%的人长期携带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传播途径】手传播,从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或食用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食物或吸入染菌尘埃致病。

有活动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有大量该菌定植的病人可排出大量细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源。

2.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非发酵菌、假单胞菌属。

【分布】医院的各种潮湿地方、物品上,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其他细菌更强。

【传播途径】可来自环境污染,如消毒液、尿壶、尿管等,医务人员的手,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以及病人自身的内源性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可引起泌尿道、伤口、皮肤与软组织等部位感染。

3.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和土壤中,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是条件致病菌。

【传播途径】可通过病人之间及工作人员与病人之间的接触或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如留置尿管、静脉置管等引起感染。

常引起泌尿道、腹腔、胆道、血液等部位感染。

4.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阴性杆菌。

【分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也是人和动物肠道和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

易在病人的上呼吸道定植,是ICU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传播途径】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

该菌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手术切口及血液的感染。

三、医院感染中常见的其他病原体1.真菌常见的真菌感染有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曲霉菌。

念珠菌感染多发生在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或免疫力低下病人身上,常导致深部感染。

2.病毒易引起医院感染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等。

习题:医院感染间接传播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A.医疗器具B.一次性物品C.病人间的传播D.医务人员的手E.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很多细菌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间接传播。

因抗生素使用不当,大肠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转移到泌尿道定居,这种现象称A.生存B.共生C.定植D.定居E.移位菌群失调『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也称定位转移或易位,即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的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中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

原位菌群三度失调是指A.菌群的结构比例失调呈相持状态B.菌群由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C.出现菌群交替症D.菌群失调具有不可逆性E.临床多表现为慢性肠炎和阴道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三度失调(亦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

下列关于原位菌群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A.也称定位转移B.即正常菌群在外来菌的入侵下在原有部位发生了数量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C.失调因素被消除后,正常菌群均可自然恢复D.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仅发生原位菌群失调E.二度失调为菌群发生了病理波动『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二度失调:【原因】正常菌群的结构、比例失调呈相持状态。

【结局】菌群内由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

患者男,63岁。

因脊髓损伤导致尿失禁,留置导尿管10天。

近日出现发热。

尿液检查有大量白细胞。

该患者最可能发生A.原位菌群一度失调B.原位菌群二度失调C.原位菌群三度失调D.移位菌群失调E.无菌群失调『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移位菌群失调也称定位转移或易位,即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的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中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