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写字教学方法初探
一、练习书写自己和同学的姓名。
一二年级学生一个明显的写字心理特点,就是要求教师对他们所写的字及时予以评价。
而每个人都有被人知晓的强烈愿望,对自己的名字尤其如此。
教师据此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名字:记住自己名字的笔画名称,掌握自己名字的间架结构特点,再加以反复练习。
学生掌握得快,为进一步形成写字技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提高了认真写字,写好字的积极性。
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学生书写自己好朋友的名字,并请好朋友当指导老师,教师也及时做好“正反馈”,对写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对写得不够好的帮助纠正,并鼓励。
二、与语文识字教学相结合。
在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有代表性的字的发笔顺序、偏旁结构的位置、字的整体特点,使他们一个字一个字过关,逐渐掌握这些字的书写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力求写美观。
小学语文低段写字教学中,相当广泛地穿插了写字知识。
每篇课文中的二类生字教参中都附有相应的写字指导,准确而精当。
而写字课则是有计划的系统训练。
将二者有机结合,进行实用而灵活的写字教学,很有实效性。
学生能将写字课上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消化吸收,形成相应的写字技能。
三、组织课外兴趣小组。
有位科学家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把学生分成若干课外写字兴趣小组,各个兴趣小组的课外活动,在教师的统一规定下自行安排,每个星期五集中检查辅导,基础好的学生为其他同学指点写字中的不足之处,而基础差的学生则能从“小老师”的讲解中汲取营养,这样还能密切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强班级凝聚力。
并且教师平时收集相对优秀的作品,定期举办写字专栏,以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评价,增强学生认真写字、写好字的积极性。
四、以星级活动方式开展书写竞赛。
采用这种激趣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进一步引起更强烈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学好写字。
采取小组编成的方式,其中在写字上成绩比较优异的为小组长,每组另外三人,其中两个写字成绩较好,另一个成绩较次。
采用作品数定星级的办法(每个小组多一篇优秀作品,就由老师在竞赛栏中贴一颗星,作业上交时间不固定,可随写随交,期中总结一次,期末总结一次,并在期末考试时评定优胜小组。
作品写正楷小字,每篇作品不能少于20字,不能多于50字。
获得优胜小组的,每个小组成员可得一张“写字小明星”奖状及相应奖品)。
学生统一用书法纸,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指点,但上交作品必须由本人执笔书写。
总之,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口,采用上述方法促使其技能的升华提高,让他们在探索汉字书写知识、技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及至最终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自由翱翔。
现代人不可能像汉朝书法家张芝那样天天洗砚台,把池塘水洗黑了,更不可能像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单身居寺楼一练就是三十年,眼下的孩子几乎全
是独生子女,教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但在指导学生进行临摹的过程中,教师如何使教材中枯燥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为形象可感的东西呢?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课前教育法:
凡事预则立,写字教学也是一样,要十分重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准备好学具。
能否上好一堂写字课,能否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具的准备齐全与否,就影响了教学进程,甚至因教具、学具的不齐全影响到教学效果。
在教学之前,要告诉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削好铅笔,准备好橡皮,把字贴和作业本按规定的位置放好,然后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坐姿和执笔方法,如果忽视儿童这些毛病,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不仅不能在课堂上准确完成课堂作业,还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2、创造优良环境。
课堂教学应创造一个幽静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逐步养成心静的良好习惯。
教师可利用组织教学的一分钟时间里让学生闭目入静,足安心静,稳定其情绪使学生主动地把自己的心里活动指向和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
古人说:“心燥则笔燥,心静则笔安”。
心静才能凝神静气,呼吸平稳,掌握好屏息时间,为提高学生仔细观察,开发思维,打下了良好基础,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调节气血,改善大脑及全身疲劳效益极佳,有着许多益处,大家不妨试一试。
( 二 ) 规范姿势法
教书者切记:执笔、坐姿乃学习书法的首要法则,不可小视。
1 .正确的坐姿不仅有意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为学习好书法奠定好
基础。
其要点是:( 1)双足分开,其距离与上部双肩相等。
必须很自然地稳踏地面。
( 2)腰、背应很自然地伸直,切忌僵硬用力。
( 3)两肩应齐平,不得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前胸正向桌边,与桌边至少要相隔一个拳头以上距离。
2 .执笔方法。
古往今来,书法家的执笔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凡有成就者,总是遵循了一定的原则。
如元朝郑杓《衍极》中说“夫执笔者,法书之机键也。
”其主要有三条。
( 1)正确采用“三指”执笔法。
很多人以为不必要学执笔,便自行其事,结果不但学没学好,还养成了积久难改的陋习。
因此,尤其对于初学者必须严格遵守“三指”执笔这一法则。
( 2)“指实掌虚”。
执笔有“指实掌虚”之说,流传已久,并为历代书法家所公认。
这四个字的重点在“掌虚”,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
使虚而宽”。
“虚”“宽”二字是共同必守的原则。
如果掌心不空虚,笔管在受中,势必执死,挥适手阻。
( 3)切忌过紧。
北宋黄佰思《东观余论》中说“唐中叶以后,书道下衰”,部分书家犯了执管过紧之病,也是下衰原因之一。
唐林蕴《拨镫序》中:“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
”未帝在他自述学书经验时论到:“学书贵弄翰,蛹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讯天真,出于意外”。
(见《群玉唐帖》第八卷)因此执笔切忌过紧。
昌黎先生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因此,每位书法教师的使命任重道远。
要把学生已经形成不正确的坐姿、执笔方法作为教学汇总的首要顽疾来拯救,随时发现,随时解惑。
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书法的正确道路上来。
三、组织课外兴趣小组。
有位科学家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把学生分成若干课外写字兴趣小组,各个兴趣小组的课外活动,在教师的统一规定下自行安排,每个星期五集中检查辅导,基础好的学生为其他同学指点写字中的不足之处,而基础差的学生则能从“小老师”的讲解中汲取营养,这样还能密切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强班级凝聚力。
并且教师平时收集相对优秀的作品,定期举办写字专栏,以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评价,增强学生认真写字、写好字的积极性。
四、以星级活动方式开展书写竞赛。
采用这种激趣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进一步引起更强烈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学好写字。
采取小组编成的方式,其中在写字上成绩比较优异的为小组长,每组另外三人,其中两个写字成绩较好,另一个成绩较次。
采用作品数定星级的办法(每个小组多一篇优秀作品,就由老师在竞赛栏中贴一颗星,作业上交时间不固定,可随写随交,期中总结一次,期末总结一次,并在期末考试时评定优胜小组。
作品写正楷小字,每篇作品不能少于20字,不能多于50字。
获得优胜小组的,每个小组成员可得一张“写字小明星”奖状及相应奖品)。
学生统一用书法纸,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指点,但上交作品必须由本人执笔书写。
总之,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口,采用上述方法促使其技能的升华提高,让他们在探索汉字书写知识、技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及至最终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