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工艺及节能分析讲解
技术经济分析和综合利用
2.降低能耗和能量综合利用 合成氨工厂是大量消耗能量的工业,因此降低能耗一直
是技术改造的一个最重要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六 十年代中期,每生产1t氨的能耗以降低到35~36,仅及老式 的以煤为原料的能耗(88)的40%,七十年代由于采用种 种新技术,能耗进一步降至30~31,80年代已达到25~26 以下。
投资/亿元 能耗/(GJ。t-1) 成本/(元。t-1)
各种原料制氨的经济指标
天然气
5.6 28~30
257
石脑油
6.5 35.5 309~447
重油
8.0 41.8 220~280
煤焦
/ 54.4 500
从世界范围讲,以天然气,油田气为原料的工厂占60%以上。其 次是与天然气接近的轻油和炼厂气。以煤为原料的只不过10%。
原则:不析碳,原料充分利用,能耗小。
空速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催化剂的气体量(标准状态下的体积)。单位h-1.
基准:以整个原料气的干基、湿基,或以甲烷、氮气为 基准。催化剂活性高时都可增加空速,以提高生产能力。 实际操作时,二段转化为了使催化剂即将更换时仍能满 足工艺要求,可选低一点。但空速的决定与日产量有很 大关系。
技术经济分析和综合利用
(1)它有一整套热回收系统,所以能量消耗少,这就是大 幅度降低成本的主要原因。 (2)它采用高速(每分钟1万转以上)离心压缩机。与往复 压缩机比较没有易损零件(气阀、填料、活塞环等),连续 运转安全可靠,生产能力大,单机运行(不用多机并联,也 不用设备机),占地面积小,因此投资和维修费用较低。这 是降低成本的另一重要原因。 (3)由于采用离心压缩机,避免了润滑油污染气体,可以 使氨的合成设备减少,流程更加合理。
N2、H2 原料气制取 净化 压缩 合成 分离
液氨
氨合成塔
1. 结构特点及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维持自热、有 利于升温还原、催化剂生 产强度大;催化剂床层分 布合理、保持催化剂活性; 气流均匀、压降小;换热 强度大、换热体积小、塔 内空间利用率高;生产稳 定、操作灵活、操作弹性 大;结构简单可靠、内件 有自由余地。
综合化:一方面是多种化工过程(传动过程、传热过程、传 质过程、化学反应过程)有机地组合;另一方面是为了提 高原料和热量的综合利用。这种综合利用常使生产过程中 出现大量物料回流和热量回流,以及不同产品的联合生产。 上述两种综合化出是其他工业生产很少有的。
技术经济分析和综合利用
评论化工生产的标准和其它工业一样,概括地讲 就是高产、优质、低耗、安全生产。联系化工实际, 也可以概括成:物料和能量的综合利用率,减少生产 费用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等。
一段炉温度 主要考虑投资费用及设备寿命,
一般选择760~800℃
原因:一段炉最重要最贵的合金钢管在温度为 950℃时寿命8.4万小时,960℃时减少到6万小时。 一段炉投资约为全厂30%,其中主要为合金钢管。
二段炉温度 主要按甲烷控制指标来确定。压力和 水碳比确定后,按平衡甲烷的浓度来确定温度。一
下表说明了国外大型化合成氨厂在投资和生产费用方面 的经济成果。
技术经济分析和综合利用
不同生产规模的投资
产量/( t•d-1 )
200
主要设备费/百万美元
3.6
附属设备费/百万美元
0.9
总建厂费/百万美元
4.5
400 600 800 1000
5.8
7.7
9.5 11.2
1.5
1.9 2.4 2.8
7.3
9.6 11.9 14.0
比投资/(美元•吨-1•年-1) 4.3
52.1 45.7 42.6 40.0
表中指出,生产规模增大,投资也增大,但比投资却下 降。生产成本不仅与原料的种类和价格有关,还与设备规 模有关。生产规模超过1000 t•d-1 以后,生产成本的降低越 来越少。与此相反,对于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等可能提出 更高的要求。因此,工厂规模和其他技术经济指标一样, 在一定条件下是有一个限度的。
鉴于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许多国家都集中主要力量解决 与合成氨有关的技术和理论问题。如高压技术、煤的气化、深冷技 术、气体净制、特种钢材、催化理论等。因此,合成氨的发展,又 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指导了其他新型的工业,如人造石油、甲醇、尿 素的合成。乙烯的高压聚合等。
氨是用氢、氮合成的,所以合成氨的直接原料为氢和氮
氨合成原则流程
氨的生产过程,粗略的讲可分成四步:原料的生产;原料气 的净化;氨的合成;氨的分离。除氨的合成外,其它过程的转化率 和分离率都比较高。由于氨合成的转化率较低,反应后的气体经氨 分离后循环返回合成塔。氨生产的原则流程:
造 原料
净 化
氨 的 合 成
氨 的 分 离
氨
气
循环气
在这个原则流程中,氨的合成是核心,原料气的生产和净化 工艺必须满足氨的合成要求,氨的分离和循环气返回合成塔 的工艺,也主要是根据合成反应的结果来确定的。
调温方便、床层通气面
图 1.37
大阻力小。
一种径向冷激式合成塔如图 1.40。其优点是:气体通过 床层路径短,通气面积更大, 阻力更小;适宜用更小粒度 催化剂,提高内表面积,减 少内扩散影响;催化剂还原 均匀;降低能耗,更适宜于 离心式压缩机。
图 1.39
图 1.40
技术经济分析和综合利用
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向,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大型化:一是过程综合化。大型化不中是产量大规模化,主 要是设备大型化,大型化工生产的一个设备的生产能力实 验室的比较,可以大几万倍。这就给生产带来许多问题。 这是其他工业生产很少有的。
2.几种典型合成塔结构 一种合成塔结构如图1.34。
图 1.34
单管并流式合成塔和轴
向冷激式合成塔结构如
图1.37和1.38。目前大
型氨厂用冷激式多,它
具有各床层温度调节方
便,操作更接近最佳温
度。其操作床层温度分
布情况如图1.39。
冷激式合成塔主要优点:
结构简单、催化剂分布 图 1.38
和温度分布均匀、控温
以一个用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厂为例,生产的 各项费用中原料占40%,补充材料为催化剂等5%,电 和水费5%,人工和管理费20%,,折旧27%,税收 3%。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数字。如果该用其它原料, 原料费最高可达60~70%。补充材料费主要决定于工 艺条件和操作水平。人工和管理费用主要取决于生产 规模等。
般要求yCH4<0.005,出口温度应为1000°C左右。实际 生产中,转化炉出口温度比达到出口气体浓度指标
对应的平衡温度高,这个差值叫平衡温距。
T=T-Te(实际温度-平衡温度)
平衡温距低,说明催化剂活性好。一、二段平衡温
距通常分别为10~15 °C和15~30 °C 。
水碳比
水碳比高,残余甲烷含量降低,且可防止析碳。因 此一般采用较高的水碳比,约3.5~4.0。
化肥厂合成氨工艺过程及节能分析
合成氨 Synthesis of Ammonia
小组成员:王涵森、王文亮、张帆、屈卫、吴位峰、刘伟、邢海轮、姚宝玮
一、 概 述
1、合成氨的重要性 氨的合成使人类从自然界制取含氮化合物的最重要方法。氮则
是进一步合成含氮化合物的最重要原料,而含氮化合物在人民生活 中都是必不可少的。1977~1978年,世界含氮化合物产量为4935万吨 氮,1980~1981则达6284万吨。
分离氨后再升温进入氨 合成塔。低压氨分离器 是为了分离要求设置的。
流程特点:先循环混合 再冷却分离,冷冻功耗 小但循环功耗大。总能 耗小。
新鲜气压缩后换热进合成塔,出塔气经冷却两级 氨冷后经氨分离器分离氨后循环。特点:先分离 氨再循环,分离功耗小,但压缩功大,合成压力 30MPa。
图 1.33
合成氨工业的主要流程
催化剂
氨合成时采用以铁为主体的催化剂。铁催化剂按下列组成配
料:Fe2O3 54∼68%,FeO 29∼36%,Al2O3 2∼4%,K2O 0.5∼0.8%, CaO 0.7∼2.5%,MgO若干。
催化剂的活性成分是铁。使用时将催化剂装在反应器内用原
料气使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铁。这种铁具有海绵状结构,内表面积
锅炉;8、汽包;9、辅助锅炉;10、排风机;11、烟囱
3. 主要设备
烧
一段转化炉
嘴
是烃类蒸汽转化的关键设备之一。它由对流段和 辐射段组成。
回收热量
对流段
辐射段
图 1.10
图 1.11
烧嘴
炉管 炉管 烧嘴
烟道气
烧嘴 炉管
炉管
(a)顶部烧嘴炉
(b)侧壁烧嘴炉
烧嘴
炉管
(c)梯台炉
二段转化炉
A:氨除了本身可以作为肥料外,它是进一步制取各种氮肥的原料。
氮肥是现代农业生产比不可少的,年增加率达7%。目前有氨制成的 氮肥,最重要的是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磷酸铵等。 氨用于生产各种氮肥约占其总产量的80%~90%。
B:氨可用来制造硝酸、硝酸盐、铵盐、氰化物等无机物,也可
用来制造胺、磺胺、腈等有机物。氨和这些含氮化合物是生产燃 料、炸药、医药、合成纤维、塑料等的原料。
催化剂有多种型号,以我国A10型催化剂为例,起燃温度为370 ℃,耐热温度为500 ℃,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为450 ℃左右。
1.工艺条件
压力 通常为3~4MPa
采用加压条件的主要原因:
降低能耗
能量合理利用
提高余热利用价值
全厂流程统筹
减少设备体积降低投资 综合经济效益
温度:理论上,温度↑反应越有利。
燃烧之前,转化气与空气必须充分混合,以避免局 部过热而损坏炉体。因而通入的空气先要经一空气 分布器。一种空气分布器的形式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