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重点名词解释

财政学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财政(public finance):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社会集中性的活动及其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

在现代社会,这种社会集中性的活动通常以政府为主体组织进行,集中表现为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

财政职能:财政所具有的能够服务于特定政府目标的内在功能称为财政职能。

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准公共物品(混合物品):同时具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特征的物品。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政府所从事的是等价交换活动,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转移性支出: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支出。

这里不存在交换问题,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是19世纪德国的经济学家、财政学家,他是最早对财政支出的增长进行理论研究的经济学家。

瓦格纳认为财政支出相对规模增长的原因是,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会相应扩大,财政支出也必然会相应增长。

他认为,国家职能从而国家活动的不断扩张是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

因此,瓦格纳法则也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意为“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或融资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

政策性银行:是执行有关长期性投融资政策的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政府投资的代理人。

政策银行的资本金主要由政府预算投资形成。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而未统计在财政收入之内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税费改革:是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税收中性包括两层含义:
1、国家征税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
2、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正常运行的干扰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因向国家缴纳税款而承受的收入损失或经济利益损失,在数量上体现为税收收入和可供征税的税基之间的对比关系。

拉弗曲线:是美国供给学派阿瑟•拉弗提出的,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
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低税负也可以使税收收入增加
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政策含义:减税以刺激经济增长
流转课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主要在生产、流通或者服务业中发挥调节作用。

其特征是:(1)课征普遍(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3)实行比例税率(4)计征简便
所得课税:是对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我国现行所得税的主要税种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资源课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其课税对象是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收益。

其作用在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主要税种有: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财产课税: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主要税种有:房产税、契税、车船税和遗产税等。

行为课税:以纳税人的某种特定行为作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主要税种有: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证券交易税等。

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以房产价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分别按从价计征或从租计征的计税办法计算,向产权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税。

印花税:是指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使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行为税。

因以购买、粘贴印花的方式完成纳税义务而得名。

企业所得税:1、课征对象: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

2、纳税人: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适用。


个人所得税:1、课征对象:按税法规定有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和从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的个人收入。

2、纳税人:凡有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增值税的涵义: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业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消费税:1、课税对象:消费品的销售收入。

2、纳税人: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营业税:1、课税对象: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
2、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绿色税收”(green taxation):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征收的各种税和采取的各项税收措施。

主要是对破坏环境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征税,提高以上应税行为的成本,达到限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发达国家的绿色税收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发达国家纷纷推行绿色的财政、税收政策,许多国家还进行了综合的绿色税制改革。

目前,环境税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主要的环境政策手段。

各种能源税或能源环境税一方面用来筹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用于引导生产和消费。

环境税: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

我国可行途径:污染排放税。

一般环境税。

污染产品税。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

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被称为“储蓄式国债”。

不可上市转让但可提前兑付。

记账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是指将投资者持有的国债登记于证券账户中。

投资者购买时并没有得到纸券或凭证。

以电脑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无纸化方式发行和交易,可以上市流通。

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

债务依存度:表示中央财政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国家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

国家预算又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与监督。

国家预算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

政府采购: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的特征:公开性、公正性和竞争性。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指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设置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缴、支付和管理的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