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教育理念
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
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变得尤为重要了。
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仅有方法、理念是不够的,只有深刻领会当代教育理念并用之于实践,才能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作为教育理论的执行者,该如何化力量为行动,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努力践行新教育理念,使新教育思想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花结果,从此踏上理想之国?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理论是行为的先导
21世纪是一个“学习化”时代,随着国际教育理念的发展,我国也改变了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我们教师应该端正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以常规打基础,教改求发展,创新求提高的教改思路,摈弃传统教育导致的依赖性、被动性、因循性;弘扬素质教育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解脱老师成“教”的奴隶,学生成“学”的奴隶的桎梏。
尊重并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恢复自主的感知觉,增添自主的探索力,发挥自主的使命感,强化自主的创造性。
改革“以教室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变“备课”为“既备课又备人”,集中主要精力改进教法,研究学法,从善于“会教”到善于指导学生“会学”,变学生依赖性学为独立性学,变被动性学为主动性学,变学生因循学为创造性学。
逐步形成适应素质教育的新教学模式。
新教育不能只有理念,需要实践和操作;更重要的是不能埋头在过程的时候,忘记了我们的目标。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的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实践、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就是自我教育基础上的自我管理;理论是行为的先导,没有系统先进的理论做指导,行动就会陷入盲目,没有目标。
二、当好“育人工程”设计师, 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创造独特的自己
教育是一项令人瞩目的“育人工程”,教师是这项工程的实施者,如何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去实现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我们教师要画好蓝图,当好“育人工程”的设计师,把学校真正建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1)教师要培育自己的教育智慧。
教师的教育智慧乃教育之需,因为教育是一门智慧型的事业,“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育出智慧的人,只有智慧的老师,才能培育出有智慧的学生”。
(2)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
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为每个教师创造了多样化的发展机遇和可能,关键是每个教师是否做好了迎接这些机遇的准备。
机遇从来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有心人。
缺乏生涯规划的教师,极容易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没有梦想,缺乏动力和方向。
要实现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必须提升教师自己的专业规划意识和能力。
(3)努力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
有魅力的教学艺术是有效的教学。
变革学习方式或教学方式,是体现教学艺术,展现教学魅力的根本前提。
新课程特别强调超越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克服过于依赖知识传递的接受性的单一化弊端,主张在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有效地渗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实践学习,也就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学习方式最核心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升华的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构建方式。
要达成思维品质优化、情感升华、价值观构建等深层次目标,必须实现学习方式的整合与优化。
(4)做个有思想、有信念的教师。
信念是行动的指南,信念是支配行动的意志。
教育是一个需要信念的活动,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
教师的信念是教育场景中应该坚守的基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
教师的信念首先是学生为本的观念,其次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再次是教育本质观。
作为一位有思想的教师,他必须有信念;作为一名有品位的教师,他必须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
三、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是育人的首要阵地,因此,我认为应十分重视课堂教学。
(1)把尊重带进课堂。
现代教学的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赖于教师在人格上尊重他们,比如学生回答问题好的时候,要多加表扬、鼓励,若回答错误时亦不要不高兴或大发雷霆,优秀生与后进生应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人格,有利于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真正的参与是思维的参与,感情的参与,即四
个学会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3)改进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我讲你听”、“我下命令你执行”,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现在我们提倡集体授课,小组学习,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结构,这样的教学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创设了更大的时空。
(4)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并非一强调主体,就可以忽视主导,那种抛开主导,强调主体的做法,最终导致的是教学的失败。
学生是个发展中的主体,他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指点、激励。
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摆在了重要位置。
(5)以评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性的激发来自于多种途径,适当的评比、竞赛会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评比活动并不是一时的小打小闹,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激发兴趣,培养自主精神和创造性。
总之,随着时代的推进和教育需要的变化,要求我们只有树立新观念才能走进新课程,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