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源线径计算

电源线径计算

A.1.1 交流电缆的截面积
A.1.1.1 确认交流电缆的截面积步骤
1.计算每一相交流输入的相电流值。

计算公式为:
Io*Vo
Iin=
η*Cosφ*Vin*3
提示:
该公式为电源系统三相输入时每一相电流的计算公式。

当电源系统为单
相输入时,计算输入相电流就不需要除3。

其中:
Iin——交流输入的相电流。

Io——电源系统的额定输出电流。

Vo——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

一般取电源系统的均充电压值,48 V
电源系统取56.4 V,24V电源系统取28.2 V。

η——电源系统的效率。

一般取0.9。

Cosф——电源系统的功率因数。

ZXDU3000和ZXDU1500系统一
般取0.92;ZXDU90E系统一般取0.7;其他电源系统一般取0.98,
包括本电源系统。

Vin——交流输入相电压。

一般取电源系统额定功率输出时的交流
输入最小电压值。

由于各个电源系统的交流输入最小电压值稍有
差异,在计算时可选取额定值的80%,即220*0.8=176 V作为电源
系统的交流输入最小电压值。

2.确定相线的最终截面积。

(1)计算相线的理论截面积。

计算公式为:
S
理论Iin Jec
其中:
S理论――相线的理论截面积。

Iin——交流输入的相电流。

Jec――经济电流密度。

交流电缆宜采用铜芯线,电缆的截面积应
与负荷相适应。

计算电缆截面积时,推荐电缆电流密度为 2.5 A/mm2~4.0 A/mm2。

(2)计算相线的工程截面积。

计算公式为:
S
工程S
理论
*K工程富余量
其中:
S工程――相线的工程截面积。

S理论――相线的理论截面积。

K工程富余量――工程富余量。

在工程设计时,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
运行,还需预留一定的工程富余量。

一般取1.2。

(3)根据相线的工程截面积,查阅常用电缆截面积等级表,确认相线的最终截面积。

相线的最终截面积必须大于或等于相线的工程截面积。

常用电缆
截面积等级见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常用电缆截面积等级表
3.确认零线的截面积。

(1)当交流输入电缆选用3+1(3条火线+一条零线)或3+2(3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地线)多芯单根电缆时,零线的截面积不需要选
择。

(2)当交流输入电缆采用单芯多根电缆时,在交流三相输入的情况下,零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相线的截面积的一半。

(3) 当交流输入电缆采用单芯多根电缆时,在交流单相输入的情况下,
零线的截面积应等于相线的截面积。

4. 确认地线的截面积。

接地线一般采用多股铜芯线,地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相线的截面积的一半。

A.1.1.2 确认交流电缆的截面积实例
已知一台ZXDU68 S601(V4.0)电源系统,配置ZXD2400(V4.0)整流器12个,三相交流输入,交流输入采用单芯多根电缆。

则该电源系统的交流输入电缆截面积计算如下。

1. 计算每一相交流输入的相电流值。

7.72317698.09.04.566003cos ≈****=****=in o o in V V I I ϕη
2. 确定相线的最终截面积。

(1) 计算相线的理论截面积。

S 理论Iin Jec
若Jec 取2.50 A/mm 2,则S 理论=72.7/2.50=29.08 mm 2
(2) 计算相线的工程截面积。

S 工程S 理论*K 工程富余量29.08*1.234.90
(3) 根据交流电缆的工程截面积,查阅常用电缆截面积等级表,确认
交流电缆的最终截面积。

查阅后,确认交流电缆的最终截面积为35 mm 2。

3. 确认零线的截面积。

已知该系统三相交流输入采用单芯多根电缆,因此零线的截面积选择为25 mm 2。

4. 确认地线的截面积。

地线的截面积选择为25 mm 2。

A.1.2 直流电缆的截面积
A.1.2.1 确认直流电缆的截面积步骤
1.计算直流电缆(负载分路电缆和蓄电池电缆)的理论截面积。

计算公式为:
V=
I*L
r*S
提示:
一般采用最大允许电压降法来确定直流电缆的截面积。

其中,48 V电源
系统直流电缆线路全程最大允许电压降为3.2 V;24 V电源系统直流电缆
线路全程最大允许电压降为1.8 V(原有窄范围供电系统)或2.6 V(新建
宽范围供电系统)。

其中:
△V——直流电缆线路允许电压降。

在实际工程计算时,不论24 V
电源系统还是48 V电源系统,负载分路电缆和蓄电池电缆的允许
压降都取0.5 V。

I——直流电缆线路额定工作电流。

负载分路电缆额定工作电流等
于负载设备的额定输入电流。

蓄电池电缆额定工作电流等于蓄电
池的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注:取2个电流中的最大值)。

L——直流电缆的长度。

r——导线电导率(铜电缆的电导率为57 m/Ω·mm2)。

S——直流电缆的截面积(mm2)。

2.计算直流电缆的工程截面积。

计算公式为:
S
工程S
理论
*K工程富余量
其中:
S工程――直流电缆的工程截面积。

S 理论――直流电缆的理论截面积。

K 工程富余量――工程富余量。

在工程设计时,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还需预留一定的工程富余量。

一般取1.2。

3. 根据直流电缆的工程截面积,查阅常用电缆截面积等级表,确认
直流电缆的最终截面积。

直流电缆的最终截面积必须大于或等于直流电缆的的工程截面积。

常用电缆截面积等级见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4. 确认工作地线的截面积。

工作地线的截面积等于最大的直流分路电缆(负载分路电缆和蓄电池电缆)的截面积。

A.1.2.2 确认直流电缆的截面积实例
ZXDU68 S301系统只安装一组容量为300 Ah 的蓄电池,该电缆长度为15 m 。

负载分路1设备的额定输入电流为35 A ,该电缆长度为8 m 。

由于其他负载设备的额定输入电流和长度未知,只需计算蓄电池电缆和负载分路1电缆的截面积。

具体计算如下。

1. 计算直流电缆(负载分路电缆和蓄电池电缆)的理论截面积。

【计算蓄电池电缆的理论截面积】
其他负载设备的额定输入电流未知,无法计算蓄电池的放电电流。

因此,取蓄电池的最大充电电流作为蓄电池的额定电流。

I 蓄电池=300Ah*0.2(电池最大限电流一般取0.2 C )= 60 A V =I*L
r *S =60*1557*0.5=31.58
【计算负载分路1电缆的理论截面积】 =I*L
r *S =35*857*0.5=9.82
2. 计算直流电缆的工程截面积。

【计算蓄电池电缆的工程截面积】
S 工程S 理论*K 工程富余量31.58*1.237.90
【计算负载分路1电缆的工程截面积】
S 工程S 理论*K 工程富余量9.82*1.211.78
3. 根据直流电缆的工程截面积,查阅常用电缆截面积等级表,确认
直流电缆的最终截面积。

【计算蓄电池电缆的最终截面积】
查阅后,确认蓄电池电缆的最终截面积为50 mm 2。

【计算负载分路1电缆的最终截面积】
查阅后,确认负载分路1电缆的最终截面积为16 mm 2。

4. 确认工作地线的截面积。

工作地线的截面积为50 mm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