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选型
工作概述
在此录入图表的综合描述 说明,在此录入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
结构如同建筑的骨骼,要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形成支撑体系,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 质基础; 通过满足技术要求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 形成特定的建筑造型; 结构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建筑的发展,一部建筑史也是一部建筑结构发展史。
大势分析
在此录入图表的综合描述 说明,在此录入图表的综
梁跨度较大时,其支承处应加设壁柱
适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可预防和减少墙体开 裂
房屋平、立面布置规则,房屋质量分布和刚度变 化均匀,限制房屋的高度、层高和高宽比,设置 防震缝,选用配筋砌体,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可 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21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它同时承受竖向荷载 和水平荷载。其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比较 方便。主要缺点是是横向刚度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 (如隔墙,装饰等)破坏进而影响使用。 在非地震区,框架结构一般不超过15层。框架结构的内力分析通常是用计算机进行精确分 析。
索
膜
13
02
2.1混合结构体系 2.2框架结构体系 2.3 剪力墙结构体系 2.4薄腹梁结构 2.5 桁架结构 2.6拱结构 2.7网架结构 2.8悬索结构
常见结构体系 Structural system
混合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是指一个建筑物的承重体系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类型 混合结构一般指砖混结构,即墙体、基础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砌体结构,楼盖、 屋盖等水平承重构件采用装配式或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砖墙既是承重结构,又是围护结构
建筑结构选型
建筑52 王怡心 2150703021
概说
建筑结构是建筑三大构成要素中建筑技术的组成内容,是保证房屋安全 的重要手段。建筑结构选型工作之所以复杂,不但是因为它涉及到安全、 经济、环境、适用等众多领域,还存在许多确定性因素和未知因素需要预 见性考虑。在城市空间环境日益紧张、人们审美能力不断提升、环境质量 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合理的建筑结构选型,势必更加符合城市 发展的需要、符合城市居民反对建筑风格单一化的要求,也能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建筑扩张给环境带来的压力
结论:适用于六层及以下的住宅、宿舍、办公室、学校、医院等民用建筑以及中小型工业建筑
16
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布置
混合结构根据承重墙所在的位置,分纵墙承重、横墙承重方案、纵横墙承重方案、内框架承重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的特点是楼板 直接支承在横墙上,横墙是 主要承重墙。优点是房屋的 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
梁:由支座支承,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和剪力为主,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梁。
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依据梁的具体位置、详细形状、具体作 用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大多数梁的方向,都与建筑物的横断面一致。
板:板的定义:当两个方向的尺寸远远大于一个方向的尺寸时称之为板。
(2)满足建筑造型的需要 对于建筑造型复杂、平面和立面特别不 规则的建筑结构选型,要按实际需要在适当部 位设置防震缝,形成较多有规则的结构单元。
建筑结构选型的原则
(3)充分发挥结构自身的优势 每种结构型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 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所以要结合建筑设计的
具体情况进行结构选型。
(4)考虑材料和施工的条件 由于材料和施工技术的不同,其结构形 式也不同。例如:砌体结构所用材料多为就地 取材,施工简单,适用于低层、多层建筑。当 钢材供应紧缺或钢材加工、施工技术不完善时,
15优Biblioteka 点和应用范围砌体结构刚度较大
砌体结构所用材料便于就地取材,施 工较简单,施工进度快,技术要求低,
施工设备简单
砖墙在防寒、隔热、隔音、抗风雨侵 袭和化学稳定性等建筑物理性能方面 较为优越、物美价廉
优点
综合经济指标好,实际造价低廉
•强度低,整体性差,抗震性能差
砖墙自重较大
平面布置灵活性差,使用面积较小,建筑立面效果厚实
12
建筑结构的组成与分类
1)建筑结构的定义: 建筑结构是指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中,由建筑材料做成用来承受各种荷载或者作用,以起骨架作用的空间受力体系。 2)建筑结构的组成主要包括各种构件:
柱:柱是建筑物中垂直的主结构件,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在中国木建筑中,横梁直柱,柱阵列负责承托梁架结构及其他部分 的重量,如屋檐,在主柱与地基间,常建有柱础。另外,亦有其他较小的柱,不置于地基之上,而是置于梁架上,以承托上方物件 的重量,再透过梁架结构,把重量传至主柱之上。
层建筑或高耸建筑
7
建筑结构类型
02
受力和构造特点分类
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
单层大跨度建筑结构
混合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
平面结构体系:排架(桁架)、 门式刚架、拱
空间结构体系:薄壳、网架网壳、 悬索、索和膜
8
建筑结构类型
03
按结构平面布置情况分类
序号 1 2 3 4 5 6 7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全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支结构 筒体结构(单/多筒) 框筒结构 无梁楼盖结构
19
总结
横墙承重
受力特点
优点
缺点
适用条件
横 墙 是 承 重 墙 , 荷 载 - 楼横向刚 度大 , 整房 间 布 置 不 灵住 宅 、 宿 舍 、 旅
板 - 横 墙 - 基 础 - 地 基 , 纵体性、 抗震性 、活
馆等
墙只承受自身重量,起围调整地基不均匀
护和分隔空间作用
沉降等好,对纵
墙开门、窗限制
22
框架结构体系特点
(1)框架的连接点是钢节点,是一个几何不 变体。
(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柱相互制约, 从而减少横梁的跨中弯矩。
(3)在水平力作用下,梁柱的刚接可提高柱 子的抗推刚度减小水平变形,很好的抗侧 力结构。
框架结构的优点
(1)框架结构所用的钢筋混凝土或型钢有很好的抗 压和抗弯能力,因此,可以加大建筑物的空间和 高度; (2)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 (3)有较好的抗震能力; (4)有较好的延性; (5)有较好的整体性。
18
纵墙承重方案
一种方式是楼板(屋面板)直接搁置在纵向承重墙上;另一种方 式是楼板(屋面板)铺设在梁(或屋架)上,梁(屋架)则搁置在纵向 承重墙上。 纵墙承重方案的特点是: 1.纵墙是主要承重墙。横墙为非承重墙,其设置主要是为了满 足厂房空间刚度和整体性的要求,它的间距可以比较大,因而 厂房间隔的大小可根据使用要求随意确定,布置比较灵活。 2.由于纵墙承受的荷载较大,故在纵墙上开门,开窗或开孔时 ,其尺寸和位置均受到一定的限制。 3.横墙可采用半砖墙、土砖墙或轻质隔墙。因此相对横墙承重 方案来说,纵墙承重方案的楼盖材料用量较多,而墙体的材料 用量较少。 纵墙承重方案适用于使用上要求较大空间或隔断墙位置需要灵 活变化的生产厂房。
桁架杆件:一种由杆件彼此在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结构。桁架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桁架杆件主 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
桁架的优点是杆件主要承受拉力或压力,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节约材料,减轻结构重量。
介于上述两种体系之间。
内框架承重方案
内框架承重体系在商场、多 层厂房中,常需要较大的空 间,可在房屋中部设柱,大 梁一端支撑在柱上,另一端 支撑在周边承重墙上,这样, 在大梁中部形成内框架承重 体系。这种体系房屋横墙少, 空间刚度差,且柱基础与基 础形成不同,容易产生不均
匀沉降。
17
横墙承重方案
将楼(屋)盖构件沿厂房纵向搁置在横墙上,由横墙来承受厂房的主要 重量。横墙承重方案的特点是: 1.横墙是主要的承重墙,纵墙则起围护、隔断和将横墙连成整体的作 用。由于纵墙为非承重墙,在纵墙上开门、开窗所受的限制较少,厂 房立面处理较为灵活。 2.由于横墙间距较小(一般在3-4.5米),每隔一开间就有一道横墙与纵 墙在纵向拉结,因此厂房的空间刚度 大,整体性好。对抵抗风力、地 震力及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的作用,均比纵墙承重方案有利得多。 但空间布置灵活性较差。 3.楼(屋)盖做法比较简单,施工方便,材料用量较少。但是砖墙材料 用料相对较多。
缺点
因构件截面尺寸不可能太大故强度和刚度受到一 定限制,因此房屋的高度受到限制。
23
框架的组成与分类
框架的主要受力构件包括梁和柱 梁、柱连接处一般为刚接连接,当为铰接连接时成为排架 为利于结构受力合理,框架结构一般要求框架梁宜连通,框架柱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应 与框架梁连接,梁、柱中心线宜重合,框架柱宜纵横对齐、上下对中 为了使用功能或建筑造型的要求,框架结构可采用抽梁、抽柱、内收、外挑、斜梁、 斜柱等形式
网架杆件:由多根杆件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通过节点连结而成的空间结构。构成网架的基本单元有三角锥,三棱体,正方体,截头 四角锥等,由这些基本单元可组合成平面形状的三边形,四边形,六边形,圆形或其他任何形体。 具有空间受力、重量轻、刚度大、 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可用作体育馆、 影剧院、展览厅、候车厅、体育场看台雨篷、飞机库、双向大柱网架结构距车间等建筑的屋盖。 缺点是汇交于节点上的杆件数量较多,制作安装较平面结构复杂。
合描述说明。
5
建筑结构类型
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所用的材料 分类和按结构平面布置情况分类。
02
受力和构造特点分类
01
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料分类
03
按结构平面布置情况分类
6
建筑结构类型
01
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料分类
序号 结构类型名称
识别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