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符号色彩及注记
适当改变对比色之间的面积对 比,可以达到调和效果。
20
5、渗透调和
对比的两色各向对方渗透,可 以达到调和的效果。
6、共同色素调和
在互相对比的色彩中增加共同 色素,可以达到调和效果。
21
四、色彩的分解与合成
地图色彩从设计到印刷成图就是色彩的分解与合成过程。
22
五、色彩的利用
(一)色彩感觉的利用 1 冷暖感:冷色(冬季/降雨);暖色(夏季/干旱)。
类似色
在色环上,60°范围内的各色均为类似色。 类似色各色之间含有共同色素。
对比色
在色环上,任意一色和与之相隔90°以外, 180°以内的各色互为对比色。对比色之间 的对比效果强烈,但不如互补色那样强烈。
在色环上,相隔180°的两色称为互补色。 互补色之间的对比最为强烈。
互补色
13
三、色彩的相互作用
36
一、影响地图符号设计的因素:
一幅地图的符号设计就是一个地图符号系统的 设计。地图符号形式的确定既会受地图用途、比例 尺、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也会受制图内容和技 术条件的影响,即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哪些内容呢?
37
资料 特点
地图 内容
生产 成本
感受 水平
符号设计
使用 要求
7
二、色彩的混合
1 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光/颜料的合成称为色彩的混合。 2 色彩的混合方式:加色法、减色法 加色法
光的混合
三原色:红、绿、蓝 三间色:黄、品红、青 补色相加为白色。
加色法的混合效果: 越来越亮。 对应的彩色模式:RGB
8
减色法
颜料的混合
三原色:黄、品红、青 三间色:橙、绿、紫 补色相加为黑色(理论上)。
24
点、线、注记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
(1)用色要饱满,一般用较高的比例,如100%。 (2)注意与背景色的反差要明显。
25
26
27
28
29
面状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
(1)小面积的面状色彩用色可以浓重一些; (2)大面积的面状色彩用色要浅淡,特别是区域底 色、衬托底色(一般5% -35%),以免影响点、线、 注记等内容的表达,具体情况视面状色彩的意义区 别对待(无意义、有意义等)。
18
色彩调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弱化调和
适当降低色彩的饱和度,提高 亮度,使颜色浅一些,可以达到调 和效果。
2、分割调和
利用黑、白、灰等消色以及金、 银等中性色将对比色分开,可以达 到调和效果。
19
3、渐变调和
将对比的色彩进行有序的组合,形 成渐变的色彩序列,可以达到调和 的效果。
4、面积调和
2 兴奋与沉静感:暖色(兴奋);冷色(沉静) 。
3 远近感:暖色(近) ;冷色(远) 。 4 轻重感:亮度高的轻;亮度低的重。 (二)色彩象征意义的利用
1 自然景色的象征性:蓝色象征……/绿色象征……
2 政治意义的象征性:红色象征革命力量/繁荣……
23
六、地图色彩的设计
点状色彩 线状色彩 面状色彩 注记色彩
30
31
32
33
34
地图色彩设计的一般要求:
1、地图色彩的设计要与地图的用途一致; 2、色彩要与地图的种类、内容相适应; 3、充分利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性; 4、充分利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作用,形成特色。
35
第六节
地图符号设计
本节主要内容: 一、影响地图符号设计的因素 二、符号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地图符号的构图方式 四、地图符号的构图原则
减色法的混合效果: 越来越暗。
对应的彩色模式:CMYK
9
10
CMYK模式
黄
色 环
红橙
青绿
紫
原色 间色 复色 类似色 对比色 互补色11
色标 0 10 20 30 40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青
60
70 80 90 品红 100%
12
(黄50%)
视觉 变量
视觉 规律
习惯 标准
38
影响符号设计因素的具体内容: 1 地图内容:是符号设计的出发点,特别要注意符号的逻辑
性与内容的系统性相对应,即注意同类要素共性的表 示以及非同类要素之间差异的体现。
2 资料特点:资料的精度、资料内容的分类分级以及资料上
内容的表示方法等特点都会影响到符号的设计。
3 地图的使用要求:地图的使用要求主要受地图用途的影
在进行色彩的设计时,不仅要会选择颜色,还要会处理 不同颜色的搭配问题,即要正确处理颜色之间的对比与调和 关系。 对比即差别,调和即统一,对比与调和是矛盾中的两个 方面,具有对立统一关系。地图色彩的设计有时需要强烈的 对比效果,有时又需要调和与统一。
14
(一)色彩的对比
色彩的对比包括亮度对比、色相对比和饱和度对比。
第二章
地图符号、色彩及注记
地理数据的图形表达 地图符号及其分类 视觉基本规律 基本图形变量 地图色彩 地图符号设计 Βιβλιοθήκη 图注记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五节
地图色彩
本节要点: 一、色彩的概念 二、色彩的混合 三、色彩的相互作用 四、色彩的分解与合成 五、色彩的利用 六、地图色彩的设计
2
一、色彩的概念
1 色彩可分为两大类: 消色 白、灰、黑。
彩色
2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亮度、纯度(饱和度) 。
3
色相 亮度
色彩的类别:品红、青、黄、绿、橙…… 色彩的明暗程度。
纯度(饱和度)
色彩接近标准色的程度。
4
色相的变化:多用于表现质的区别。
5
亮度的变化:多用于表现数量差异。
6
纯度的变化:纯度越大,色彩越鲜艳。
响,不同的的读者群、不同的使用方式以及不同的比
例尺条件决定着符号的颜色、形状、尺寸、……等图 形变量的设计。
39
4 所需的感受水平:指地图内容是否需要重点表达的程度。
如普通地图对各要素的表达要求相对均衡,因此各要素 的感受水平是均等的。而专题地图需要突出表示一种或 几种专题信息,因而这些突出表示的内容更重要,所需 的感受水平更强。
1、亮度对比
同一亮度的色块在不同 亮度背景下,视觉上亮度会 发生变化。
15
2、色相对比
互补色对比: 品红 绿 对比效果: 双方的色相更鲜明
16
3、饱和度对比
对比效果: 同一红色,在红灰色 背景下变得更鲜明, 而在鲜红背景下会显 得更陈旧。
17
(二)色彩的调和 色彩设计中,色彩对比在强调要素之间的差异 时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但如果差别过大缺乏调和, 色彩的搭配就会显得生硬,缺乏美感。因此,正确 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作用,设计出符合地图用途、 和谐而统一的色彩关系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