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人口问题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诸多的文明。
人口,就就是聊以自傲的成果之一。
中国人口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正就是古往今来栖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而说起经济的发展情况,我们更不能忽视人口的发展历程。
人口的发展历程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来说。
首先,从时间上来瞧,纵观数千年来中国人口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人口总量的增长就是中国人口发展中最明显的特征。
体现在数据上,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增长阶段:第一阶段,从夏至西汉末年(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初),大约2000多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缓升的总量线波动,直至接近6000万。
第二阶段,从东汉至明末(公元初到17世纪初)大约1600多年时间,人口围绕着一条水平的总量线(6000万至7000万)上下波动。
对于宋时期与明时期的人口总量,有学者认为已经达到或突破了1亿。
第三阶段,从明末至清后期(17世纪初到1850年),大约200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向上倾斜的总量线波动,历经1亿、2亿、3亿,最终达到4亿3千万左右。
特别就是清代的康雍乾时期,人口急剧增长,竞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人口总量从不足1亿人增加到了4亿多人。
相对于中国人口发展史的前两个阶段来说,这个阶段的人口增长实在就是太快太猛了。
第四阶段,从清后期至新中国建立(1850年到1949年),大约100年时间,人口总量在动荡中继续增长。
到新中国建立之初,人口已超过5亿4千万。
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体现在图象上,即波浪式变化,在整体上,形成了中国人口发展的轨迹。
也就就是说,中国人口在某个时期增长很快,在另个时期却增长很慢,甚至减少。
一般来说,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
如西汉前期、盛唐时期、清时期等。
而在社会动荡时期,人口总量就会减少,乃至出现人口负增长。
如两汉之交、三国时期、明末清初等。
这种波浪型的变化,在整体上,形成了中国人口历史发展的波浪型轨迹;在局部上,则形成了大部分朝代期间人口发展的“单驼峰”或“双驼峰”型轨迹。
而从空间上来瞧,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还有人口分布格局上的变化。
伴随着人口的增长与急剧增长,中国人口分布也发生着变化。
这就就是最终形成的南重北轻与东南密西北疏的人口分布格局。
远古时期,人们抗御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
聚群而居,傍水为生。
所以黄河流域孕育了大小部落,也孕育了最早的国家—夏商周。
其后的诸多国家政权,无不将黄河流域作为发展经济与政治的重要地区。
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起,政局不稳,战争纷起,中原地区民不聊生,促使北方人口向南迁徙。
两晋时期(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轮番入主中原,民族矛盾激化,再次推动北人南移。
进入隋唐时期(7、8世纪)以后,南方仍然就是北人迁移的首选目标。
历经这样多次自北而南的人口大迁徙,公元754年安史之乱后,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
北宋初年(公元980—989年),南北户口之比大约为6比4。
明朝初年(公元14世纪后期),南北户口之比大约为7比3。
与南重北轻人口分布格局同时形成的还有东南密西北疏的人口格局。
虽然19世纪以后,曾出现北人回归北方与中原人口向周边省份迁移的浪潮,但南重北轻与东南密西北疏的人口分布格局始终未有根本性的变化。
此外,影响中国人口发展的因素还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人口发展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作用就越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发展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作用就越小。
综上所述,影响中国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三方面。
而战争与政治因素也会对人口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动受多种因素制约,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各个历史阶段物质生产方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都不尽相同,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人口数量发展过程。
远古到春秋末期,人口数量增长十分缓慢;战国到清代初期,人口增长呈波浪式发展;清代初期到嘉、道年间,人口急速膨胀;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期间,人口发展缓、停滞、呈畸形发展。
研究、认识我国人口的历史发展,就是了解并解决现代人口问题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而说到当今中国人口存在的问题,首先给我们最深印象的莫过于人口多基数大,增长速度过快,国民素质普遍不高,人口趋于老龄化及人口分布不均匀,流动人口过多等问题。
其实人口问题一直就是制约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矛盾与问题都与人口问题分不开,人口问题成了制约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与首要问题。
能否解决好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全民
族素质提高与中华民族的兴衰。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
其次,普及教育,尤其就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提高国民素质。
再次,建立合理机制,如户籍制度,管理流动人口;再如,建立老年医疗健康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
最后,全面统筹经济发展,促使人口分布均匀化。
无论就是中国历史上,还就是中国现有国情之下,人口问题始终就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问题,只有解决好人口问题,才能保证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尤其就是在现在的中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就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我们欣喜的瞧到中国在解决人口问题上取得的一定成绩。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人口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面对复杂的人口问题,中国政府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最终全面统筹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