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假释制度适用的思考

假释制度适用的思考

假释制度适用的思考
【摘要】假释是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它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假释制度的问题也慢慢显现,本文分析了我国假释制度的问题并给出了笔者的建议。

【关键词】假释制度;假释率;假释审理方式
假释制度是近代世界民主与法治不断发展的产物,是民主政治的标志制度之一。

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监禁弊端的不断显现例如,监禁费用过高,监狱过度拥挤,罪犯在监狱中的人权得不到保障等,人们日益期望通过假释制度来解决这些弊端。

假释从本质上来说是“自由之行刑制度上符合自由刑目的的一种做法,因此假释在本质上可视为一种行刑措施也就是为达到自由刑目的而为
的权宜措施”。

[1]假释制度作为我国刑法惩罚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的政策的体现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一、我国的假释制度及现状
假释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历来为世界上各个国家所重视,我国也在法律中对此作了专门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

虽然我国对假释制度做出了专门规定,但是我国的司法机关并
没有充分发挥假释制度的作用。

据统计“在十三个亚洲国家中,我国的假释率处于倒数第四的水平”[2]假释的适用率低并且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既加重了监狱的经济负担又不利于犯罪人早日完成改造回归社会。

二、我国假释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我国的假释率低
对此大部分人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假释采取保守的态度和假释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比如说(1)各个地方在国家法律颁布后又之地了自己的地方法律法规,这就造成了法律间的冲突以至于限制了假释的使用,并且出现了“法外法”的局面。

(2)司法工作人员在理解法律条文时没有能够全面正确的理解,不能正确可理解立法者的原意,没有把假释放到司法实践中的重要位置影响了假释制度作用的发挥。

(3)刑法中对假释的规定有些地方有些模糊,在适用条件的规定上有些过于严格,不利于假释的广泛适用,并且在法律的配套制度上不完备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和法律规定。

(4)司法实践部门的工作人员害怕承担风险,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观念,不愿意去使用假释害怕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如果再犯罪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

(5)假释的程序复杂导致了效率低下。

我国法律对假释的适用规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步骤,这就导致了假释工作的效率低下,影响了假释工作的开展。

(二)假释使用的实质性条件还不完善
我国对假释的适用规定了三个条件,前两个没有什么问题,但
第三个条件中的不致再危害社会则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也不容易预测和判断。

司法部门在适用假释上也小心翼翼不敢轻易使用假释。

我认为要判断不致再危害社会可以从以下三点来进行:(1)罪犯本身所犯的罪行并不是严重犯罪或其在共同犯罪中处于从犯地位,经过改造后已经能够弃恶从善了。

(2)罪犯在假释后有获得工作的机会,能够有固定的住所,能够获得社会的宽容和帮助。

(3)罪犯因年老、身体残疾(不包括自伤致残)已经丧失了作案能力的。

从上面三个方面理解如果能够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才能够获得假释。

三、完善我国假释制度的几点建议假释制度是我国刑罚制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总要部分,假释工作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刑罚制度建设的大局,不仅对现实生活有影响而且对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也会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要完善假释制度不仅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适当的借鉴外国法律的经验取长补短,这样我国的制度才能更加完善,才能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假释运行机制。

(一)改革现有的假释监督模式,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关
当今社会犯罪分子如果获得假释的话要靠公安机关来监督他们。

但是由于现有警力的严重不足,公安机关还要负责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其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进行对假释犯得监督。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督机关,同时充分调动起社区以及广大的群众的力量来一起监督才能更好的完成假释工
作。

(二)建立取保假释制度
为了使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不再犯罪,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保释制度建立取保保释制度,即符合假释条件的犯人要求有其或其家属、亲人、监护人提供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保证犯罪人在假释期内不再犯罪。

如果该犯罪人认真接受改造,遵守法律法规,没有再犯罪,假释期满后就退还其保证金;如果该犯人在假释期内又犯罪或违反法律法规,司法机关则撤销假释并没收其保证金。

保证金数额的确定与假释期的长短有关,假释期越长数额越多,假释期越短金额越少。

[3]通过这种这制度可以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对假释犯罪的监督改造。

(三)取消假释率的限制
在有些地方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假释的比率如规定假释的比例不得高于百分之三或更低,对此我们应该严格的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严格依法办事不能规定比例限制假释的适用。

(四)建立合理的假释审理方式
现如今我国的假释在审理中基本上都是根据监狱部门的书面文件来审理,其他的机关没有参与,单凭这一纸书面文件很难保证裁定的公正性,也难以保证监狱机关不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我们必须建立合理的审理方式,各部门都能够参与进来不能治平已知文件把审理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鉴于假释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完善假释制
度,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实现它对罪犯的改造和设立假释的真正目的,促进社会的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林山田.刑法学[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假释问题研究[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6).
[3]韩美秀,潘法律.完善我国刑法中的假释制度[j].政法论坛,1992(3).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