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论(一)家族企业的概念对家族企业的内涵,没有统一的定义,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G ·Donnel-ley 的观点,家族企业是指同一家族至少有两代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并且这种两代衔接的结果,使公司的政策和家族的利益与目标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钱德勒(1977) 认为,家族企业是指“企业创始人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起掌握着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着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层管理的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决策、资源分配和高层人员的选拔方面”。
钱德勒将家族企业这一定义视为一个家族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以及经营权的经济组织。
纵观国内外学者在界定家族企业概念时,基本上认为他们都是从所有权的归属及其家庭与企业的关系两个角度进行定义的。
家族企业是企业的所有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归属一个或数个家庭或家族所有,而且具有将所有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合法传于后代的企业组织。
中国学者孙治本将是否拥有企业的经营权看作家族企业的本质特征。
他认为,家族企业以经营权为核心,当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系的家族直接或间接掌握一个企业的经营权时,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
中国学者储小平认为应该从股权和经营控制权的角度把家族看成是一个连续分布的状况,从家族全部拥有两权到临界控制权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
一旦突破了临界控制权,家族企业就蜕变为公众公司。
叶银华认为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企业就可认定为家族企业:家族的持股比率大于临界持股比率;家族成员或具二等亲以内的亲属担任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家族成员或具有三等亲以内的亲属担任公司董事会席位超过公司全部董事席位的一半以上。
笔者认为家族企业主要是以血缘姻亲为基础,以亲情为纽带,家族成员具有企业所有权或企业法人财产的控制权并且直接或间接掌握着企业经营大权(即家族的持股比率大于临界持股比率)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在该组织形式中,家族成员或具二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家族成员或具三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公司董事席位超过公司全部董事席位的一半以上。
简言之,家族企业是被一个家族所有并控制的企业。
(二)家族企业的特点1、决策机制上的特点。
家族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内部政策时可以灵活机动并充分考虑到各个成员的意见,而这种意见从出发点上看都是完全为了公司本身健康稳定而提出的,这种做法可以保证一种民主,保证考虑的多面性。
但是,这种特点往往使得在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寻求路子的时候犯下保守不前,害怕风险的毛病。
2、用人制度上的特点。
家族企业本身的雇佣制度容易得到员工投身企业建设的积极性,但是,这必然另一方面导致贤人不用,用人不贤。
“长子继承制”虽然在现今很多家族企业已经不再那么被看重了,但是在为数不少的传统型的家族企业尤其是小规模的企业当中,依然被完整的坚持着。
二、家族企业发展概况(一)国外家族企业发展状况家族企业(family business) 是企业群体中数量最为庞大的一个群体,其占比例高达80 %以上。
以美国为例,在500家大企业中,有近40 %为家族企业。
50 %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家族企业,60 %的劳动力为家族企业工作。
纵观经济发展规律,一部家族经营史是与私有制经济的出现相联系的,在美国和欧洲的早期工业化生产中,基本上都是家族式经营,如福特、沃尔玛、奔驰、洛克菲勒、卡耐基等据资料显示,家族企业约占北美企业总数的80%~90% ,美国60% 的上市公司为家族所控制。
在东亚和欧洲,家族企业更是深深扎根于所在国家的经济之中。
(二)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状况据中国工商联的调查,中国民营企业里面80% 是家族企业,如同仁堂、长江实业、太太药业、万和集团等。
家族企业是世界各国企业组织的主导模式,《财富》5 0 0 强企业有37% 归家族所有。
家族式经营的企业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已经占到90 %以上。
三、我国家族发展状况分析对我国家族企业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
SWOT分析即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是一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用以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前对企业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的定位。
通过对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状况进行swot分析有利于深入剖析家族企业,从而提出我国家族企业科学的发展策略。
(一)家族企业的优势(Strengths)1、高度的集权化家族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统一,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代理成本和管理成本,有助于实现经营利益最大化。
从业主制到上市公司,家族企业始终把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掌握。
即使成为公众公司,也通过绝对控股、相对控股、特殊股权等方式实现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控制。
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的有利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家族企业的发展直接体现为家族财产的积累,因此,家族成员作为管理者,具有积累的动力,挖掘一切可以提高盈利的途径,进行经营创新和技术创新。
(2)家族成员在企业困难时期可不计报酬,从而节约了管理成本。
(3)家族成员由于血缘关系,具有生活在一起的愿望和动力,在决策时也较多地考虑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避免了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
(4)由家族成员进行经营管理,成员间生活在一个圈子内,具有信息优势,可根据各人的特点进行职务安排,避免向外聘请代理人时因信息不对称而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并降低了代理成本。
在其企业中,家族成员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合一,家族成员既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又参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所以家族式企业中的家族成员有动力经营好企业,这使得企业面临风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2、决策效率高一方面,在家族企业中,决策者注重公司的长远利益而不被眼前利益所左右。
家族企业由于持股者是家族成员,不会因为公司股票的一时波动而抛售股票,从而使决策者更多地着眼于家族企业的长远利益。
同时,面对市场形式瞬息万变,机会如果不能立即把握就会消失的情况下,家长式的经营方式能够当机立断,面对市场迅速做出反应。
在执行上,由于内部信息沟通顺畅,成员之间容易达成共识,政策和决定执行有力。
另一方面,家族企业的主体是具有血缘关系,可以经常在一起沟通交流,使得团体内部成员的信息及协调成本大为降低。
家族企业中的家族成员与企业签订契约的交易费用也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家族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念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着家族性的默契,所以企业领导对员工的监督成本也很低。
家族企业的这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的环境下能突显出相对其它组织形式的优势,这也是家族企业能普遍存在和顽强成长的主要原因。
(二)家族企业的劣势(Weakness)1、企业内部产权不清股份制公司的公司治理制度已经在我国广泛推行,并且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功。
但是,产权模糊在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初期几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方面,家族企业的原始资本投资,多来源于家族内部。
家族内部的各成员根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在企业初始阶段内分配相应的股份。
但随着企业的做强做大,资金需求量也逐步增加,单一狭窄的资本获取渠道,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另一方面,在创业初期,家族成员齐心协力,并未过多考虑产权关系,例如一些高科技家族企业来说,技术、专利等人力资本的产权在创立过程中没有从法律上得到确定,所有矛盾都被创业激情所掩盖。
但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每个人的想法不统一,对待荣誉和金钱的看法有所不同,很容易就出现反目现象。
其次,家族企业与外界产权关系不清,这由于中国当时特定的经济、政治等背景决定的。
随着对私营经济等非公有经济政策的开放,最终导致大量的产权纠纷。
2、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缺陷任人唯亲、管理人才攻击匮乏是家族企业发展的一大阻力。
家族企业成长初期,高层管理的核心人员一般都以家长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大家长”式的管理贯穿在企业管理当中。
依靠家长的家族性权威保证企业的运转顺利。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家庭作坊式的管理水平明显跟不上市场对现代化企业的要求。
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上考虑,家族成员群体都很难保证对人力资本的供给。
企业要发展,需要突破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专业化和规范化。
中国许多家族企业在用人、提拔、晋升等方面往往单纯在家族成员中选择人才,选择面狭窄,论资排辈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任人唯亲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严重制约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种用人制度使家族氛围越发浓重,很难从外部吸纳优秀人才。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外部环境的变迁,企业主的个人经验逐渐失效,生意越做越大,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就难以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3、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1)经验取代创新的弊病。
家族式企业大都过分看重“经验”,却忽视创新。
任何“经验”都无例外是对过去事物的总结与归纳,而企业面对的最重要者为现在与将来,经验只能作为企业领袖在决策时的参考,不能直接地搬用,简单地抄袭,否则,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可能是毁灭性的。
家族式企业在对待“经验”的问题上往往处理不当。
缺少对未来市场的正确预测和经营创新。
(2)排他的企业文化。
据有关资料显示,家族企业常以“五缘文化”为基础,即所谓的亲缘、地缘、神缘、业缘、物缘。
换言之,指以宗族亲戚、邻里乡党、宗教信仰、同行同学和物质媒介等为五根纽带结合成的社会人际关系。
这种排他的文化将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失去人力资源优势;将外部大量资金拒之门外,限制了企业超高速发展;将高新技术拒之门外,企业产品落后于时代。
(3)企业文化缺乏活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企业倡导、信奉同时必须付诸实践的,也是企业充满活力的内在源泉。
企业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有什么样的战略选择,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而在家族企业中,权力往往集中在以创业者为核心的家族成员手中,这种集权的决策体系缺乏有效的监督、反馈和制约机制,不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容易造成决策失误,这是一种管理制度上的缺陷。
(三)家族企业的机会(Opportunities)1、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1)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市场准入进一步扩大(3)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将进一步公平竞争。
(4)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
2、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战略性调整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3、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家族企业的威胁(Threats)1.对企业竞争力提出了挑战。
加入了WTO 意味着要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跨国公司拥有技术、资金、人才等诸方面强大的优势,势必会造成一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资金不足、规模较小的企业受到冲击,甚至是倒闭,加上关税的大幅度下调,某些行业和产品的压力更大,市场占有份额将受到严重的冲击。